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1 / 2)

拿這個字?而且這個為國祈福還不是她自願的……但他想了想還是決定不給皇帝添堵了,當下便老老實實地領旨跪安。

其實尚書不願意皇帝給敦皇貴太妃追贈皇後還有一個原因。所有人都知道皇貴太妃原不過是宮女,當日因寵受封皇貴妃的時候,按例內外命婦皆應前往朝拜恭賀,但哪家貴婦肯向一個宮女出身的人行跪拜大禮?遂便有許多貴婦稱病不肯入宮。先帝一怒之下竟命所有貴婦無論生病與否必須全部前來朝拜,如有不到的,便將其夫革職問罪。這樣一來,命婦們是到齊了,但從此各家都對皇貴妃心存不滿,許多禦史更是直接把皇貴妃劃入了妲己、褒姒一類。故而,當年太皇太後命皇貴太妃帶著才四個月大的永寧長公主離宮修行的時候,除了一貫心軟的太後,竟沒有一個人為皇貴太妃求情。

如今,這個女人居然要追為皇後?還得了個諡號為賢?

許多被通知要來哭靈的貴婦都頗帶著些遷怒的,暗暗將永寧長公主劃為了不可來往的名單。

作者有話要說:

☆、三

壽康在壽辰之前請旨帶了灃兒去景明園住。

天氣漸漸涼快起來,景明園的菊花此時也快開了,壽康住著心情也好許多。這日便突發奇想說要釣魚。景明園不是沒有魚,但這魚都是養著玩兒的,誰會釣它們呢?伺候的宮女太監一時無法拿主意,便幹脆派人趕回宮請旨。皇帝聽說之後自然是把傳話的人罵了一頓,“長公主不過是想釣魚,你們給準備就是了。指甲蓋兒大點兒的事兒也至於特地來請旨?也不怕耽誤了長公主的雅興!以後這些事兒不用問,長公主想玩什麼你們就去給找就是了。”

壽康帶著灃兒上了小畫舫,灃兒還小坐不住,釣了一會兒魚就撂下魚竿招呼了小宮女一起去摘蓮蓬、剝蓮子,自己吃一顆便給壽康塞一顆,壽康嫌蓮子有些苦,便笑道:“姑姑不愛吃,灃兒要是喜歡吃就吃幾個,不過也別吃太多。”灃兒卻板起小臉,有模有樣地‘教訓’起壽康來,“姑姑是不是嫌它苦?不可以的!妃母說了,蓮子清熱去火,是該吃的,對身體好。”壽康笑著摸摸她的頭,“好,姑姑也吃。不過這個還是讓宮女剝罷,剝久了你手該疼了。”

壽康這邊說著,那邊抱月和攬星便笑著伸手要去接灃兒手上的蓮蓬,口中還道:“公主給奴婢罷,奴婢幫您剝。”

卻不料灃兒把蓮蓬抱住了不許她們碰,正在二人麵麵相覷不明所以的時候,灃兒對壽康道:“姑姑,我要自己剝,剝好了給您、曾祖母、祖母、皇父和母妃吃!”

壽康心中一熱,便用沒拿魚竿的手摟過了灃兒,直說我的好孩子。末了又對攬星道:“你和懷辰待會兒帶人把蓮子帶回宮,跟太皇太後、太後、陛下和明皇貴妃說這都是灃兒自個兒剝的,是咱們灃兒的孝心。再跟皇貴妃說,她養了個好女兒。”

攬星等人都是跟了壽康多年的宮女,看她喜歡也都高興。一時又有魚上鉤,壽康更是高興,指著之前釣上來的幾條魚道:“把這個一起送回宮,慈暉、慈懿兩宮各送兩條,賞昭仁宮明皇貴妃一條,再賞五王府一條。”壽康說完覺得好像差了點兒什麼,但想想祖母、繼母、弟弟都有了,也就沒再細琢磨。

五王府是先帝第五子梓敬的府邸。梓敬是先帝幼子,先帝賓天的時候他才三歲,後來有一段時間就留在壽康身邊,壽康也寵愛這個小弟弟,有什麼好東西總不忘了他。

攬星和懷辰領命讓人收拾了魚和灃兒剝的蓮子,然後就帶人趕回宮裏送東西了。

梓敬長得俊美又愛笑,待人接物十分和氣——和氣到都不太像當今聖上的親弟弟。讓人接過攬星送來的魚後,梓敬笑眯眯地讓人賜座,“宮裏的主子們都得著了?”攬星笑著答了聲是。梓敬又問,“大姐在景明園住的可好?”懷辰說好,梓敬哦了一聲,然後笑眯眯地問道:“那……大姐打算什麼時候回宮呢?”

這話問得攬星二人麵麵相覷不知何意,隻得答道:“長公主還未提過。”梓敬點點頭,“那皇貴妃嫂子每天派人去稟報後宮事務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