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有這樣一個人,他隻有一種技能,但是他把自己所有的力量都集中於一個毫不動搖的目標之上。而另外一個人,他很有頭腦,但把他的精力分散開來,而且從不知道接下來該做什麼,我們可以這樣斷言:前者將會取得更大的成就。
沒有一個專注目標的職場,注定是一個失敗的職場。
一個剛從學校出來的年輕人,個人素質很高,工作能力很強,也有著積極的進取心。他周圍的許多同學和同事都認為,他將是一個前途不可限量的人。
但是,10年過去了,他訂立過許多人生目標,卻沒有一個能堅持下去。一天到晚,不是忙著考托福就是考注冊會計師,今天想出國,明天想開公司……他的那股衝勁和激情全部被他揮灑在工作以外的事情上了。
眼看著那些有些“愚鈍”的同齡“老黃牛”被公司重用,而自己的諸多夢想都沒有開花,他就開始抱怨世界不公,並把“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口頭禪掛在嘴上,以緩解內心的苦悶和彷徨。
在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的現代社會,工作對個人的知識和經驗不斷提出了更高、更廣、更深的要求。一個做事時總是搖擺不定、變來變去的人,隻會將自己長時間積累的工作經驗和資源都荒廢掉,無法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這樣的人在社會上是沒有立足之地的。
達人支招
明確目標
每個人在做事之前首先要明確目標,知道什麼事情應該先做,什麼事情是最重要的,要分清主次、輕重,了解什麼才是重中之重,然後心無旁騖地朝目標努力。能否做到對一件事情從始至終的專注,取決你對目標的設定是否清晰,能否有效地排除其他目標的幹擾。
第八節 正確做事,更要做正確的事
經典寓言
唐太宗貞觀年間,長安城西的一家磨坊裏,有一匹白馬和一頭驢子。它們是好朋友,白馬在磨坊外麵拉東西,驢子在磨坊裏麵拉磨。貞觀三年,這匹白馬被玄奘大師選中,隨大師前往天竺取經。
17年後,這匹白馬馱著佛經回到長安,受到了隆重的歡迎。但它心裏十分惦記在磨坊中的驢子朋友,就匆匆地跑到磨坊。
在磨坊裏,白馬向驢子談起這次旅途的經曆:浩瀚無邊的沙漠,高聳入雲的大山……驢子聽了大為驚異,歎道:“你有那麼豐富的見聞呀!那麼遙遠的道路,我連想都不敢想。”
“其實,”白馬說,“我們這幾年走過的距離是大體相等的,當我向西前進的時候,你一步也沒有停止過,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師有一個遙遠的目標,所以我們打開了一個廣闊的世界。而你被蒙住了眼睛,所以到現在還沒有走出這個磨坊。”
職場鏈接
馬與玄奘大師走過了浩瀚無邊的沙漠,高聳入雲的山嶺、長年不化的冰雪……但驢子一生就圍著磨盤打轉,永遠也走不出狹窄的天地,這是為什麼呢?關鍵就在於,它們倆一個有目標,一個沒目標。
有時候,選擇對的事情比做對一百件事情更重要。
1973年,英國利物浦市一個叫科萊特的青年考入了美國哈佛大學,常和他坐在一起聽課的是一位18歲的美國小夥子。大學二年級時,這位小夥子和科萊特商議一起退學,去開發32Bit財務軟件,因為新編教科書中,已解決了進位製路徑轉換問題。當時,科萊特感到非常驚詫,因為他來這兒是求學的,不是來鬧著玩的。再說對Bit係統,教授才教了點兒皮毛,而要開發Bit財務軟件,不學完大學的全部課程幾乎是不可能的。他委婉地拒絕了那位小夥子的邀請。
10年後,科萊特成為哈佛大學計算機係Bit方麵的博士研究生,而那位退學的小夥子也是在這一年,進入美國《福布斯》雜誌億萬富翁排行榜。1992年,科萊特繼續攻讀博士後;而那位美國小夥子的個人資產,在這一年則僅次於華爾街大亨巴菲特,達到65億美元,成為美國第二富翁;1995年科萊特認為自己已具備了足夠的學識,可以研究和開發32Bit財務軟件了,而那位小夥子則已繞過Bit係統,開發出了Bit財務軟件,並且在兩周內占領了全球市場,這一年他成了世界首富。一個代表著成功和財富的名字——比爾·蓋茨。
剛入職場的年輕人,一定要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並為此目的製訂可行的計劃。不要說“我剛畢業,我剛入行,還不知道將來可能做什麼……”和“跟著感覺走,先做做看”等這樣的話。因為,這樣的觀點會通過你的潛意識去暗示你過上一種得過且過的日子。一直做技術,將來成為專家級人物;向管理方向走,成為職業經理人;熟悉行業和領域,將來自立門戶……確定你的發展方向很重要,它將告訴你近幾年、十年內做什麼事情才是在做正確的事情。
