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戰神揭秘(2)(1 / 3)

戚繼光除了自身愛武如癡外,更重要的目的是學武為了傳武,於是他將平生所學傾囊相授,而且對手下幾千官兵苛求慎言,因為他知道戰場並非寫好劇本的話劇,完全按照他戚導演的意願去拍攝,更多的則是險象環生、危機四伏,當身臨絕境時,當重重包圍,隻有靠拳腳刀槍才能生存,沒有半點偷巧可言。

所謂萬川歸海海不盈。

記得少年騎竹馬,轉身便是白頭翁。

補漏趁天晴,讀書趁年輕。

不見不識,不做不會

見識,見識,不見不識。

聽不如看,看不如幹。

近水知魚性,靠山識鳥音。

靠著戚繼光這個武學宗師,就算不學也會充滿功夫細胞,何況他還用盡心血的日夜訓練,這群祖祖輩輩都在修理地球的義烏農民,憑借著天生憨厚聽話的個性,個人武藝全部突飛猛進,即便不排鴛鴦陣,單兵作戰,也不遜倭寇中最彪悍的武士浪人。

在花街之戰中,就有個鴛鴦陣的隊長叫朱鈺,就創造了一個人劈死八個浪人的單挑奇跡,而據《紀效新書》的記載,戚家軍部隊的標槍手,隨便抓一個,在三十步開外,都能用標槍洞穿銅錢的錢眼(應該是較大碗口銅錢,否則雖然是戚繼光自己寫的史料,我也堅決不信),堪稱希臘神話裏的投槍之神阿格琉斯,由此看見戚家軍的單兵能力,足以震撼古今。

除了武藝和戰陣外,戚繼光把更大的精力投入到了另一項工作上——火器。

因為當時明政府自製的火器射程短,且經常炸膛,所以並不受軍隊歡迎。但戚繼光卻意識到火器的潛在威力,托人大量購入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的火槍佛郎機,並且親自作了改進,使命中的精度大大提高,這才開始廣泛裝備部隊,在抗倭戰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後來戚家軍的規模不斷擴大,還擁有了戚家海軍,戚繼光又進口並改裝了大型佛郎機——火炮,因為戚繼光威名太盛,被倭寇稱為戚老虎,所以經他改裝的大炮又稱虎尊炮,不僅威震東南,而且在20多年後的朝鮮戰場上,讓日本的戰國名將小西行長、加藤清正等飽受苦頭,讓豐臣秀吉的虎狼之師聞風喪膽。

經過大海的一番磨礪,卵石才變得更加美麗光滑。

經過戚繼光的千錘百煉,一支橫行天下的軍隊開始登上曆史舞台。

赫拉克利特說過:戰爭是萬物之父,也是萬物之王。它使一些人成為神,使一些人成為人。

在未來的戰爭中,這群農民和礦工將變成令鬼子聞風喪膽的神,宣示著犯我強漢雖遠必誅的曆史必然。

腐敗的真相

除了那些確保部隊戰鬥力的變態訓練和驚人武藝外,戚繼光百戰百勝是否還有其他的原因?

當然有,這個原因最為重要,因為要想戰勝敵人,先要保住自己,他先得在這個肮髒的世界裏生存下來。

接下來要講的是另一個麵孔的戚繼光,很多正統史學家和道德潔癖者都堅決否認這些事情的存在,個別立場不堅定者,也堅稱那些都是野史之談,無聊的傳言。

但我堅信這些都是真的,因為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詞是理想,最幸福的詞是實現理想,但最奢侈殘忍的事則是堅持理想,因為這個世界無比的肮髒,想實現理想的光輝,必須和現實妥協,在改變世界之前,必須適應世界,成功之前,做你該做的甚至是不該做的,成功之後,才可以做你想做的,和不做你不想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