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品質決定高度(3 / 3)

孩子們很高興,第二天依然來了,並一如既往地嬉鬧。老人再出來,給了每個孩子15美分。他解釋說:“我沒有收入,隻能少給你們一些了。”15美分也還可以吧,孩子們仍然興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隻給了每個孩子5美分。

孩子們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們多辛苦!”他們向老人發誓,他們以後再也不來這兒玩了。

職場鏈接

人的動機分兩種: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如果按照內部動機去行動,我們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驅使我們的是外部動機,我們就會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為它的奴隸。

在這個寓言中,老人的算計很簡單,他將孩子們的內部動機“為自己快樂而玩”變成了外部動機“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縱著美分這個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縱了孩子們的行為。

奎爾是一家汽車修理廠的修理工,從進廠的第一天起,他就開始不停地發牢騷,“修理這活太髒了,瞧瞧我身上弄得”,“我隻拿這點兒錢,憑什麼去做那麼多工作”……

每天,奎爾都是在抱怨和不滿的情緒中度過。他認為自己在受煎熬,在像奴隸一樣賣苦力。因此,奎爾每時每刻都窺視著師傅的眼神與行動,有空隙,他便偷懶耍滑,應付手中的工作。

轉眼幾年過去了,當時與奎爾一同進廠的三名員工,各自憑著自己精湛的手藝,或另謀高就,或被公司送到大學進修了,唯獨奎爾,仍舊在抱怨聲中做他的修理工。

如將外部評價當作參考坐標,我們的情緒就很容易出現波動。因為,外部因素我們控製不了,它很容易偏離我們的內部期望,讓我們不滿,讓我們牢騷滿腹。不滿和牢騷等負性情緒讓我們痛苦,為了減少痛苦,我們就隻好降低內部期望,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減少工作的努力程度。

那些求職時念念不忘高位、高薪,工作時卻不能接受工作所帶來的辛勞、枯燥的人;那些失去激情,任務完成得十分糟糕,總有一堆理由拋給老板的人……都要記住:這是你的工作,你在為自己工作!

達人支招

為自己而工作

大多數老板都是十分精明的,他們都希望擁有更多優秀的員工,期望優秀員工給企業帶來更多的利潤。如果你能夠認真盡到自己的本分,盡力完成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那麼總有一天,你能夠隨心所欲地從事自己想做的事,贏得自己想要的體麵生活。

第八節 機會是爭取來的

經典寓言

小蝸牛問媽媽:“為什麼我們從生下來,就要背負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因為我們的身體沒有骨骼的支撐,隻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依靠這個殼來保護!”

小蝸牛:“毛蟲姐姐沒有骨頭,也爬不快,為什麼它卻不用背這種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因為毛蟲姐姐能變成蝴蝶,天空會保護它啊。”

小蝸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沒骨頭爬不快,也不會變成蝴蝶,為什麼不背呢?”

媽媽:“因為蚯蚓弟弟會鑽土,大地會保護它啊。”

小蝸牛哭了起來:“我們好可憐,天空不保護,大地也不保護。”

蝸牛媽媽安慰他:“所以我們有殼啊!我們不靠天,也不靠地,我們靠自己。”

職場鏈接

總能聽到很多年輕人這樣抱怨:我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想找一個好工作,簡直比登天還難。真的是這樣嗎?

蘇南和汪鳳是一家酒店的餐飲部實習生。一天,一位住在酒店的客人到餐廳吃飯,飯菜已經上桌了,他卻因一時有急事需要外出,臨走前他請為自己服務的汪鳳先把菜放在這裏,等回來時再吃,說完還讓汪鳳看了一下自己的房卡。汪鳳禮節性地微笑著點了點頭,就準備讓他離開。

然而,剛才的場景卻被細心的蘇南看在眼裏,這事本來與蘇南無關,然而強烈的責任感卻讓她主動走過去,麵帶微笑誠懇地對那位客人說:“先生,請您放心,我們一定將菜給您留著。不過我們酒店有規定,因為您已經點了菜,所以需要先付賬。請您理解我們的做法。”

“那好,我馬上去付賬。”客人爽快地答應了下來。

“好的,我帶您去。”於是,蘇南便笑容滿麵地帶著客人到前台結了賬。

後來,那位客人直到酒店打烊後才回來。蘇南不但自己沒有按時下班,她還通知廚房留人值班,等客人一回來,她馬上讓廚房的人將熱好的飯菜給客人端了上來。她做的這一切讓那位客人非常感動,而這些,也被酒店經理看在了眼裏。

不僅是這件事,工作中的每一件事,蘇南都一直努力要求自己主動、認真地去做。於是,她從一個小小的實習生開始,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走了上來,直到當上酒店的副總。

可見,成功的機會是不會白白降臨的,隻要積極主動,就能獲得更多的機會。如果你能夠做到的比老板期望的還要多,那麼你就永遠不用擔心沒有機會。

在任何一個公司裏,那些不必老板交代就自己找事做的員工,那些接到任務時不會找借口的員工,那些永遠不問“怎麼辦”而是自己動手去克服困難的員工,那些主動請命為公司工作的員工,就是老板心目中最優秀的員工,在有升職機會時,老板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些人。

達人支招

機會是爭取來的

如果你總是隻在老板注意時才有好的表現,那麼你永遠也無法達到你想要的成功。如果你總能保持主動率先的工作態度,比自己分內的多做一點兒,比別人期待的多服務一點兒,你就可以吸引老板的注意,得到加薪和升遷的機會。

第九節 敬業,其實是為自己

經典寓言

從前,有個園丁在一個大商人家的花園裏幹活。這個花園非常出名,裏麵種著許多珍奇的果樹和美麗的花卉。

有一天,大商人來到了花園裏,看見一簇簇豔麗的鮮花和滿樹的果子,他非常高興,把園丁叫到眼前,吩咐說:“給我摘些最好吃的果子來!”

