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品質決定高度(2 / 3)

經典寓言

有一個人想拜見縣官求個差事。為了投其所好,他事先找到縣官手下的人,打聽縣官的愛好。

他向縣官的隨從問道:“不知縣令大人平時都有什麼愛好?”

縣官手下的人告訴他說:“縣令無事的時候喜歡讀書。我經常看到他手捧《公羊傳》讀得津津有味,愛不釋手。”

這個人把縣令的愛好記在心裏,滿懷信心地去見縣官。

縣官問他:“你平時都讀些什麼書呢?”

他連忙討好地回答說:“別的書我都不愛看,一心專攻《公羊傳》。”

縣官接著問他:“那麼我問你,是誰殺了陳佗呢?”

這個人其實根本就沒讀過《公羊傳》,更不知陳佗是書中人物。他想了半天,以為縣官問的是本縣發生的一起人命案,於是吞吞吐吐地回答:“我不曾殺過人,更不知有個叫陳佗的人被殺了。”

縣官一聽,知道這家夥並沒讀過《公羊傳》,所以回答得如此荒唐可笑。縣官便故意戲弄他說:“既然陳佗不是你殺的,那麼你說說,陳佗到底是誰殺的呢?”

這人見縣官還在追問,更加惶恐不安起來,於是嚇得狼狽不堪地跑了出去。別人見他這副模樣,問他怎麼回事,他邊跑邊大聲說:“我剛才求縣官辦事,他一見麵就追問一樁殺人案,我再也不敢來了。等這樁案子搞清楚後,我再來吧。”

職場鏈接

一個人應該用誠實、謙虛的態度去對待知識,對待別人。不懂裝懂的做法既會妨礙自己的進步,又會鬧出笑話來。職場是個非常講誠信的地方,作為一個年輕人,切記,老板最喜歡與相信的便是誠實可靠之人。既然想在“縣令”手下謀事,就該老老實實,不要玩些投機取巧的小技巧,這樣出醜就不說了,最後還引起對方反感,被“縣令”戲弄一番。

當年,原一平來到東京附近的一座寺廟推銷保險。他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向一位老和尚介紹投保的好處。老和尚一言不發,很有耐心地聽他把話講完,然後以平靜的語氣說:“聽了你的介紹之後,絲毫引不起我的投保興趣。年輕人,先努力去改造自己吧!”“改造自己?”原一平大吃一驚。“是的,你可以去誠懇地請教你的投保戶,請他們幫助你改造自己。我看你有慧根,倘若你按照我的話去做,他日必有所成。”

原一平接受了老和尚的教誨,他策劃了一個“批評原一平”的集會。集會的目的是讓別人能坦率地批評自己,所以他確定了下列三項原則:一是集會要使人人都能暢所欲言,所以人數不能多,以五人為限;二是為了讓更多的人都有批評的機會,每次邀請的對象不能相同;三是既然是他主動邀請別人來的,別人就都是他的貴賓,一定要熱情地招待他們。

基於上述的三項原則,他作出了如下的決定:

1.集會名稱:原一平批評會。

2.時間:每月舉行一次,一年12次。

3.地址:在安靜的小飯館,以晚餐的方式(每人一小瓶酒、一塊炸豬排進行。

4.邀請人數:每次5人,並請其中一人當會議主席。

5.參加限製:已參加過一次的人,最少隔一年再邀請他出席。

6.禮物:為感謝貴賓的寶貴意見,會後贈送每人一個小孩玩具。

一切就緒,他立刻去拜訪幾個關係較好的投保戶。他誠懇地對他們說:“我才疏學淺,又沒有上過大學,因此連如何反省都不會,所以我決定召開原一平批評會,懇請您抽空參加,對我的缺點加以指正。”這些人覺得這種性質的集會很有意思,很痛快地答應了。

第一次批評會就使原一平原形畢露:為人處世千萬不能太現實、太自私,也不能耍手腕或耍花招,一切都應誠實。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隻有誠實才能維持長久。

年輕人在企業裏也是如此,如果不好好工作、腳踏實地,而是憑著自己一點兒小聰明在上司麵前賣弄你的淺薄與無知,遇上胸懷寬廣的領導還好,頂多轉過身笑一笑;要是遇上嚴厲的上司,你的這種行為定會讓他十分反感,甚至他會覺得你這種缺點會影響到公司的效益和形象,這時你就得不償失了。

達人支招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職場中,應該用誠實、謙虛的態度去對待知識、對待別人。不懂裝懂、濫竽充數不但於己不利,而且往往會鬧笑話。虛心向別人請教,坦然地麵對自己的不足並不斷改正,這樣才能真正取得進步。

第五節 職場“有話”不能說

經典寓言

某村有四個人,這一天,他們到遠方城市去趕集。他們買了需要的東西後,就開始往家走。三個人走在前麵,第四個落在後麵,他是全村最窮的一個,他的擔子最重,因為他挑著一個石磨。

在半路上,他們碰到一個老鄉,走在前麵的三個人停了下來,問:“我們到城裏去的這段時間內,家裏有什麼事發生嗎?”

那個同鄉人說:“你們家裏沒發生什麼事,但挑石磨的家裏倒真的發生了災難——他的騾子死了。”

一個人聽了說:“現在不要告訴他,他本來就已走不動了。”

另一個說:“你說得對,他回到家裏就知道了。”

第三個人不吱聲,他是個快嘴,他聽到一點兒東西,就會馬上說出去。所以,其他幾個人對他說:“你要當心,如果你說出去,我們不但要揍你一頓,還要叫你挑石磨。”

那個嘴快的說:“好,我不說!我會嘴不張,話不說的。”

他們又繼續趕路。嘴快的人邊走邊難過,要他不說話可真難啊!他走了約500米,終於克製不住說了出來。

窮人聽到家裏的災難後,垂下了頭。同伴們都指責嘴快的人,說:“你忘記了我們的協議?你是怎麼保證的?不過,我們說的話是算數的!”

