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也連連稱是。
王賡自然也極其明白,他站起身,舉杯祝願大家各自幸福,也創造別人的幸福,一飲而荊隨後,借口有事提前告辭,並與徐誌摩握手道別。不久,王賡同意與陸小曼離婚。
一場奇特的宴會,幫助徐誌摩打開了他認為永難解決的僵局。
大人有大麵子,大人說出的話就是有分量。要是哪個普通人跑到你跟前,勸你把自己的老婆拱手讓給別人,你非一口咬斷他的脖子不可。但是請一位敦厚長者出麵,局麵就大不相同了。在普通人眼裏,大人物的見解就是高明,大人物的理論就是那麼貼切。至少,大人物出場,象征著局麵的莊嚴鄭重,代表著事態的嚴重。再退一步講,不看僧麵看佛麵,真佛出場,這個麵子不能不給。大人出馬,一個頂倆,使一樁尷尬難局迎刃而解。
(二)借助他人力
古往今來的成功者,誰也不是一生下來就大名鼎鼎,一出山就風光耀眼,一呼百應。他們大多是先隱蔽在某大人物的後麵,借他的麵子來籠絡各路豪傑,借他的聲望來壯大自己的聲勢。一旦時機成熟,或者另起爐灶,或者踩著別人的肩膀往上爬,或者反客為主、把別人吃掉。在做到這一步之前,先把自己隱藏起來,做好偽裝。自己的力量並沒有增加,但給人的形象不同,因而就有了牛眼出大人的效應。
最為典型的是三國曹操。曹操挾天子而令諸侯,東征西伐,很是威風。開口“吾今奉詔討汝”,閉口“孤近承帝命,奉詔伐罪”。於軍閥混戰中大大占了道義上的便宜。
不管具體動機如何,拉大旗拉的就是聲望和麵子。秦末農民起義,項梁不惜找到楚懷王的一個孫子,推為楚王,便是想借楚懷王的影響吸引百姓。為這些人的影響比一般人要大得多,而且也差不多都有了明確的形象定位,順手拈來是件事半功倍的事兒。
拉大旗做虎皮,在各行各業都起著不尋常的作用。即使這位“大人物”不出麵,光借個名義也能增加自己的分量,管他是活人還是死人,是真人還是假人!
譬如打仗的,多崇拜諸葛亮,連司馬懿也怕他。諸葛亮死後,蜀軍就曾借用木頭雕就的孔明像嚇跑了司馬懿。
譬如造反的,也總要有個比皇帝大的來頭,洪秀全就找了“皇上帝”。當然是自編的神話,卻也頗具號召力。
做生意則更要找名人,像美國著名影星克拉克·蓋博在電影中脫掉襯衫,赤裸身子,就這麼一個鏡頭,竟使得美國貼身內衣的銷售量急劇下降。而英國王妃戴安娜帶頭穿平底鞋,英國市場上的高跟鞋就無人問津了……這些都是名人效應,有意識地利用,就是借名效應。
“借光”有兩種類型。
一是幾近自發型。天生就是當奴才的命,大事還得請大人。像辛亥革命時,武昌起義的士兵硬要拉出黎元洪當統帥,因為他麵子大,能壓得住陣。
二是為我所用型。名人為我手中籌碼,可扔可押,可正用也可反用。譬如讓名人出麵推銷商品是正用,辦個名人富豪內褲大展覽就是反用了。借重名人的麵子、吹捧名人也就等於抬高自己是正用。如同漢代張良幫太子劉盈請了“商山四皓”——劉邦心中仰慕卻求之不得的四個隱士,太子的地位也就鞏固了。而以名人為敵,通過攻擊名人而得利就是反用。因為名人既為名人,他的敵人也決非等閑之輩。某國議員選舉時,一位毫無影響的女性候選人專以另一聲望很高的候選人為攻擊對象。她指著對方向公眾發誓,如果對方能證明自己沒有貪汙,願立即脫光衣服,走上街頭。人群轟然,連對方也傻了眼。一場攻擊結果,她竟以高票當眩
諸此等等,不一而足。借光的目的是要當主子,而不是當奴才。所以為我所用才是借光術的上上之策。
(三)小孩同樣要麵子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利維在美國經營一家影片進出口公司。有一次,利維到英國去洽談生意,倫敦的一家公司邀請他去看該公司正在研製的一種電視試播,也就是今天的閉路電視。利維一下子對這種隻要自己歡喜看的節目便可隨心所欲地放映的設備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於是著手組織班子來研究閉路電視。
利維的新產品研製小組有三位主要專家,其中有一位叫弗蘭克,他脾氣很怪,性情暴躁,動輒和別人爭吵,他幾乎和研製組的上上下下都吵遍了,連利維也不例外。
可自從發生一件小事後,他對利維感激不已,言聽計從了。
一天,為了一個實驗問題,弗蘭克同研製組的另一位同事爭執不下。他大動肝火,又拍桌子又扔東西,利維過去勸阻也被弗蘭克大罵一頓。正在他們鬧得不可開交時,弗蘭克的小女兒走進了實驗室。小女兒看見她爸爸那副怒發衝冠的樣子,嚇得哭了起來。弗蘭克見狀再也顧不上同別人吵架,趕忙跑過去,賠著笑臉哄逗她。
看到這一情景,利維心裏猛的一亮,發現弗蘭克雖然看誰都不順眼,但對留在他身邊的小女兒卻是百依百順,視為掌上明珠。不難看出這小女兒是他的主要精神寄托。
為了使弗蘭克有充實的精神生活,利維立刻在公司附近為他租了一幢非常漂亮的房子,好讓他經常和女兒生活在一起。
本來,利維手頭的資金十分緊張。這種情況下還為弗蘭克租房,使弗蘭克心裏很是過意不去。因此,盡管利維再三動員他搬進新居,但他堅持不搬。
利維說:“搬不搬家,恐怕由不得你了。”
“什麼?”弗蘭克提高了嗓門,“我自己不願搬,你還敢強迫我不成?”