董事會關注產業,總裁關注行業,總經理關注企業,員工關注職業,你要想成長為總裁或董事長,就要去關注他們應該關注的事情。
正確的選擇是如此的重要,然而你會發現現實生活當中很多的人麵臨選擇的時候竟然會非常草率。
和企業發展是一個道理,方向比速度更重要,在沒有選擇明確的方向以前,單純地談速度是沒有太大意義的,甚至有時等待優於行動。沒有明確選擇的行動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瞎折騰,瞎折騰的結果就是無序導致無效。
達人支招
做正確的事
做正確的事,即做最重要的事,才能讓我們在職場保持競爭力。如果不做最重要的事,你就會被不重要的事情淹沒;如果你不做最重要的事,你就會變成最不重要的員工。
第九節 職場中的舍與得
經典寓言
有一位牧民出去放牧,在回家的途中,遇到了沙塵暴,羊群受到驚嚇,拚命地跑了起來。
牧人騎著馬追趕羊群,不知不覺追了幾十裏,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牧人饑渴難當,就在他快撐不下去時,發現了一個廢棄的小屋,他疲憊地走進了屋內。
這是一間不通風的小屋子,裏麵堆了一些枯朽的木材。他幾近絕望地走到屋角,卻驚喜地發現屋角處有一個抽水機。
他興奮地上前汲水,可任憑他怎麼抽水,也抽不出半滴來。他頹然坐地,猛然看見抽水機旁有一個用軟木塞堵住瓶口的小瓶子,瓶上貼了一張泛黃的紙條。紙條上寫著:你必須把瓶中的水灌入抽水機中才能抽出水!不要忘了,在你離開前,請把瓶裝滿!
他拔開瓶塞,發現瓶子裏果然裝滿了水!
他的內心開始交戰,如果將瓶子裏的水喝掉,他也許不會渴死,也許就能活著走出這間屋子,但能走出這個沙漠嗎?如果照紙條做,把瓶子裏的水倒入抽水機內,萬一沒抽出水,就會渴死在這地方。到底要不要冒險?
最後,他決定把瓶子裏唯一的水,全部灌入看起來破舊不堪的抽水機裏。
牧人以顫抖的手去汲水,真的有水湧了出來!
牧人喝足水後,把瓶子裝滿,用軟木塞封好,然後在原來那張紙條後麵又加了一句話:相信我,真的有用。
職場鏈接
在取之前,要先學會付出。擁有排除困難的決心和勇氣的員工,不會在工作中畏首畏尾,麵對困難能夠積極應對。作為領導也不會不明白這一道理,所以,他們會格外賞識那些不懼困難、勇於排除萬難的員工。這樣的員工不需要領導時時刻刻去監督,哪個領導會不放心把任務交給他們呢?
在美國佛羅裏達州,有一家小吃店遠近聞名,因為這家小吃店不但幹淨幽雅,而且小吃的種類豐富,味道也別具一格。老板多年以來一直一個人奮鬥,雖然很辛苦,但是也沒有辦法,因為在他的視線裏,尤其是在他的員工當中,幾乎所有的人都安於現狀,尤其不敢承擔重要的責任,他們懷疑自己的能力,總是瞻前顧後,生怕工作中出現困難。
小吃店的生意越來越火,漸漸地人手不太夠了,老板不得不又招了一些人來幫忙。在這些新來的員工當中,老板發現有一個叫莫特勒的年輕人與眾不同。凡是老板交代的任務,莫特勒總是想盡辦法去完成。
有一天,采購員突然辭職了,店裏也抽不出別的人手,老板就派他去采購蔬菜,但是他連那些蔬菜長什麼樣都不太清楚,更不用說每種菜的挑選方法了。站在菜市場,莫特勒是一頭霧水,但是他並未因此卻步。他仔細觀察來買菜的人們是如何挑選的,然後按照他們的方法進行挑選,而且,在買菜的過程中,不斷和賣菜的人聊天,了解一些菜的狀況。在回來的路上,他和其他買菜的人不停地聊天,從而掌握了更多的買菜知識。
老板知道莫特勒不懂得如何采購蔬菜,所以對他也沒有抱太大的希望,沒想到莫特勒居然圓滿地完成了任務,這讓老板吃了一驚。以後老板就把這個任務交給了莫特勒。莫特勒也沒辜負老板的期望,不斷地想辦法學習買菜的技巧,很快就成為一個很熟練的采購員。漸漸地,老板開始把很多重要的任務交給莫特勒來辦理。每次莫特勒都能夠作出讓老板滿意的成績。
不久,老板想要拓展自己的業務,開辟新的市場,就把這家小吃店轉交給莫特勒管理,莫特勒知道又有新的困難擺在了自己的麵前,但是長久以來的經曆已經讓他不再懼怕困難了,他知道隻要願意付出努力,什麼樣的困難也是可以克服的。果然,莫特勒沒有辜負老板的期望,在他接手後,小吃店的生意更加火爆了。
說起來,莫特勒沒有很高的知識和學曆,但是他具有好員工最可貴的品質,那就是排除困難的決心和勇氣,因為不怕困難,努力解決問題,所以他不但贏得了老板的認可,也為自己的成功鋪平了道路。
人的潛力是驚人的,很多時候正是你認為承受不了的事成就了你。所以,感激苦難,感激挫折,這是生活中不變的真理。
在對自身能力有充分認識和把握的前提下,克服畏懼心理,不退縮不消沉,以頑強意誌激勵自己不斷克服困難,創造奇跡。成功的模式不可複製,但成功者的素質可以培養!