於是他們“揍”了嘴快的人一頓,然後把石磨放在他的肩上,叫他一直挑到村裏。嘴快的人也不反抗,就挑起了石磨,笑著說:“挑石磨沒事,不讓我說話才會有事呢!”

職場鏈接

從這則寓言中了解到,不把別人的秘密說出來才算重,沒心事挑石磨也要比守住秘密輕鬆得多。

年底,部門裏一個叫小潔的女同事辭職後,新招了一個叫謝英的女孩來頂她。小潔的電腦自然也歸謝英使用。上班沒多久,謝英便在一天午飯時眉飛色舞地說:“前麵那個人蠻有趣的麼,在電腦裏留了很多小說,好感人哦!不曉得她在哪裏下載的……你們要看嗎?”午休時間幾個同事都收到一篇“日記體小說”,開篇第一句就是:“愛上我的上司趙亮已經兩年了。”不幸的是,女主角名叫小潔,而這家公司的部門經理叫趙亮。更不幸的是,這絕不是小說,謝英看不出,同事卻一眼就發覺了。但不幸中的萬幸,是謝英沒有“郵件群發”,趙亮不會收到。

大家看完了麵麵相覷,把謝英嚇壞了。有人拍拍她的肩,“刪掉這篇文章吧,以後不要提……”叫她不提,可私下裏,我們怎麼忍得住:“小潔怎麼那麼粗心,走的時候都不‘格式化’硬盤?”“她暗戀了那麼久,趙亮說不定是知道的,但是不理她。她這明擺著是讓這些東西漏出來讓趙亮難堪嘛!”“也不一定,說不定她在等著有一天可以傳到趙亮耳朵裏,反正他太太也不在上海……”不知道這篇在公司裏傳來傳去的“暗戀日記”最終有沒有傳到趙亮那裏,總之謝英在趙亮手下幹得很不開心,半年不到就辭職了。臨走前,謝英沒有忘記把硬盤“格式化”。

同事是工作夥伴,不是生活伴侶,你不可能要求他們像兄弟姐妹一樣真正地包容你,體諒你。很多時候,同事之間最好保持一種平等、禮貌的夥伴關係,彼此心照不宣地遵守同一種“遊戲規則”,一起把“遊戲”進行到底。切記:更多的時候,你需要去體諒別人。站在同事的角度替他們想一想,也許更能理解為什麼有些話不該說,有些事情不該讓別人知道。

達人支招

正確對待職場隱私

辦公室裏人口眾多,免不了接觸到別人的隱私。這時,年輕人要以寬容、平和的心態對待別人的隱私,把握好同事間和平、互助、有距離關係的尺度,這樣才能營造和諧的工作氛圍。

第六節 積極的心態是成功的秘訣

經典寓言

有一隻猴子,在職場中已經打拚了10多年,它有才華,也有能力,但一直是中層幹部,沒有被提拔的跡象,為此他頗為懊惱。

不久,公司總經理山羊另有升遷,集團給猴子所在的公司新派任了一位總經理,猴子再一次地陷入了鬱悶當中。更讓它崩潰的是,新任總經理是一個比它還年輕、每天都樂嗬嗬的驢子。

有一天,猴子趁著彙報工作的機會,忍不住向總經理驢子求教其成功的秘訣。

“沒有秘訣,我成功的原因都在臉上明擺著呢。”

“你是說樂觀?”

“沒錯,我可以告訴你,我們這個集體中向來不缺乏有才華的人,倒是缺乏有親和力的人,我不比你更有才華,我唯一比你多的,就是天天以樂觀的心情麵對工作!”

職場鏈接

成功學大師拿破侖·希爾說:“人的學曆、能力、運氣、財產,對他的成功並不起決定作用,起決定作用的是積極的心態。”

擁有積極的心態,自動自發地工作,凡事主動執行,那麼我們離成功就不遠了。

有一次,在台灣高雄,餘世偉陪太太去大統百貨買東西。有一個很可愛的小姑娘負責在百貨公司的電梯裏麵開電梯,從她開門到關門以及介紹樓層的用語和態度,餘世偉都覺得她做事非常規範。

餘世偉悄悄地對他的太太說:“大概用不了多久你就見不到這個小姐了。”“為什麼?”他的太太問。“我猜會有人把她挖走。”“你怎麼知道?”餘世偉信心十足地說:“你看,這個電梯每天上下幾百次,每一次都有十來個人進去,高峰期間人更多。這些人中一定有很多董事長和總經理,我會欣賞的人,別人也會欣賞;我想挖的人,別人也想挖。我猜她很快就會被挖走。”

餘世偉的太太問:“是你先挖?”

餘世偉說:“不,不管是誰先挖,反正她很快就會離開了。”

幾天後,餘世偉再去大統百貨買東西時,發現那個小姐果然不見了。

消極的人,在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會一蹶不振,而積極的人會在跌入人生低穀的時候扭轉局勢,反敗為勝。讓我們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我們是一家企業的老板,我們會重用消極的人還是積極的人?肯定是積極的人,因為隻有積極的人才會在企業遇到危機時,不會輕言放棄。

達人支招

保持樂觀積極

思想決定行動,積極的思想會產生積極的行動。如果一個人的內心非常積極,表現出來的就是一種堅持、一種投入和一種認真。所以說,人要積極,不要消極;人要樂觀,不要悲觀。

第七節 你在為誰工作

經典寓言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叫聲震天。幾天過去了,老人開始難以忍受。

於是,他出來給了每個孩子25美分,對他們說:“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也年輕了不少,這點兒錢是向你們表示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