“我當然不會逼你,不過,你的千金安妮已替你做主了,”利維繼續說,“她說你心境不好,容易發脾氣,這會傷身體的。如果她能住在附近照顧你,你就不會發脾氣了。起初,我也拿不定主意,可是小安妮說:‘我爸爸多可憐呀,我不能讓他再受孤獨了。’”
聽完了這番話,弗蘭克的眼裏充滿了淚水。他最終順從了利維的安排,搬進了新居。
二兩顏色也能開染坊。不要以為小毛孩子談不上麵子,他們的麵子說不定大如東輪,可以瓦解大人們之間的種種隔閡,碾碎大人之間堅不可破的壁壘!在父母眼裏,他們是皇帝公主,是掌上明珠,是心肝寶貝,是命根子。一旦把“小家夥”掌握在自己手裏,就像揪住了大人的小辮子,不被你牽著走才怪呢。所以請你記住,如果有人太不給你麵子,就到他家裏去找,保你馬到成功。
服務於紐約某大銀行的理查斯·華特,奉上司指示,秘密進行某家公司的信用調查。正巧華特認識另一家大企業公司的董事長,這位董事長很清楚該公司的行政情形,華特便親自登門拜訪。
當他進入董事長室,才坐定不久,女秘書便從門口探頭對董事長說:
“很抱歉,今天我沒有郵票拿給你。”
“我那12歲的兒子正在收集郵票,所以……”
董事長不好意思地向華特解釋。接著華特便開門見山地說明來意。可是董事長卻故意含糊其辭,一直不願做正麵回答。華特見此情景,隻好知趣地匆匆離去,沒得到一點兒收獲。
不久,華特突然想起那位女秘書向董事長說的話,郵票和12歲的兒子。同時,也聯想到他服務的其他的國外業務,每天都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信件,有許多各國的郵票。
第二天下午,華特又去找那位董事長,告訴他是專程替他兒子送郵票來。董事長熱誠地歡迎了他。華特把郵票交給他,他麵露微笑,雙手接過郵票,就像得到稀世珍寶似的自言自語:
“我兒子一定高興得不得了。啊!多有價值!”
董事長和華特談了40分鍾有關集郵的事情,又讓華特看他兒子的照片。一會兒,沒等華特開口,他就主動地說出華特要知道的內幕消息,足足說了一個鍾頭。他不但把所知道的消息都告訴了華特,又召部下詢問,還打電話請教朋友。華特沒想到區區幾十張郵票竟讓他圓滿地完成了任務。
十、卑躬屈膝水滴石穿
想要麵子,不能坐等別人來賞,是要靠自己去爭。世上的人千奇百怪,你要想求人辦事,什麼人都可能遇上。就有那麼一種人,生就一副硬麵孔,死不開麵。遇此情形,千萬不可臉皮太薄,別人給你個冷臉,你立即像遭了霜打的茄子;而應像俗話說的“熱臉貼向冷屁股”,拿出死磨硬纏、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功夫。隻要事情能辦成,一時的卑躬屈膝算不了什麼。說到底隻有達到目的,你才最終贏得了麵子。這就是人說的“拉關係”“套近乎”的絕頂功夫。
(一)生磨硬泡
某校長每到9月1日新學期開學前,必定東躲西藏。躲什麼?就躲手裏捏著某書記、某局長、某主任寫的“條子”的關係戶。
校長雖年輕,但治校有方,學校教學質量好,升學率像伏天的溫度計直往上竄。名聲在外,各路神仙不請自到,紛紛欲把自己的子女送來鑄造成“龍”“鳳”。
於是,難題就出現了,廟小菩薩多,到底收誰的孩子好呢?校長麵對的主兒,都有來頭,都有後台,都能通天,也都惹不起。剩下的隻有一條路——躲!
