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抓住瞬間的機遇(2 / 3)

每天清晨,這個商人便在沙灘上撿石頭,不是溫暖的便丟下海去。日複一日,月複一月,商人在沙灘上尋找了大半年,始終沒找到許願石。寶石雖然沒找到,但他扔石頭的動作卻越來越熟練了。

有一天,他如往常一樣在沙灘上撿石頭。一發覺不是許願石,他便丟下海去。一個,二個,三個……

突然,“哇”的一聲商人哭了起來,因為他剛把一個石頭丟入海中後,才發覺那個石頭是熱的!

職場鏈接

當機遇降臨時,之所以有的人能慧眼識珠,有的人卻與機遇失之交臂,其根源就在於人的主觀條件存在著差異。

以X射線的發現為例,其實在倫琴發現X射線之前,曾有一位英國科學家和兩位美國科學家接觸到了X射線,但這些科學家都以為是實驗中的失誤造成的,因而與這一偉大發現失之交臂。

有一天,倫琴正在做陰極射線實驗。為了阻止紫外線、可見光的影響,並且又不使管內的可見光泄露出去,倫琴用黑色的厚紙板把放電管嚴嚴密密地封好,當他在暗室裏接通高壓電源時,意外地發現1米以外塗有亞鉑氰化鋇的熒光屏發出了光,一斷開電源,熒光屏即刻消失。倫琴意識到一定有某種不可見的射線自陰極發出,由於這種射線具有神秘特性,他稱之為“X射線”。於是他深入研究,才使X射線能夠為人類所用。

人都有慣性思維,愛用常用的方式思考,善用常用的行為方式處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慣性思維。

門上的鎖子再複雜也能被打開,但如果心門上了鎖,那就是一件十分悲哀的事情了。

一代魔術大師胡汀尼有一手絕活,他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打開無論多麼複雜的鎖,從未失手。

他曾為自己定下一個富有挑戰性的目標:要在60分鍾之內,從任何鎖中掙脫出來,條件是讓他穿著特製的衣服進去,並且不能有人在旁邊觀看。

有一個英國小鎮的居民,決定向偉大的胡汀尼挑戰。他特別打製了一個堅固的鐵牢,配上一把看上去非常複雜的鎖,考驗胡汀尼能否從牢中出去。

胡汀尼接受了這個挑戰。他穿上特製的衣服,走進鐵牢中。牢門“哐啷”一聲關了起來,大家遵守規則轉過身去。胡汀尼從衣服中取出自己特製的工具,開始工作。

30分鍾過去了,胡汀尼用耳朵緊貼著鎖,專心地工作著。45分鍾、一個小時過去了,胡汀尼頭上開始冒汗。兩個小時過去了,胡汀尼始終聽不到期待中的鎖簧彈開的聲音。他筋疲力盡地將身體靠在門上,結果牢門卻順勢而開,原來,牢門根本沒有上鎖,那把看似很厲害的鎖隻是個樣子。

小鎮居民成功地“捉弄”了這位逃生專家,門沒有上鎖,自然也就無法開鎖了,但胡汀尼心中的門卻上了鎖。

我們都學過“司馬光砸缸”,這個“缸”就可以看作我們的慣性思維,很多時候我們對機遇視而不見,隻因我們被“缸”束縛住了,此時,唯有勇敢砸“缸”,才能放飛我們的思維,進入新天地。

達人支招

打破慣性思維

《孫子兵法》講究以正合,以奇勝。奇招,絕對不是常規的方法。在職場中,隻有肯定創新的方案,超出對手的想象和預測,打破慣性思維,才能收到出奇製勝的效果。

第四節 危機感意識讓你遠離“裁員”

經典寓言

每天,當太陽升起來的時候,撒哈拉沙漠上的動物們就開始奔跑了。

小獵豹已經跑得很快了,盡管這樣,小獵豹的媽媽還是不斷地教育它:“孩子,你必須跑得再快一點兒,再快一點兒,你要是跑不過最慢的羚羊,你就會活活地餓死。”

在另外一個場地上,羚羊媽媽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須跑得再快一點兒,再快一點兒,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獵豹還要快,那你就會被它們吃掉。”

職場鏈接

危機感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它可以時刻提醒我們周圍危機四伏,警醒我們不要安於現狀,並鞭笞我們采取行動、發奮圖強。危機感可以激發我們不甘落後的鬥誌和進取精神,所以說,危機感是個人成長的信號。如果安於現狀,看不到自己所麵臨的危機,那麼你必定會被淘汰。