達人支招
功夫不負有心人
有付出就會有回報,即使在工作上不順利也要抱有這樣的信念,在困境麵前更應該抱定必勝信心,不退縮不消沉,一步一個腳印地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要堅信:隻要付出了,肯定會有回報的。
第十節 無視缺點,走向卓越
經典寓言
毛蟲靜靜地坐在一片葉子上,向四周張望,看見所有的昆蟲都在不停地活動:有的唱,有的跳,有的跑,有的飛……可憐的毛蟲,既不會跑,也不會飛,它是唯一沒有聲音的一個。
它費了好大力氣,才把身子挪動了一下,但卻那麼緩慢,它從一片葉子爬行到另一片葉子,就覺得好像已繞了地球一周。
雖然如此,它並不妒忌任何人,它知道這是與生俱來的“缺點和不足”,作為一條毛蟲,得學會吐出纖細的絲,給自己編織一間小巧的房子。
想到這兒,它的心情明朗了。
沒多久,毛蟲已把自己封閉在一個溫暖的絲繭裏,與世隔絕了。
它想:“接下來要做什麼呢?”
有一個聲音回答它:睡吧,睡醒了你就會明白。
不知過了多久,毛蟲醒了,這時它已不再是一條毛蟲了。
它從繭中爬了出來,伸著兩隻色彩斑斕的翅膀,翩翩地飛了起來。
職場鏈接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完美的事物。每個人都會有缺點和不足,這是不爭的事實。所以,我們要敢於正視自己的缺點,而不是氣餒或逃避。
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人生目標,並且一旦認準了,就應該朝著確定的方向堅持不懈地走下去。
像羅斯福這樣的名人,也從來不怕承認自己所犯的錯誤。他還在紐約警備團第18中隊當隊長的時候,就表現出了這種高貴的品性。
曾經和他在同一個隊裏共事的一個中尉說:“當羅斯福帶隊練操的時候,他常常在中途這樣喊一聲‘停一下!’”
“他邊喊,邊從褲袋裏拿出一本教練手冊來,當著全體隊員的麵,他翻到手冊的某一麵,找到他所要找的那一頁,認真閱讀以後,對我們說:‘剛才有一點我指揮錯了,本來應當是這樣做的。’像他這樣極度誠懇的人實在不多。有時候,對他的這種行為我們常常忍不住要笑出聲來。”
在羅斯福擔任紐約市市長的時候,在一次更為嚴重的情況下,他也表現出了這種品性。經過他提議的一項議案終於在國會中通過了,而後他卻發現自己的判斷是錯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也竟然勇敢而主動地承認了自己的失誤。
“我感到很慚愧,”他當著國會與會者的麵承認說,“當我極力讚成這項議案的時候,我當初確實是有一點兒隱衷的,我不應當這樣做。而我之所以會這樣,部分原因是我的報答之心,部分是依從紐約人民的意願。”
每個人都會犯錯,但是犯錯之後呢?置之不理嗎?不!我們不能置之不理,我們要學會從中總結經驗教訓。若輕視錯誤,那錯誤永遠都是錯誤;但如果我們正視錯誤,錯誤就會轉化為我們成功的助力。
劉傑是一家房地產公司的銷售員,他剛來公司的時候什麼都不會,銷售業績總是排在倒數第一。但是三個月後,劉傑的銷售業績就開始穩步上升了,並且月月得冠軍,年年得總冠軍。
很多同事都羨慕不已,紛紛向其取經,問他有什麼成功的秘訣。劉傑從包裏拿出一個黑色的筆記本對同事說:“這就是我的秘訣。”
同事翻開一看,裏麵密密麻麻地記錄著了劉傑與客戶打交道時所犯下的每一次錯誤,以及每一次犯錯後的心得。
可見,工作中不要怕犯錯,隻要我們知錯能改,並從中吸取經驗教訓,保證在以後的日子裏不再重複犯這種錯誤,那我們就是一個合格的好員工。
達人支招
正視不足
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缺點,麵對缺點有的人逃避,有的人則選擇正視。隻有敢於正視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斷改正,不斷完善自己。在職場中,要很現實地看待自己的不足,同時又要有自己的工作目標,從每一次失敗中找到原因,接著投入到新的行動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