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梟雄鐵漢(2)(2 / 2)

嘉靖三十四年(1555)十月初一日,曆史的舞台輪到楊繼盛了。

菜市口最精華的所在是丁字路口上,從兩行翠綠的槐樹北望,就是巍峨的宣武門,更是皇權的象征。高高在上講究“刑人於市”的帝王看中了它,把它當作殺人示眾的好地方。在熱鬧的路口殺人立威,可以達到“與眾棄之”的效果。在這種作用下,菜市口是刑場中的鬧市,也是鬧市中的刑場、因為在行刑時候,總是就地取材,並沒嚴格的劃分市與場。在鬧市正中要搭上個棚,棚下放著一張長桌、一把椅子,桌上放著錫筆架,上麵插著朱筆,給監斬官使用。

監斬官一般是戎服佩刀、騎著大馬、氣勢洶洶地帶著決囚隊,鳴鑼開道,直奔刑場。一隊麵目猙獰的士兵,追隨著他,劊子手也跟著,其中劊子手最令人側目,他們或穿紅衣、或打赤膊,手提大刀,麵目猙獰。這種人有很好的收入,一般說來,殺一個死刑犯,可得白銀三兩六,其中高手,一天可殺好幾個人。

另外還有死刑犯家屬給的“孝敬”,一給就是三五十兩。這種“孝敬”,是拜托請以“快刀”減少死刑犯痛苦。按照劊子手的規矩,他們用的是“鬼頭刀”。“鬼頭刀”在刀柄上,雕一鬼頭,刀的前端又寬又重,後麵又窄又輕,砍頭時,反握刀柄,刀背跟小臂平行,把刀口對準死刑犯頸脊骨軟門地方,以腕肘力量把刀向前一推,就把頭砍下。這種功夫不是無師自通的,也靠祖傳或師傅傳授,做徒弟的,總是先從天一亮就“推豆腐”——反握“鬼頭刀”的刀柄,以腕肘力量,把豆腐推成一塊塊的薄片;熟練以後,再在豆腐上畫上黑線,一條條照線往前推;熟練以後,再在豆腐上放銅錢,最後要練到快速一刀刀朝黑線切,但銅錢卻紋風不動,才算功夫。這種“推豆腐”,推得出師以後,還要練習摸猴脖子,摸出猴子第一節和第二節頸椎所在,從而推廣到人體結構,在砍頭時,做到一刀就朝頸椎骨連結處砍下,幹淨利落,減少死刑犯痛苦。死刑犯家屬給“孝敬”,其理也就在此。否則由生手或熟手故意裝生手亂砍一氣,死刑犯苦矣。

另一方麵,由於中國人忌諱身首異處而死。如劊子手砍頭砍得恰到好處——推刀推到喉管已斷時就快速收刀,使喉管前麵尚能皮肉相連,頭不落地,照中國人解釋,這就仍算全屍而歸。劊子手收放之間,能做到這種功夫,是要得到大“孝敬”的。一般行刑,都做不到這一點,但是身首異處以後,可以買來專家,把頭“縫”回去,叫做“綴元”,也算聊慰生者與死者。總之,家屬對劊子手的“孝敬”是少不了的,沒有這類打點,花樣就會層出不窮。即使死刑犯死後,花樣也不會中止。例如劊子手怕頸血亂濺,每在刀一落下就用腳朝死刑犯身上一踢,使血向前濺,然後讓人用剝了皮的饅頭就頸腔沾血,沾成所謂“人血饅頭”,照中國人傳說,這種饅頭可以治肺癆、可以大補。除此以外,死者身上的其他器官也會被零星割下,傳說都能入藥,甚至五花大綁的繩子都有避邪之功,也值得幾文。

不過,在今天,一切都例外了,行刑的劊子手向楊繼盛下跪告別,圍觀的上萬百姓,齊齊下跪,一同高呼三聲“請大人歸天”,連監斬官也躬身行禮,對英雄的禮敬與膜拜,一切都預示著,倒行逆施的嚴嵩一黨,不會再橫行多久了。

而千載之下,曆史將永遠記住楊繼盛這個名字。

逝去

這就是楊繼盛的故事,想起這一切,胡宗憲百感交集。

楊繼盛被囚禁的時候,自己並未為他上書伸冤,而致楊繼盛死地的那則誣告張經的奏折,自己也密謀有份,現在因果輪回,輪到自己了。

但胡宗憲並不接受這樣的結果,他敬佩楊繼盛,卻並不認同他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