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問:“為什麼?”
雙麵神說:“很久以前,我駐守這座城池時,自詡能夠一麵察看過去,一麵又能瞻望未來,卻唯獨沒有好好地把握住現在,結果,這座城池被敵人攻陷了,美麗的輝煌都成了過眼雲煙。我也被人們唾棄而丟於廢墟中了。”
職場鏈接
在職場中,老板們最欣賞那些能用心對待在職的每一天的人。從來沒有什麼時候,老板像今天這樣青睞能用心對待在職的每一天的員工,並給予他們如此多的機會。各行各業,人類活動的每一個領域,無不在呼喚能自主做好手中工作、用心對待在職的每一天的員工。能夠用心對待在職的每一天的人和凡事得過且過的人之間,最根本的區別在於,前者懂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種工作態度常能打動“鐵石心腸”的老板。而後者在工作中卻常抱有這樣一些想法:
“我今天終於完成了我的工作。”
“速度要快,質量其次,差不多就行了。”
“現在的工作隻是跳板,我不需要認真對待。”
“我的工作能夠得到他人的幫助就好了。”
心態浮躁的人常常看不起現在的工作,認為憑他們的能力應該承擔更重要的職責,享受更高的待遇。這些人整日忙於抱怨,沒有時間和精力認認真真地做好現在的工作,以致工作常常出現問題,使得上司不敢把重要的工作委托給他們。
心態浮躁的人將希望完全寄托在“伯樂”身上,他們認為之所以在這家公司遭受挫折,原因就在於沒有“伯樂”發現自己。這家公司沒有“伯樂”,如果繼續在這家公司待下去,那麼自己的“卓越”才能肯定會被埋沒,唯有離開這家公司,進入有“伯樂”的公司,自己才有出頭之日。
麥克是一家快速消費品公司的員工,他已經在這家公司工作兩年了。工作條件雖不算很好,但能學到一些東西。他每天按時上班,按部就班地工作,倒也過得輕鬆自在。
一次他參加同學聚會,發現大家都發展得不錯,都比自己要好一點兒。於是,他開始對自己的現狀不滿意了,考慮要向老板要求加薪,否則就找機會跳槽。終於有一天,他找到了一個機會向老板提出了加薪的要求。老板隻是笑笑,沒有理會他。從那以後,麥克再也打不起精神工作了,他開始敷衍工作。一個月後,老板把他的工作轉交給了其他員工去做,大有“清理門戶”的意思。因為麥克也早就不想在這裏“委屈”自己了,便遞交了辭呈。讓他沒想到的是,接下來的幾個月裏,他並沒有找到更好的工作,不是條件差,就是薪水更低。他隻能懷著懊悔的心情找了個不如以前的工作來做。
不管你的能力有多強,你都必須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用心對待在職的每一天。職場永遠不會有一步登天的事情發生,任何人要想脫穎而出,唯一的機會就是把現在的工作做好,在普通平凡的工作中創造奇跡。
用心對待在職的每一天,踏踏實實做好現在的工作,做一名優秀的員工,才能逐漸提升自己的能力,增長自己的學識,從而獲得職業發展的良機。
過去的失敗已經不可挽回,未來又充滿了無窮的變數,我們能夠把握的隻有現在每次的工作機會。隻有在回憶過去的過程中總結經驗用以指導現在,我們才能在以後的日子裏少一些感傷;隻有在暢想未來的過程中保持激情並注入於今天的工作中,才會減少變數,讓未來變得更美好。
達人支招
把握現在
過去無法改變,未來又變幻莫測,我們能夠把握的隻有現在。現在是過去的延續,也是未來的開始,隻有跳出對過去的沉迷,擺脫對未來的空想,才能快樂地活在當下。一個成熟的職場人士要勇於與過去的成績作告別,勇於從零開始,把握每個今天。
第五節 拖延,就會注定失敗
經典寓言
有一天,一個六七歲的男孩外出玩耍。突然,狂風大作,下起雨來。男孩脫下衣服,蒙住腦袋,往家裏跑去。
路經一棵大樹的時候,突然有什麼東西掉在他的頭上。他伸手一抓,原來是個鳥巢。他怕鳥糞弄髒了衣服,於是趕緊用手撥開。
鳥巢掉在了地上,從裏麵滾出了一隻嗷嗷待哺的小麻雀,在寒風中凍得瑟瑟發抖,男孩很善良,決定把它帶回去喂養,於是抱著鳥巢跑回了家。
男孩跑到家門口時,忽然想起媽媽不允許他在家裏養小動物。所以,他輕輕地把小麻雀放在屋簷下,匆忙走進室內,請求媽媽的允許。
在他的苦苦哀求下,媽媽破例答應了他的請求。男孩興奮地跑出去,不料,小麻雀已經不見了,一隻黑貓正在那裏意猶未盡地擦拭著嘴巴。
職場鏈接
隻要是自己認為對的事情,絕不可優柔寡斷,必須馬上付諸行動。不能做決定的人,固然沒有做錯事的機會,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機會。