N先生在某中外合資企業做了3年的網絡通信設備銷售經理。3年來一直忙於日常事務,在一片“幹杯”聲中度過了3年,除了酒量以外,其他才能並沒有什麼明顯的增長。可是就在這3年中,他的下屬鞍前馬後跟隨著他,慢慢地積累了一些經驗,羽翼也漸漸地豐滿了,而且銷售業績驚人,連續多次在公司的績效考評中名列第一,在“業績才是硬道理”的今天,迅速地超越了他這位上司,N先生也因此被淘汰出局。

所以,在競爭激烈、危機四伏的當今社會,不是自己淘汰自己,就是被別人淘汰。我們隻有主動出擊,抓住一切機會提高自己,才能夠逐漸強大起來,否則,隻能失掉競爭和生存的能力,留給自己的隻有歲月的蹉跎和時光的惋惜。

一個主動超越自我、淘汰自我的人一定是一個充滿危機感意識的人,這種危機感意識成為他不斷超越自我的動力。相反,一個驕傲自滿的人一定是一個很少有危機感意識的人,這樣的人隻會故步自封,一生也很難有大的作為。

傑克·韋爾奇是一位危機意識很強的領導者,當他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走馬上任時,通用電氣看起來正是美國最強大的公司之一。

然而,韋爾奇一上任便指出:應該把通用電氣放在“全球性經濟環境”中來思考其未來,要為進入下一個世紀做準備。這裏,所謂“全球性經濟環境”的一個重要部分指的就是以日本企業為主的競爭。以他當時的話來說,就是“2000年後能否與國外公司競爭,是我們從現在起每一天都必須考慮的問題”。

韋爾奇進一步指出:在這個越來越小的世界上,勝者和敗者的界線日趨分明,在這裏沒有“還過得去”的企業的位置。

他希望這個公司變得更有競爭力。為了達到這個目標,韋爾奇感到他需要一個流暢的和進取的通用電氣,這意味著當時的通用電氣將被簡化為一個較小的卻反應靈活的公司。因此,韋爾奇采取了一係列艱難的舉措,並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從而成為當今全球經理人的楷模。

中國有一句話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就是在提醒人們要有憂患意識。在這裏,就是要有危機感意識。

未來是不可預測的,而人也不是天天走好運的,就是因為這樣,我們才要有危機感意識,在心理及行動上有所準備,以應付突如其來的變故。如果沒有準備,不要談應變,光是受到的衝擊就會讓你手足無措。

達人支招

危機感意識

身在職場,你必須時刻保持危機感意識。不讓自己在環境中沉淪、時時充電、虛心請教、不斷進取,如果你有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且對領導沒有安排的工作也都能提前考慮和做出相應的準備,那麼,你起碼具備了一定的個人競爭力。

第五節 競爭對手是你努力的方向

經典寓言

一位動物學家對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奧蘭治河兩岸的羚羊群進行了長期研究。他發現,東岸羚羊群的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強,奔跑速度也比西岸的快。

這些不可思議的差別,曾使這位動物學家百思不得其解,因為這些羚羊的種類和生存環境都是相同的:都屬羚羊類,都生長在半幹旱的草原地帶,食物來源也一樣。

有一年,在動物保護協會的讚助下,動物學家在奧蘭治河的東西兩岸各捉了10隻羚羊,分別把它們送往對岸。結果,從東岸運到西岸的10隻羚羊,一年後繁殖到14隻,從西岸運到東岸的10隻,一年後還剩下3隻,另外7隻全被獅子吃了。

職場鏈接

這位動物學家終於明白了,東岸的羚羊之所以強健,是因為它們附近生活著獅群;西岸的羚羊之所以羸弱,正是因為缺少了天敵。沒有天敵的動物往往最先滅絕,有天敵的動物反而會逐步繁衍壯大。

李婷在廣告公司工作,每天都很緊張、忙碌,但她每天也過得充實和快樂。讓李婷想不到的是,有一天,策劃部竟然又來了一個人——美女劉青。劉青人長得漂亮,字寫得也漂亮,創意更漂亮。

李婷立刻感到了劉青帶給她的威脅。平時李婷是文案兼策劃,公司裏的人都誇獎她才華橫溢,一人頂兩人用,這也是李婷深以為豪的事。現在,劉青來了,也做策劃,還做得那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