參觀了天堂和地獄,張三才真正明白:真誠合作比明爭暗鬥要好得多。
職場鏈接
合作比明爭暗鬥要好得多,在職場中也是這樣。
一家工廠在人才交流中心招聘員工,有20個人通過了初試。工廠“租”了一輛小客車載著這些人去工廠參加最後的麵試。
車開到郊外,突然熄火。一車人怕遲到,紛紛改坐公交車或出租車去工廠參加麵試,隻有一位姓徐的學生留了下來幫司機推車、修車。車的故障其實很快就排除了,小徐自然也被錄取了。
事後小徐才知道,原來司機就是主管人事的副廠長,車突然熄火也隻是一場“陰謀”。徐先生因為沒有考慮自己的利益,而是主動留下來幫助修車,無意中成了這場“陰謀”中的唯一一位受益者。
團隊建設已經成為許多企業加強自身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現在有很多單位考察一個人是否合群,用的方法大多都是看這個人能不能主動向需要幫助的人提供幫助。所以,提示大家在求職麵試的過程中,如果發現有人需要幫忙的情況,而且又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最好能夠主動去幫忙。
達人支招
樂於助人
樂於助人是衡量人們品質高低的標準,也成為職場麵試新人的新內容。提示大家在求職麵試的過程中,如果發現有人需要幫助的情況,而且又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最好能夠主動去幫忙。在團隊建設中,幫助別人其實就是幫助自己。
第六節 態度比工作能力更重要
經典寓言
有一隻長著兩個頭的鳥,名叫“共命”。這隻鳥的兩個頭“相依為命”,遇事向來兩個“頭”都要先討論一番,才會采取一致的行動。
有一天,一個“頭”不知為何對另一個“頭”產生了很大誤會,造成誰也不理誰的仇視局麵。其中有一個“頭”,想盡辦法和好,希望還和從前一樣快樂和諧地相處。另一個“頭”則不予理睬,根本沒有要和好的意思。
後來,這兩個“頭”為了該吃什麼樣的食物而爭執起來,那善良的“頭”建議多吃健康的食物,以增強體質;但另一個“頭”則堅持吃“毒草”,以便毒死對方!和談無望,於是隻好各吃各的。最後,那隻兩頭鳥終因吃了過多有毒的食物而死去了。
職場鏈接
兩頭鳥之所以悲慘地死去,主要是由於兩個“頭”缺乏合作意識,搞起了惡性競爭。關於同事間的惡性競爭,小劉有著深刻的體會。
小劉大學畢業後留在了南京。一家大型廣告公司招工的時候,他通過筆試和麵試後被留了下來。試用期間,總經理對他們新應聘來的5個人說:“試用期滿,將在你們中間選一名業務主管。”聽了總經理的話,小劉更加雄心勃勃,發誓要當上業務主管。
然而,要想當上業務主管就必須戰勝其他4個同事。小劉想:“在短短的3個月裏,讓領導見識到自己的能力僅靠埋頭苦幹是不行的,我必須憑借苦幹加巧幹才行。”
為了確保自己能超過其他4個人,小劉開始“不恥下問”地向4個同事學習,而他們向小劉請教問題的時候,小劉每次都把自己獨特的見解藏起來,隻說一些能在網上查詢到的東西。小劉做的一切都很隱蔽,他不會傻到為了打敗其他4個人而把他們的材料藏起來,更不會在私下裏對他們發起人身攻擊。他常常自我安慰:“我並沒有傷害他們,我隻是想努力提高自己而已。”
試用期滿,小劉的業績果然比其他4個人的突出。小劉想:“業務主管肯定非我莫屬。”然而,小劉不僅沒能當上業務主管,還被公司淘汰了!麵對總經理的決定,小劉不解。總經理平和地說:“我們公司之所以能有今天,主要靠的是團隊合作精神,因此,在我們公司,能跟同事共同提高的人才是最理想的人選。”
原來,總經理對小劉的所作所為明察秋毫!小劉離開公司的時候,總經理吩咐財務處多給他算了一個月的工資,總經理還拍著小劉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記住,跟同事共同提高比隻向同事學習受歡迎。”
達人支招
遠離惡性競爭
態度有時比能力更重要。能力不足,用人單位可以培養;能力很強,但是態度不端正,整天耍小花招的話,也不會被用人單位接受。年輕人要增進與同事之間的合作,融入集體。隻有融入集體,才能出現合力共贏的局麵。
第七節 良好的合作意識,是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經典寓言
有兩個人一道外出,他們中一個是瞎子,一個是跛子。他們走到一條河邊,不得不停了下來。跛子說:“我們走到河邊了,河上沒有橋,我們沒法過河。”
瞎子問道:“水深嗎?趟水能否過去?”
跛子說:“水不淺,我隻有一條好腿,況且你又看不見。要是趟水,我們倆都得淹死。”
瞎子想了一會兒,說道:“你好好瞧瞧,看附近有沒有水淺的地方?”
