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抓住瞬間的機遇(3 / 3)

終於有一天,李婷擔心的事真的發生了,總監對她和劉青說:“公司接到一筆業務,你們倆各自做幾個策劃。做得好的,公司會重用,做得不好的,自己看著辦。”

聽了這話,李婷立刻就在心裏默默地認輸了:“最終勝出的肯定是劉青,自己幹脆識相點兒,辭職算了。”那天晚上,李婷坐在書桌前流了一夜的淚。李婷決定放棄。

第二天早上,當燦爛的陽光灑落窗前的時候,李婷內心深處那股不服輸的勁頭卻奇異地複活了。她對自己說:“怕什麼!不能自己輸給自己。這一次,一定要搏一搏!即使輸,也要輸得轟轟烈烈!我要堅強,我不能還沒上陣就倒下了!”

說幹就幹,李婷竭盡全力,抱著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決心頑強拚搏。在短短的幾天裏,竟然做了幾十個策劃方案。重壓之下的李婷爆發出了全部的工作熱情,使劉青也心生敬佩。

這一次,李婷贏了,劉青選擇了離開。

感謝競爭對手,一個人,如果終其一生都沒有遇到一個競爭對手的話,也許是一種悲哀。因為競爭對手對我們而言是一種動力,競爭對手讓我們變得更加強大。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巨大的潛能,我們的潛能就像漂浮在海麵上的一座冰山,我們隻看到它露出水麵的極小部分,而絕大部分則隱藏在深處,不為人所察覺。多數人隻使用了天賦潛能的10%,另外90%還沒被開發出來。如果我們能正視競爭,我們就能喚醒自己的創造意識,把那部分未曾啟用的潛能轉化為獲取成功的強大力量。

在工作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強大對手,這絕對不是件壞事。或許你的同事可能對你造成威脅,但他更可能成為你前進的動力。

達人支招

感謝你的“敵人”

在職場中,競爭對手讓你感受到差距,也讓你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而且競爭對手越強大,給你的壓力就越大,你若能把壓力化作動力,你也會變得更加強大,因而,你應該感謝你的對手。另外,對手畢竟是對手,工作中該爭取的還是要盡量爭取。

第六節 急於反駁害處大

經典寓言

一隻大螞蟻正帶領一群小螞蟻進行操練。它發現小螞蟻們的動作總是不正確,不是這裏不標準,就是那裏出差錯。於是,大螞蟻開始大發雷霆:“你們這是怎麼回事?真是一群笨蛋!”

小螞蟻們全都低下了頭,沒有說話,但是都顯出憤怒的神情來。這時,一隻老螞蟻走過來對大螞蟻說:“你先不要發脾氣,你知道它們為什麼做得不好嗎?那是因為你教給它們的動作就是錯的!”大螞蟻慚愧地低下了頭。

職場鏈接

這個寓言告訴我們:在工作中,不要隻是一味地責怪他人,更應該時常檢討自己的言行。隻有自己做好表率,才有權利去批評別人,才能夠令別人服氣。

對於剛入職場的年輕人來說,批評別人的時候應該不多,反而被上司和前輩批評卻時常發生。人們常說:“不挨罵,不長大。”這時,如何麵對上司和前輩的批評才是應該學習的。

通常,即使我們確實有錯,受到上司和前輩的斥責時還會不高興,甚至一張臉立刻拉下來。如果沒有錯,卻無緣無故受到上司和前輩的批評,我們絕大多數的人遇到這種情況,第一反應便是急著為自己平反、澄清。但因害怕背黑鍋和遭受冤枉後的心態不平和,這時候往往反駁的力道和態度也會比較激烈,結果呢?即使洗刷了自己的冤情,卻也因為情緒問題和上司杠上了。

有一次老黃被主管叫進辦公室,老黃還沒弄清怎麼回事,就遭到主管一頓痛罵:“你怎麼做這麼久了,還會出這種小錯?”

