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隻得跪下接遺旨。
遺旨的內容很簡單,隻有三條,第一,敦皇貴妃日後諡號曰賢,第二,皇貴妃薨後理當追為皇後,第三,永寧公主一切用度、規製比壽康公主例。
皇帝幾乎勃然大怒。▓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皇帝氣衝衝地剛一回禦書房,外頭就說禮部的人求見。正好!他們不來還得宣他們呢。
禮部的人是為了兩件事兒來的,一是給壽康長公主擬的尊號,二是敦皇貴太妃一薨他們也得問問長公主的壽辰怎麼辦。
“端烈淑慧?”皇帝輕聲念了一遍禮部擬的尊號,聽得禮部尚書莫名一身冷汗。皇帝抬頭看了他一眼,然後冷冷的道:“尚書倒是跟朕說說,烈字何解?”尚書趕緊跪下請罪,他隻想著以烈字彰顯長公主下嫁逆臣之功,但忘了皇帝長久以來最忌諱的也是這個,“臣罪該萬死。”
禮部這樣的差事,一切都是有慣例可循的,辦得好不一定有功,但辦壞了就一定不是小罪。現在就屬於辦壞了……
皇帝冷哼一聲,提筆將烈字改成了賢,“以後長公主就是輔國順天懿徳端賢淑慧壽康長公主,別再讓朕看見‘烈’這個字!”
尚書接過皇帝改過的尊號,隻想立刻告退,但偏偏皇貴太妃的事兒還沒說,便也隻能接著跪著,小心翼翼的提了。皇帝一皺眉,“撤了罷,難道要宮裏上下戴著孝給皇姐過生日麼?晦不晦氣!”尚書挨完罵,灰頭土臉的等著皇帝說跪安,但皇帝偏偏半天沒說話。他有點兒奇怪,小心翼翼地抬頭想看一眼,卻見皇帝正看著他,當時嚇了一跳趕緊把頭低下了。
“戰事剛剛結束,國庫不豐,敦皇貴太妃的葬儀也從簡罷。還有,先皇遺旨,皇貴太妃諡號曰賢,追為皇後,且永寧長公主一切用度、規製皆比皇姐例。”
尚書大驚,“陛下……這……皇貴太妃以何名義追封為後?若是追封,那豈不是陛下要認……”他看了一眼皇帝的臉色,終於還是把‘認皇貴太妃為母’這句話給咽回去了,“而且,永寧長公主如何比壽康長公主例?難道永寧長公主也禦前免禮,後宮嬪妃日日請安為後宮之尊,並於年節受內外命婦朝拜?”
“皇貴太妃為國祈福十八年,追贈為皇後,不係帝諡,賜諡號曰賢。永寧長公主隨母為國祈福,賜禦前免禮,食雙俸,隨壽康長公主受後宮妃嬪及內外命婦朝拜。不過,永寧長公主要為母守孝,不便見人,孝期滿前,暫不受拜。”皇帝咬著牙道。
看上去永寧長公主是例比壽康長公主,但‘隨長公主’受拜且孝期內還暫不受拜,規格顯然還是降下來了。至於除服之後?先皇遺旨裏畢竟沒要求皇帝把她嫁給京中勳貴。敦皇貴太妃的這個皇後就更有水份了,‘贈’且還不係帝諡,這能算是名正言順麼?
“臣領旨。隻是先皇所命諡號一事……以及皇貴……嗯是否要重建皇後陵寢?”
“朕說了,戰事剛結束,國庫不豐。此時若為皇家家事大興土木勞民傷財,朕心不安,故而,皇貴太妃仍葬於妃園寢。想必先帝地下有知也會讚同。至於諡號……先帝遺旨上寫得清楚,諡號曰賢,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尚書很想說,賢字豈能隨便給?敦皇貴太妃難道隻憑著在福佑寺呆了十八年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