白天在學校,他讓兩個很負責的門衛擋住所有的關係戶。但電話擋不住,於是規定,凡是找校長的電話,一律答複“校長開會去了”。
關係戶見學校防備森嚴,固若堡壘,無隙可鑽。於是,調轉進攻方向,直撲校長家。
開始,校長過於麻痹輕敵,仍采用在學校的“回避戰術”。門鈴一響,讓老婆或女兒開門,見是陌生麵孔,一律回答:“校長不在家,有事到學校去找!”然後,砰的一聲,把一切煩惱都關在門外。
不過,很快就遇上一位有著硬骨頭精神的小夥子。他聽說校長不在家後。嘿嘿一笑:“我就坐在門口等他。”說完,真的一屁股坐在樓道台階上。
校長老婆並沒有當回事,關上門,做自己的事。等到電視台傳出“祝各位觀眾晚安”準備結束時,校長老婆察覺門外有動靜,打開門一看,見那個小夥子還坐在台階上。
“你怎麼還不回家?”
“等校長呀。我想,校長再忙,可總要回家睡覺的吧。”
“不過,有時也可能不回來。”校長老婆以為這句話可能會把小夥子的決心打退。
“那沒關係,反正今天我見不到校長,我老婆也不會讓我回家睡覺的。”
校長老婆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關上門,向校長做了彙報。
顯然,若是真讓小夥子在門外坐一夜,那麼,給鄰居看見影響自然不好。何況,這棟宿舍住的幾乎都是各校的校長、教導主任之類的人物,傳出去有損校長的形象。若是讓小夥子進來,也不妥,且不說已經騙人家說校長不在家,你讓人家坐在門口等了幾個小時,現在忽然從天而降般地坐在家中,豈不是拿人家開心嗎?再說,這小夥子的後台是誰還沒搞清楚,若是叫人抓住把柄可不得了。
校長左右為難,在屋中來來回回,如籠中困獸。
終於,校長靈機一動,想出一辦法,從陽台翻下。校長家在二樓,還算幸運,跌了一跤,已到院中。校長拍淨身上的土,撿起老婆扔下來的公文包,用胳膊一挾,又在院子裏轉了兩圈,然後仿佛剛下班地爬上樓梯。見那小夥子仍坐在台階上,故作驚訝地說:“咦,你在這裏幹什麼?”
小夥子見到他,涕淚橫流:“校長,我可等到你了……”
校長的心也被淚水打濕了。
(二)鍥而不舍猛追猛打
猛追猛打,聽起來雖然俗了一些,卻是日常人際交往中的常理。非但成就一些事情是這樣,要遵此法則。就連求愛,用此鍥而不舍,窮追猛打,也大有收獲。
有位香港女作家,在濃濃的浪漫情調中與大陸某男士結成情緣,她曾經稱那位男士在追她的男朋友中條件是最差的。
事情的起源要追溯至幾年前,那是她第一次赴上海,是為洽談自己的小說授權給上海某家出版社出版而前往的。一次晚宴上,女作家和某男相遇,男士深為女作家的人生體驗所激動,晚宴後就告訴她一句驚人之語——“我可以追求你嗎?”
她當時未予理會,隻當成是一句玩笑話。不料,男士真的開始展開猛烈追擊,每天從早開始,他帶了好多朋友,一起在她下榻的大酒店“站崗”。
對於男士此舉,女作家感覺如遇“恐怖分子”,不敢踏出飯店一步。而緊盯不放的男士便不斷以電話“騷擾”女作家,並告知她“如果再不露麵,便要通知你的所有朋友,告訴他們我要追你”。
被逼得無路可跑的女作家,急中生智說:“你請我喝咖啡,我們好好聊聊。”
她知道大陸人收入低,索性一口氣喝了五六杯咖啡,準備使追求者“破產”。結果他也跟著叫了五六杯咖啡,結賬時不但沒有囊中羞澀,反而給了服務員一筆數目不小的小費。讓對方知難而退的計謀沒有得逞。
最激烈的是,就在她在上海的最後一夜,鼓足勇氣的男士竟在大庭廣眾麵前猛烈親吻女作家。霎時花容失色的女作家久久不能言語,隨後激動得幾乎落淚說:“你怎麼可以這樣?”
當她離開上海,那男士更是一路窮追猛打。赴西安,追蹤到西安;達台北,越洋電話不知打了多少遍。
至此,女作家說:“隻要我存在地球上一天,似乎都無法逃出他的手掌心。”隻好宣告投降,宣告結婚。
十一、過於敏感易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