金強是一家醫藥公司的推銷員。一次他坐飛機回家,竟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劫機。通過各界的努力,問題終於得以解決。就在要走出機艙的一瞬間,他突然想到:“劫機這樣的事件非常重大,應該有不少記者前來采訪,為什麼不好好利用這次機會宣傳一下自己公司的形象呢?”於是,他立即從箱子裏找出一張大紙,在上麵寫了一行大字:我是××公司的××,我和公司的××牌醫藥品安然無恙,非常感謝救了我們的人!他打著這樣的牌子一出機艙,立即就被電視台的鏡頭捕捉到了。他成了這次劫機事件中的明星,很多家新聞媒體都爭相對他進行采訪報道。
等他回到公司的時候,受到了公司隆重的歡迎。原來,他在機場別出心裁的舉動,使得公司和產品的名字家喻戶曉了。公司的電話都快打爆了,客戶的訂單更是一個接一個。董事長當場宣讀了對他的任命書:主管營銷和公關的副總經理。之後,公司還獎勵了他一筆豐厚的獎金。
職業目標能否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否立即行動。俗話說:心動不如行動。因為隻有行動,才有成功的可能性。
常聽小孩說:“等長大以後……”長大以後又說:“等結婚以後……”任何時候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條件都不完全具備,所以總是沒有行動。這樣一天天、一年年地拖下去,隨著歲月流逝,甚至年邁體弱,真的什麼也不能做了。於是隻好空度一生,一無所成。
有些學生不是沒有行動,而是行動的附加條件太多。比如,要有好的工作單位,要有高的低薪,要有好的福利待遇,要有高的年終獎,要有好的工作環境,要有先進的管理製度,要有好的同事和溫和的領導……這種人不是沒有行動,而是附加條件太多,實際上也是一種拖延。時間久了,這種小拖延就變成大拖延,工作就難以找到。
行動是習慣,拖延也是習慣。這種習慣與能力無關。有些人能力很強,就是有拖延的習慣,使自己一事無成,工作就不能實現。所以,這個習慣必須引起重視。如果你有這個毛病,你就應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用好習慣取代拖延的習慣。每當自己發現有拖延的傾向時,靜下心想一想,你的目標是什麼?在此時間內應該完成什麼任務?如果今天不幹,明天會出現什麼問題?考慮完這些問題後,定出一個最後期限,自我約束,漸漸地就會養成好的習慣。
歌德曾說過:“把握住現在的瞬間,把你想要完成的事物或理想,從現在開始做起。隻有勇敢的人身上才會賦有天才、能力和魅力。”因此,隻要做下去就好,在做的過程當中,你的心態就會越來越成熟。能夠有開始的話,那麼,不久之後你就可以順利找到工作了。
達人支招
心動不如行動
每個人都有心動的時候,不同的是,有的人能當機立斷,馬上行動;有的人優柔寡斷,畏首畏尾,結果白白錯過了良機。隻心動不行動,就永遠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第六節 拒絕不是機會的誘惑
經典寓言
有一天,小海馬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擁有了7座金山。從美夢中醒來,小海馬覺得這個夢是一個很好的啟示:它現在全部的財富是7個金幣,但總有一天,這7個金幣會變成7座金山。
於是,小海馬帶著僅有的7個金幣毅然離開了家,去尋找夢中的7座金山。小海馬是豎著身子向前遊的,遊得很緩慢。它時常幻想那7座金山會突然出現在它的眼前,然而金山並沒有出現,出現在它眼前的是一條鰻魚。鰻魚在得知小海馬要去找金山但卻嫌遊得太慢時,說可以賣給小海馬一個鰭,但小海馬必須支付2個金幣,小海馬爽快地答應了。
小海馬戴上買來的鰭,發現速度果然提高了一倍。海馬歡快地遊著,心想:“金山也許馬上就會出現在眼前。”
然而出現在小海馬麵前的是一個水母。水母又給小海馬出了一招:“你看,這是一個噴氣式快速滑行艇,你隻要給我5個金幣,我就可以把它賣給你,有了它,你就可以在大海裏飛快地行駛,想到哪裏就能到哪裏。”
小海馬坐上神奇的小艇,速度一下子提高了5倍。小海馬想:“用不了多久,金山就會出現在眼前了。”
然而,金山還是沒有出現,出現的是一條大鯊魚。鯊魚對它說:“你太幸運了,對於如何提高你的速度,我有一套徹底的解決方案。我本身就是一條在海裏飛快行駛的大船。你隻要搭乘我這艘大船,你就會節省大量的時間。”大鯊魚說完,就張開了大嘴。
“那太好了,謝謝你,鯊魚先生!”小海馬一邊說一邊鑽進了鯊魚的口裏,向鯊魚的肚子深處歡快地遊去……
職場鏈接
年輕人,你有沒有對你將來的職業進行過規劃呢?你的目標又足夠明確嗎?你想做一個普通白領,還是想做一個“技術達人”?抑或是自己做老板?