於是,園丁覺得什麼果子好,就摘什麼果子,最後把摘下的果子都擺在主人的麵前。大商人拿起一個果子一嚐,嘴一咧扔掉了;又拿起一個果子,剛咬一口趕緊吐了出來;第三個果子也不能吃。這下子大商人可發火了,他吹胡子瞪眼地問:“你這個倒黴鬼!摘的果子都那麼酸,那麼澀!哪些樹上的果子是酸的,哪些樹上的果子是甜的,難道你連這些都不知道嗎。”

園丁低下了頭,像犯了什麼大罪過似的。他沉默了一會,然後向主人一躬身子,低聲說:“我的責任是用心照看果木花草,我拿了您的工錢,老老實實地幹自己的活。我真的不知道哪些樹上的果子是酸的,哪些樹上的果子是甜的,因為我從來沒有嚐過。如果我嚐過,那就是不守本分了。”

聽了園丁的這番話,商人的火氣不但全消了,而且轉怒為喜,對園丁的忠誠十分讚許。當商人決定給園丁一筆獎賞時,園丁說什麼也不肯接受,說:“為什麼要給我獎賞?我在您的花園裏幹活,已經得到了一份工錢。老老實實做好自己的工作,這是我的本分。”

職場鏈接

園丁在商人家的花園裏幹活,已經得到了一份工作,老老實實做好自己的工作,園丁認為這是他的本分。可有些年輕人,往往該做的沒做好,不該做的卻做了。

老鎖匠一生修鎖無數,技藝高超,收費公道,深受人們敬重。更主要的是老鎖匠為人正直,每修一把鎖他都告訴別人他的姓名和地址,說:“如果你家發生了盜竊,隻要是用鑰匙打開家門的,你就來找我!”

老鎖匠老了,為了不讓他的技藝失傳,人們開始幫他物色徒弟。最後老鎖匠挑中了兩個年輕人,準備將一身技藝傳給他們。

一段時間以後,兩個年輕人都學得很好。但兩個人當中隻能有一個得到真傳,老鎖匠決定對他們進行一次考試。

老鎖匠準備了兩個保險櫃,分別放在兩個房間,讓兩個徒弟去打開,誰花的時間短誰就是勝者。結果大徒弟用了不到十分鍾就打開了保險櫃,而二徒弟卻用了半個小時,眾人都以為大徒弟必勝無疑。

這時,老鎖匠問大徒弟:“保險櫃裏有什麼?”大徒弟眼中放出了光芒:“師傅,裏麵有很多錢,全是百元大鈔。”

老鎖匠問了二徒弟同樣的問題,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說:“師傅,我沒看裏麵有什麼東西,您隻讓我打開鎖,我就打開了鎖……”

老鎖匠十分高興,鄭重宣布二徒弟為他的正式接班人。大徒弟不服,眾人不解,老鎖匠微微一笑說:“不管幹什麼都要講一個‘信’字,尤其是我們這一行,更要有良好的職業操守。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養成一個高超的鎖匠,他必須做到心中隻有鎖而無其他,對錢財視而不見。否則,稍有貪心,就會‘登門入室’,最終隻能害人害己。我們修鎖的人,每個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開的鎖。”

當今社會,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經營環境也越來越複雜,從某種意義上講,員工的敬業程度決定了企業的生死存亡。遺憾的是,在企業中總有那麼一部分員工,他們遊手好閑,偷工減料,借口滿天飛,也許在他們的腦海中根本就沒有“敬業”這個詞。

喬治到一家鋼鐵公司工作還不到1個月,就發現很多礦石並沒有得到充分的冶煉,一些礦石中還殘留著沒有被冶煉好的鐵。如果繼續這樣下去的話,會給公司帶來巨大損失。於是,他找到負責技術監督的工程師,向他們反映自己發現的問題。工程師們很自信地說:“我們的技術是世界一流的,不可能出現這樣的問題。”

沒辦法,喬治隻好拿著沒有冶煉好的礦石去找總工程師反映情況。總工程師認真地聽完後,出於職業敏感地說:“看來是出問題了,怎麼沒有技術人員向我反映呢?”

總工程師召集負責技術監督的工程師們來到車間,果然發現了一些冶煉得並不充分的礦石。經過認真檢查後,總工程師發現,原來是監測機器的某個零件出了問題。

總經理知道此事後,不但獎勵了喬治,而且把他晉升為負責技術監督的工程師。總經理不無感慨地說:“我們公司並不缺少工程師,但缺少的是真正敬業的工程師,這麼多工程師就沒有一個人發現問題,有人提出了問題,他們還不以為然。對一個企業而言,人才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那些真正敬業的人。”

在企業中,一個敬業的員工一定會一絲不苟、認真負責地完成上司交給自己的任務,並且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不會做損害企業利益的事情。

對於年輕人來說,做好本職工作是最大的本分。領導總喜歡老實本分的員工,這不僅是因為本分的員工利於管理,還因為守住本分的員工可以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利益。

達人支招

愛崗敬業,安守本分

敬業,表麵上看是為了公司,實際上是為了自己。隻有敬業的員工才能從工作中學到比別人更多的經驗,而這些經驗正是他們向上晉升的資本。因此,把敬業當成一種習慣的人,從事任何職業都會比別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