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不要看不起小事物
成功者之所以取得成功,並不是他的智力有多麼超群,而是他擁有注重細節的意識。我們正處於一個細節製勝的時代,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大部分的成功都是建立在一點一滴、日積月累、堅定不移地做好每一個細節之上。
經典寓言
一隻大象看見了一隻又肥又大的公雞,公雞“喔喔”地向大象打招呼,大象很不耐煩,決定教訓一下這個膽敢在自己麵前“喔喔”亂叫的家夥。
於是它想了一個辦法,覺得自己肯定能贏。它對公雞說:“咱們來比賽,看誰最先吃飽,最先吃飽的就輸了,輸了就必須拜對方為大哥。”
大象以為公雞一定不敢和自己比試,誰知道公雞爽快地答應了。於是它們就開始吃東西。大象吃了很多的東西,吃飽之後就開始睡覺了,當它醒來的時候看見公雞仍然在尋找食物。
大象一看心裏就涼了半截:“怎麼這個家夥好像還沒有吃飽呢?大象不得不拜公雞為大哥。”
公雞贏了大象,開心地飛到大象的背上,大象嚇得魂都飛了,心想:“大哥竟然還沒有吃飽,現在來吃我了。”於是大象趕緊鑽進了樹林。
職場鏈接
和大象相比,公雞當然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卻能戰勝大象。其實,生活中我們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不屑一顧的小細節。
很多時候,一個人之所以被打敗,不是因為他的力量不夠強大,而是因為輕小重大的思維習慣讓他忽視了細節的重要性。
美國有句諺語說:“小漏洞也能讓一艘大船沉沒。”
1923年,美國福特公司有一台大型發電機不能正常運轉,公司裏的幾位工程技術人員百般努力都無濟於事。福特焦急萬分,隻好請來德國籍專家斯特羅斯。
斯特羅斯來到福特公司後,爬上爬下地在電機的各個地方靜聽空轉的聲音,然後用粉筆在電機的左邊一個長條地方畫了兩道線。
“毛病出在這兒,”斯特羅斯對福特說,“多了16圈線圈,拆掉多餘的線圈就行了。”
技術人員照此一試,電機果真奇跡般運轉了。
大家對斯特羅斯表示非常感謝。
“不用謝了,給我1萬美元就行了!”斯特羅斯說。
“天哪!畫條線就要1萬美元?”技術人員大吃一驚。
“是的!”斯特羅斯說,“畫一條線不值1美元,但知道該在哪裏畫線的技術值9999美元!”
福特不僅愉快地付了1萬美元酬金,並且表示願用高薪聘請他。可是斯特羅斯毫不心動,他說現在的公司對他有恩,他不可能見利忘義背叛公司。
福特一聽,幹脆花巨資把斯特羅斯所在的公司整個買了下來。
老子曾說:“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它精辟地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從簡單的事情做起,從細微之處入手的道理。工作中無小事,隻有從小事做起,付出熱情和努力,才會最大可能地實現我們的人生價值。把每一件小事、每一個細節都做到完美無缺,你才能在工作中鑄就輝煌。
很多事情我們沒有成功,不是我們沒有付出努力,而是我們忽略了一些細節。做人要不拘小節,但是做事,一定要注意細節。
達人支招
千裏之堤,潰於蟻穴
隻有注重細節的人,才有把事情做對、把工作做好的可能。而那些不注重細節的人則會因1%的疏忽,導致100%的失敗!所謂“千裏之堤,潰於蟻穴”,就是這個道理。
第二節 小改變帶來大收獲
經典寓言
森林裏有一家動物牙膏公司,產品優良,包裝精美,深受廣大動物消費者的喜愛,因而公司的營業額蒸蒸日上。
記錄顯示,前十年每年的營業額增長率為100%,總經理熊先生為此萬分高興。不過,業績進入第十一年、第十二年及第十三年時,則停滯下來。總經理對此三年業績表現感到不滿,便召開經理級高層會議,以商討對策。
會議中,有名年輕部門經理猴子站起來,對總經理說:“我手中有張紙,紙裏有個建議,若您要使用我的建議,必須另付我5萬元!”
總經理聽了很生氣說:“我每個月都支付你薪水,另有分紅、獎勵,現在叫你來開會討論問題,你還要另外收取5萬元,是否過分了?”