如果你想開一家玩具公司,那麼在一家玩具廠做一個月收入僅2000元的工人,要勝過去一家銀行做一個普通金領。難道不是嗎?前者能讓你為開設一家玩具廠積累豐富的經驗,而“銀行金領”對你來說就是一個不是機會的誘惑。
阿傑有著五年的工作經驗,前兩年他在國內一家全球500強公司做招聘專員,後三年在國內一家獵頭公司做顧問。
現在有一家美國全球500強公司給了他一個招聘專員的職位,他正在猶豫要不要去。他身邊不少朋友讚同他去,都覺得好多人想去還去不成呢,況且歐美大公司的工作經曆可以為他鍍一層金,此外,在歐美知名公司工作,說出去也好聽。
阿傑覺得公司內部的招聘比較瑣碎、但比較輕鬆,壓力較小;獵頭公司的顧問對個人能力要求更高、更具挑戰,壓力也更大。兩份工作他都喜歡,如果一定要選擇,他更喜歡在獵頭公司做顧問。
阿傑說:“我一直都想創業,很可能是創辦一家獵頭公司、培訓公司之類的。要實現這個目標,在現有的公司比到歐美公司更有優勢。我現在所待的公司還是非常專業的,而我的工作也包括開拓客戶,這些都是以後創立自己公司的可貴資源。”
現在,在大城市很多具備一定工作年限的職場人士,經常會接到獵頭公司的電話,甚至一個月就好幾個。對他們來說,愁的不是沒有工作,而是如何判斷哪些工作對自己來說是有價值的。
如何區別誘惑與機會呢?最根本的辦法就是看它是否有利於實現你的長期職業目標。事業上的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譬如你想在40歲自己創業和在一家大公司做到較高的職位,需要的能力、知識、經驗是不一樣的,但它們都需要長期的積累。
達人支招
杜絕誘惑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個道理人人都知曉,然而一旦麵臨現實的誘惑、利益的勾引,真正能保持頭腦冷靜、不失常態的人並不多。麵對誘惑,要敢於拒絕,有所拒才能有所取,這是職場的辯證法。
第七節 有兩個以上的目標,就是沒有目標
經典寓言
有一位父親帶著三個孩子,到沙漠去獵殺駱駝。
父親問老大:“你看到了什麼呢?”
老大回答:“我看到了獵槍、駱駝,還有一望無際的沙漠”。
父親聽罷,搖搖頭說:“不對。”
父親又問了老二相同的問題。
老二回答:“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獵槍、駱駝、還有一望無際的沙漠。”
父親又搖搖頭說:“不對。”
父親又問老三。
老三回答:“我隻看到了駱駝。”
父親高興地點點頭,說:“答對了。”
職場鏈接
一個人若想走上成功之路,首先必須有明確的目標,目標一經確立之後,就要心無旁騖,集中全部精力,勇往直前。
將最重要的事情擺在最重要的位置,專注於一點,不斷努力。行動時就要集中力量,包括集中腦力、時間、精力、物力、財力等一切可調動的“能量”,為實現工作目標而努力。
美國著名半導體公司德州儀器公司的口號是:“寫出兩個以上的目標就等於沒有目標。”這句話不僅適用於公司經營,對個人工作也有指導作用。
“導致年輕人事業失敗的一個根本原因,就是精力太分散。”這是戴爾·卡耐基在分析了眾多個人事業失敗的案例後得出的結論。事實的確如此,許多失敗者幾乎都在好幾個行業中艱苦地奮鬥過。然而如果他們的努力能集中在一個方向上,就足以使他們獲得巨大的成功。
“瞧這兒,”一個農場主對他新來的幫手傑羅克說,“你這種犁法是不行的,你都犁歪了,在這樣彎曲的犁溝中,玉米會長得很亂。你應該讓你的眼睛盯住田地那邊的某樣東西,然後以它為目標,朝它前進。你看,大門旁邊的那頭奶牛正好對著我們,現在把你的犁插入土地中,然後對準它,你就能犁出一條筆直的犁溝了。”
“好的,先生。”
10分鍾以後,當農場主回來時,他看見犁痕彎彎曲曲地遍布整個田野。
“停住!停在那兒!”
“先生,”傑羅克說,“我絕對是按照你告訴我的在做,我筆直地朝那頭奶牛走去,可是它卻總是在動。”
因為目標總是在變動,你就不得不在這個目標和那個目標之間疲於奔命,這是一種沒有目的、欠缺考慮、而且非常笨拙的工作方法。這種行事方法除了招致失敗以外,還能帶來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