“哎,下遊倒是有個水淺的地方,可那兒的水流得並不慢,隻有腿腳好使才能過去。”
“你把我領到那兒去吧!”瞎子說。
跛子牽著他的手,領著他向下遊走去。
他們走到河的淺水處時,瞎子說:“我有兩條好使的腿,你有一雙好使的眼睛。我背著你,你做向導,我們就可以安全渡過這條河了。”
瞎子和跛子靠著相互的協調與配合,成功地過了河,然後又繼續趕他們的路去了。
職場鏈接
身在職場,年輕人必須懂得協調作戰,帶動、組織、融入一個優秀的團隊,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個人成就。
呂亮大學畢業後,到國內一家知名日化公司應聘。當天,負責麵試的恰巧是這家公司的趙總。在看完呂亮發表過的一大摞作品後,趙總留下了他。
呂亮被分到了編輯部,編輯部主任姓錢,屋裏兩男兩女,年齡都在30歲以上。呂亮翻看了一下刊物,讓他吃驚的是,這些刊物根本不像是一家現代大企業的讀物,版麵呆板,內容枯燥。於是,呂亮花了一個晚上的時間,製作了一份精美詳盡的改版建議書,建議刊物從內容到形式全部重新改造,使之成為鮮活而又有底蘊的企業刊物。
次日,呂亮敲開總經理辦公室的門,恭敬地呈上了他的建議書。第二天,錢主任通知呂亮,說總經理對他的建議比較認可,讓他單獨做一期試試。
有了最高領導的認可,呂亮像得到了尚方寶劍,立刻自信滿滿,幹勁兒十足。接下來,他下科室調研,上網查資料,打電話給相熟的報社編輯取經,忙得不亦樂乎。
第二個月月初,呂亮懷著緊張而又興奮的心情把一個全新的刊物交到了總經理的手中,總經理一看,眼睛倏地亮了起來,讚許道:“不錯,這個刊物終於活了!”
從此,呂亮的人氣開始急升。錢主任宣布,刊物將按以前的版麵分工編稿,但最後都要由呂亮來敲定。為了保證刊物的質量和格調,呂亮對稿件的要求非常高,辦公室裏其他人改過的稿子,他看著不滿意,一律退回去讓他們重改,或者幹脆“槍斃”。他們約不來的稿子,呂亮也不是傳授經驗,而是自己出麵搞定。
刊物的質量日臻完善,也日益受到老總的關注。呂亮心滿意足,縱然其他編輯開始嫉恨他,他也不加理會。
今年5月,公司要在海南組織一次培訓,錢主任因有要事在身,就把名額給了呂亮,呂亮更加得意了。
為了走得放心,呂亮提前和同事確定了下一期的稿件和版式,然後打點行裝,瀟灑地飛到海南,度過了愉快的10天。
當他快活無比地回到單位,卻遭到當頭一棒。錢主任把新一期的刊物遞到他手中時,他簡直不敢相信。這期刊物版式大變,而且錯字連篇。呂亮氣憤地找到那幾個同事,他們都無辜地看著呂亮。他們的理由是:呂亮走時什麼都沒有交代,也沒有留下任務,他們隻好臨時突擊,刊物弄成這樣已經相當不易了。呂亮的腦袋“嗡”的一聲,他知道,他們在合夥整他。錢主任麵無表情地說:“有什麼話跟總經理去說吧。”
呂亮愧疚地走進總經理的辦公室,總經理溫和地問:“去了趟海南,這邊差點兒天下大亂,知道為什麼嗎?”
呂亮特別委屈,差點兒掉下眼淚,剛想說“同事氣量狹小,嫉妒賢能”之類的話。總經理突然點撥了一下他:“一個優秀的團隊,能打敗任何優秀的個人。你必須懂得協調作戰,帶動、組織、融入一個優秀的團隊,而不是一味追求個人成就,優秀的個人往往如此。”
呂亮恍然大悟。
當今是一個強調團隊配合的時代,公司的成功要靠整個團隊。團隊成員需要良好的協作,也需要互相幫助。在麥當勞,如果沒人掃地,店長也會去掃地的,並會幫人點餐。如果有一隊排得很長,其他隊人很少,一定會有店員說:“那邊的客人請到這邊來。”麥當勞文化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快速的服務,而他們能做到這點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注重團隊配合。
團隊精神,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壯大的基礎。一個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一群人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甚至可以爆發出令世人震驚的力量。為了團隊目標,團隊的成員應該團結在一起,最大限度地調動主觀能動性,進而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大化,最終推動團隊業績的整體提高。
達人支招
培養合作意識
合作是創造效益的有效途徑,個人在團隊中才能將自己的才能充分發揮,因此無論什麼時候都要樹立合作意識。求職時,不要忘了現在企業都是注重合作的,也必然少不了對員工的合作精神的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