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問答題
1.脾肺氣虛證與肺腎氣虛證均屬氣虛範疇,且涉及的病位都有肺,故在臨床常見久咳喘息,乏力少氣,聲低懶言之症。由於兼證的髒腑不同,脾肺氣虛證主要表現在脾氣虛衰,不能運化水穀與水濕上,故見少食納呆,麵浮肢腫;而肺腎氣虛證主要表現在腎氣不足,攝納無權,故見喘促,呼多吸少,腰膝酸軟,甚至出現腎陽虛衰的冷汗淋漓,肢冷麵青之症。
2.脾肺氣虛證多因久病咳喘,耗傷肺氣,子病及母,影響脾氣;或飲食不節,脾胃受損,土不生金,累及於肺所致。
3.脾肺氣虛證以咳嗽、氣喘、咳痰、食少、腹脹、便溏與氣虛症狀並見為辨證的主要依據。
4.脾肺氣虛證的主要臨床表現為:食欲不振,腹脹便溏,久咳不止,氣短而喘,咳痰清稀,麵部虛浮,下肢微腫,聲低懶言,神疲乏力,麵白無華,舌淡,苔白滑,脈弱。
5.久病咳喘,肺氣虛損,呼吸功能減弱,宣降失職,氣逆於上,則咳嗽不已,氣短而喘;肺氣虛,不能輸布水津,聚濕生痰,故咳痰清稀;脾氣虛,運化失職,則食欲不振而食少,腹脹,便溏;脾虛不能運化水液,水氣泛溢肌膚,則麵部虛浮,下肢微腫;氣虛全身髒腑功能活動減退,故少氣懶言,神疲乏力;氣虛運血無力,麵部失養,則麵白無華;舌淡,苔白滑,脈弱,為氣虛之征。
6.脾肺氣虛證與心肺氣虛證均有氣虛表現,所不同者,前者伴見脾病證候,後者兼有心病證候。
七、肺腎氣虛證
知識點:肺腎氣虛證
(一)單選題1.B
(二)名詞解釋
1.肺腎氣虛證是指肺腎氣虛,攝納無權,以久病咳喘、呼多吸少、動則尤甚等為主要表現的虛弱證候,又名腎不納氣證。
(三)是非題
1.×肺腎氣虛證以腎氣虧虛,攝納失權為主,嚴重者亦有陰陽虛損之象。
(四)問答題
1.心肺氣虛、脾肺氣虛、肺腎氣虛三證均有肺氣虛,呼吸功能減退,而見咳喘無力、氣短、咳痰清稀等症,但心肺氣虛證兼有心悸怔忡、胸悶等心氣不足的證候,肺脾氣虛證兼有食少、腹脹、便溏等脾失健運的證候,肺腎氣虛證則兼有呼多吸少、腰酸耳鳴、尿隨咳出等腎失攝納的證候。
2.肺腎氣虛證與肺氣虛證二者均有肺氣不足,機能衰減的病理改變,皆可出現久病喘咳、咳喘無力、痰液清稀、倦怠神疲、舌淡等症,故須鑒別。肺氣虛證以肺氣虛,宗氣不足,機能衰減為其基本病理變化,故以上述表現為其主症,而無腎虛見症,且其咳喘亦無呼多吸少的特點。
肺腎氣虛證以肺腎兩髒氣虛,腎納氣失權,氣不歸元為其基本病理變化,故除有上述見症外,尚具備腰膝酸軟等腎虛的表現,喘促具有呼多吸少,氣不得續的特點,可資鑒別。
3.肺腎氣虛證多因久病咳喘,耗傷肺氣,病久及腎;或勞傷大過,先天不足,老年體弱腎氣虧虛,納氣無權所致。
4.肺腎氣虛證以久病咳喘、呼多吸少、動則尤甚與氣虛症狀共見為辨證的主要依據。
5.肺腎氣虛證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咳嗽無力,呼多吸少,氣短而喘,動則尤甚,吐痰清稀,聲低,乏力,自汗,耳鳴,腰膝酸軟,或尿隨咳出,舌淡紫,脈弱。
6.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肺司呼吸,腎主納氣。肺氣虛,呼吸功能減弱,則咳嗽無力,氣短而喘,吐痰清稀;宗氣不足,衛表不固,則語聲低怯,自汗,乏力;腎氣虛,不主攝納,氣不歸元,則呼多吸少;耳竅失充,則耳鳴;腰膝失養,則腰膝酸軟;腎氣不固,可見尿隨咳出;動則耗氣,肺腎更虛,故喘息加劇;舌淡,脈弱,為氣虛之征。
(五)病案分析
1.辨證:肺腎氣虛證。
患者咳嗽、氣喘是病位在肺,而腰酸耳鳴、溺隨咳出是病位在腎。病程12年之久,且氣不接續,張口抬肩,形體消瘦,脈搏無力,病屬氣虛,故該證屬肺腎氣虛,即腎不納氣之證。腎失攝納,氣不歸元,故見咳喘氣促,呼多吸少;腎虛不主水液代謝,則見肢腫,苔滑;腎氣不固,則肛門墜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