“你指的是……”老黃一臉錯愕。

“這種很基本的處理程序也處理不好,你這樣怎麼帶新人?”主管絲毫不給老黃解釋的機會,大聲接著說,“這就是為什麼你都做了三年了,還隻能在基層混,一點兒上進心也沒有……”

斥罵的聲音大到外麵的人都聽得一清二楚。沒想到這時候老黃突然重重拍了下桌子,開始回罵。

雖然事後主管發現是自己搞錯了,出錯的並不是老黃負責的業務,但是也因為和老黃吵翻了,臉拉不下來,硬是把老黃調走了。

像這種情況,不僅是考驗你的智商的時候,事實上也是考驗你會不會做人的時刻。主管犯了錯,誤會了你,但如果你當著大家的麵立刻情緒化地反擊,那你就沒救了,即使你真的是無辜的。

達人支招

被誤會,不要急於反駁

每個人都有自尊心,而上司和前輩的自尊心是你應該優先考慮的。當上司和前輩批評你時,你最好耐心地聽完,之後再把自己應該說的話心平氣和地說出來。如果你急於反駁,上司和前輩很可能會愈發變本加厲地批評你。耐心地聽完批評,結果會好一些。

第七節 機遇,往往在不經意間到來

經典寓言

很久以前,幾百個中原人奉命出使西域。在途中,使者們屢遭搶劫,隨身攜帶的貨物財寶幾乎被洗劫一空。

一天晚上,他們來到了大漠上,正準備安營紮寨的時候,忽然被一束耀眼的強光所籠罩。他們知道神出現了,於是他們殷切地期盼並恭候著神的出現。

神說話了:“你們沿路要多撿一些鵝卵石,把它們放在你們的馬鞍裏。明天晚上,你們會非常快樂,但也會非常懊悔。”

說完,神就消失了。使者們感到非常失望,因為他們原本期盼神能夠給他們帶來巨額的財富,但沒想到神卻吩咐他們去撿鵝卵石。但是不管怎樣,那畢竟是神的旨意,他們中雖有人不滿,但是仍舊各自撿拾了一些鵝卵石,放在了他們的馬鞍裏。

就這樣,他們又走了一天,當夜幕降臨,他們開始安營紮寨時,忽然發現馬鞍裏的每一個鵝卵石都變成了鑽石。

他們高興極了,同時也懊悔極了,後悔沒有撿拾更多的鵝卵石。

職場鏈接

生活中蘊藏著許多機遇,如果你不是一個有心人,許多好的機遇會與你擦肩而過,而也許其中的一個就足以改變你的一生。

新東方的校長俞敏洪就是一個顯明的例子。

俞敏洪一開始並不是一個企業家,他198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英語係,畢業後留校任教,他當時的薪水是每個月120元。他說,他當時唯一的能力就是教英語。

1991年底,他開始在一些英語培訓學校兼職教英語,一天教6個小時可賺60元,兩天掙的錢就相當於剛在北大教課時一個月的工資。次年他就辭掉了北大的教職,專職為別人補習英語。

“當時目標簡單,就想教書賺錢,然後出國讀書。”他說。但教著教著,他發現了一個重要的商機,那就是準備出國的人越來越多,他們都有補習英語的需求。

1993年10月,俞敏洪創辦了新東方。但是,那時學校的員工隻有4個人,而學生也隻有20來個人。然而新東方很快就發展起來了,它收費很低,且處於高校的聚集地——北京市海澱區。周圍有北大、清華、人大、北師大等數十所高校,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再加上他有聲有色、帶有激情的講課方式,吸引了很多學生的到來。

1994和1995年,新東方發展特別快,並在留學夢群體中樹立了權威。1995年,從全國各地走進新東方的學員達到了1萬多人,俞敏洪編寫的《GRE詞彙精選》被大學生們稱為出國留學考試的“紅寶書”,幾乎人手一冊,俞敏洪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人生是這樣,職場也是這樣。隻有善於抓住機遇的人,他的職業生涯才有可能走向成功。機遇來臨時往往是靜悄悄的,而且在機遇到來之前往往伴隨著許多磨難。

在工作中,年輕人要抓住每一次晉升的機會,好好把握職場,讓自己變得更加成熟起來。

機遇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平等的,隻要我們在找工作和選擇職業時,有充分的準備,那麼我們就會及時地抓住機遇,否則即使有再多的機遇,我們也會遺憾地一一錯過。

達人支招

做好準備

常言道:“你可以沒有開槍的機會,但當機會來臨時,你的槍裏一定不能沒有子彈。”換言之,要抓住機遇,人得有真本事,本事從何而來,就靠不斷地學習。好員工都是善於學習的人,他們不會坐等機遇,總是不斷地學習,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從而在機遇來臨時能輕易地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