“總經理,請別誤會,若我的建議行不通,您可以將它丟棄,一分錢也不必付。”年輕的猴子經理解釋說。
“好!”總經理接過那張紙後,閱畢,馬上簽了一張5萬元支票給了年輕的猴子經理。
那張紙上隻寫了一句話:將現有的牙膏開口擴大1毫米。
總經理馬上下令更換新的包裝。
試想,每天早上,每個動物消費者多用1毫米牙膏,每天牙膏消費量將多出多少倍呢?這個決定,使該公司第十四年的營業額增加了32%。
職場鏈接
任何事情的改變總是從小的方麵開始的,猴子能注意到其他動物忽略的地方,才做出了別人所不能做到的成績。
在20世紀80年代初,農村經濟體製的改革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也提高了農民對生產投入的興趣,於是,一般農戶對鐮刀、鋤頭等最基本的農具的需求大增,導致生產這類農具的原料——毛鐵和鋼板——供不應求,在一些地方甚至完全脫銷。與此同時,在國營大廠的圍牆裏,堆著大量邊角料和廢鐵板,如何處置這些“廢物”成了廠長們的一塊心病。
在這種情況下,一位“鋼鐵大王”應運而生了。這位“鋼鐵大王”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隻不過是一個稍微有點兒文化的人,然而他的頭腦十分靈活,這是最重要的。
有一天,他到在供銷社供職的同學那裏喝茶聊天,偶爾說起毛鐵脫銷以及城裏一些工廠的邊角料比毛鐵還好的事,他就想起自己的一位姑父在H城一家船廠工作,心中突然一亮。第二天一大早,他兜裏裝著全部資本80塊錢直奔H城,找到在造船廠當保衛科長的姑父,又通過姑父找到了廠長。富有人情味的廠長一聽說他需要廢鋼鐵,二話沒說,便派了輛卡車送去。
這一趟他是“無本萬利”,淨賺了1000多元。看到那厚厚的一遝票子,嚇得他愣是沒敢往家裏拿。幾天後,他就買了禮品二上H城,還拉著那位同學,算是供銷社領導,一起登門致謝,並同廠方簽立了長期協議:所有廢棄的邊角料都由他以極低的價格包銷。一包就是一年。
以後,“鋼鐵大王”更是如魚得水,嚐到了更大的甜頭。貨源有的是:造船廠的拉光了,被介紹到機械廠、機床廠;H城的拉光了,又被介紹到N城,S城……市場更是不成問題:本地市場飽和了,便銷到外地、外省……開始時用汽車運,後來就鳥槍換大炮,改用火車皮裝。
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人緣越來越好,財路也越來越寬。等到別人也明白過來,一哄而上時,他已經另謀財路去了。
假若老板的周圍缺乏主動工作者,你如果具有強烈的主動工作的精神,你自然能得到重視,受到重用。
我們經常會發現,那些被認為一夜成名的人,其實在功成名就之前,早已默默無聞地努力做了很多人們所不知的細節工作,成功其實就是一種細節的累積。
達人支招
小改變,大收獲
職場中自我的改變總是從小的方麵開始的,成功的關鍵在於細節。留意細節,廢物也能變成寶。隻要你具有積極的心態,再暗淡的人生也會走出去,贏得另一片天地。
第三節 無視小事,將在大事上操勞
經典寓言
耶穌帶著他的門徒彼得遠行,途中發現一塊破爛的馬蹄鐵,耶穌就讓彼得撿起來,不料彼得懶得彎腰,假裝沒有聽見。
耶穌沒有說什麼,自己彎腰撿起馬蹄鐵,用它在鐵匠那兒換了3文錢,並用這些錢買了18個櫻桃。
出了城,兩人繼續前進,當經過茫茫荒野時,耶穌猜到彼得一定口渴得厲害,就悄悄地讓藏在袖子裏的櫻桃掉出一個,彼得一見趕緊撿起來吃了。
耶穌邊走邊丟,彼得也就狼狽地彎了18次腰。
於是,耶穌笑著對他說:“要是你先前彎一次腰,撿起那塊馬蹄鐵,你就不會在後來沒完沒了地彎腰了。小事不幹,必將在更大的事情上操勞。”
職場鏈接
小事不幹,必將在更大的事情上操勞。而留心細節,才能使我們在工作中盡快脫穎而出,成為一個真正卓越的人。
有一天,推銷員喬治乘坐出租車去辦事,車在十字路口遇紅燈停了下來。緊跟在他後麵的一部黑色高級轎車和他的出租車並排停在了路口。透過車窗玻璃,喬治看到那部豪華轎車的後座上坐著一位頗有氣派的紳士,正在閉目養神。
乘坐如此豪華的轎車,一定是一位大富豪。紅燈變成綠燈後,那部黑色豪華轎車起步較快,跑在了喬治的車的前麵。於是,他立刻掏出筆和記事簿記下了車牌號碼。當天,喬治辦完事後,立即著手調查那輛豪華轎車車主的情況。
喬治從辦公室裏找出各種各樣的名人錄、公司名錄、電話號碼簿及地圖,開始對那位富豪作全麵調查。經過調查得知,此人畢業於東京一所著名大學,在一家公司從基層幹起,逐漸擁有了今天的地位。
到此為止,喬治已大約掌握了那位富豪的情況。他再把調查所得的資料與他第一次在轎車內看到的第一印象互相比較並稍微加以修正後,就描繪出了關於那位富豪的雛形——一位全身散發著柔和氣質、頗受女性歡迎的理智型的企業家。
那位富豪的住所是位於高級住宅區的一幢二層樓房,看起來還很新。突出的陽台,可俯瞰屋外的院子。院子裏鋪滿了青翠的草坪,並種了一些樹木。那真是一幢令人心曠神怡的好房子啊!
喬治看清了住宅的情況之後,就從那扇淡褐色的大門前麵走過,來到附近的雜貨店,再打探情況。隻要有助於他深入了解那位常務董事本人及他的家庭的情況,他都盡量在住宅附近打聽、詢問,以便獲得更詳細的資料。調查工作結束後,喬治就開始追蹤那位常務董事本人了。
為了弄清楚關於對方的一些細節問題,喬治鍥而不舍地追蹤下去。這種調查似乎跟做間諜一樣,要對準客戶進行全麵的調查和了解,然後有準備地去拜訪,可見此過程的認真和辛苦。但是最終的結果很讓人滿意,就是喬治又贏得了這樣一位大客戶。
對此,喬治說:“一個優秀的推銷員,他首先必須是一個優秀的調查員,同時還要隨時處於臨戰狀態,像一台高度靈敏的雷達,隨時隨地注意身邊發生的事、身旁走過的人,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絕不放過一條有價值的細小的信息,以不斷豐富自己的資料庫,增加準客戶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