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浮生亂,變數生(1 / 3)

第二天,朝野震動,金臨城與瀟關城遭遇屠城事件,據目擊者提供的證據為一黑衣男子所為,此人嗜血如命,屠城原因不明,而武林中也因此引起了一場風波,試問當今武林之中可在一夜間連屠兩城者寥寥無幾,而有此能力者卻不屑為之,作為武林中的北鬥,盟主風一清當仁不讓,廣發英雄帖召集武林同道,共商此事,聲勢之盛一時無兩。

而朝廷之中,以西廠為首的劉公公卻對此事不甚上心,隻說了句,宵小之徒,不足為慮。東廠看到西廠如此冷漠,大有可為,稟明皇上,當以民意為先,派出精銳之師剿滅亂黨,以平民憤安民心,皇帝樂得清靜,隻說了句,準奏,便宣布退朝。

當天,傳達旨意的那名公公抵達青雲山莊,將山莊二老痛批一頓,直則楚形亦辦事不利,二老唯唯諾諾送走此名作威作福的太上皇,均是一臉無奈,看來早有人向劉公公通報了押運失職一事。

三日後,關於黑衣男子的傳說越來越多之時,武林大會如火如荼的召開了,盟主風一清主持了會議,並邀請廣大能人異士成立誅黑盟,鏟除此獠,還人世間一太平,風一清眾望所歸,坐了誅黑盟盟主,少林渡難,武當閑風道人,青雲山莊楚一笑任副盟主,各幫各派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出頭的好機會,都想盡辦法將幫會中的一把手送入誅黑盟,至此,誅黑盟共入盟四百五十二人,擔任的任務隻是誅殺一名黑衣人,一時間在民間傳為笑談,但笑談卻隻是一個開始,上天仿佛對整個武林開了個玩笑般,誅黑盟成立當晚,黑衣人連屠三城,百姓惶惶不可終日。

朝廷上,東廠錦衣衛挑選了百名大內侍衛,散入民間,積極尋找黑衣人線索。

而楚形亦帶著重傷的少年輾轉來到梨花城,找尋名醫關中嶽,梨花城內梨花早已衰敗,樹上掛著一顆顆青澀的梨果,煞是好看,少年一路昏昏睡睡,但勝在生命力頑強。

叩開關中嶽的小門,隻見老中醫正在火爐旁煎著藥,滿頭華發,關中嶽起身打量著麵前的兩人,淡淡道:“老夫的規矩想必你是知道的吧?”他問的自然是楚形亦,楚形亦道:“救一人殺十人,先生的規矩江湖人無人不曉。”

“坐。”關中嶽指了指角落的那張床道。楚形亦將少年放在床上,隻聽關中嶽道:“救一人殺十人那是老規矩咯,如今老朽隻要你殺一人足矣。”

“先生請說。”

“屠城的黑衣人。”

“好,不過先生得先幫晚輩將這位小兄弟治好,晚輩一人之力恐有不殆。”

“好,老朽就吃點虧,容你賒賬!”

對於關中嶽為何提出這一要求,楚形亦並不知曉,但關中嶽確實是醫中聖手,一針固本培元,兩針活血化瘀,三針通神轉生。江南三針名不虛傳,而一針之中又分三十六中針法,每種針法分三十六種順序,針針不同,是生是死全在關老中醫一念之間。

關中嶽有一小孫女,隨她母親回娘家探親,不巧遭遇屠城,老先生雖然見慣生死,但仍憤懣難平,爐中所煎之藥有安神之效,卻是為自己準備的。

看著從針尖留出的淤血,楚形亦自然知道少年已無大礙,習武之人本身便有些醫術,對少年的病情楚形亦亦有些了解,經脈在那次衝擊著被強行真亂,真氣到處遊走,破換內息,這外傷好治,難在內傷。

關中嶽三針將少年多餘的真氣卸掉,手上拿了把小刀,對楚形亦笑道:“有點血腥,年輕人還是回避一下吧。”楚形亦搖了搖頭,關中嶽也不多話,用小刀沿著經脈將少年皮膚切開,並不時運指如風一路點下,人體經脈圖在他腦中浮現,或勾或擠,將少年體內經脈恢複如初,待切至任督二脈時,關中嶽猶豫了一番,嘴角含笑,將脈象稍加改動,又沿著經絡一路排布下來,待經脈理順,老先生滿頭大汗,手上鮮血淋漓,取針將創口縫合,又在少年頭頂紮了三針,方才抹去額上汗珠,長籲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