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大捷神鬼驚
新河大勝了,但戰報傳來,戚繼光卻愁雲滿麵。
因為進攻新河的倭寇總數也不過千把人,遠非倭寇主力。
不是寧海、不是新河,那會是哪裏?據抓到的俘虜交代,此次來襲的兩萬多倭寇,大部分是原來汪直和徐海的部屬,跟著兩隻老狐狸混飯吃的,怎麼也都是一群小狐狸,所以故布疑兵、偷奸耍滑等伎倆還是會用一些的。
但這一切在不世出的名將戚繼光的眼中不過是小兒科的障眼法罷了,在綜合了各地的情報和倭寇一貫的進攻手法後,戚繼光得出了一個大膽兒精準的判斷——倭寇真正的進攻目標是台州。
果不其然,很快緊急軍情傳來,台州方向,發現大批倭寇。
戚繼光的部將都神情緊張,不是因為這次要麵對的是倭寇主力,不是因為援救新河分去了一半精兵,而是因為兩件更為重要的事:
一是台州此時無險可守,本來台州城牆高大,但因為胡宗憲下令要沿海修築敵台,而台州的官吏們為了趕工期省財力居然把城牆拆了大半去修敵台,結果高大的城牆變成了家用的圍牆,隻要倭寇主力趕到城下,不用強攻,隻用強擠,就能讓城頭變幻大王旗。
另外還有件事,更要命。
以倭寇正常的行軍速度計算,還有一夜就要兵臨台州,而此時的戚家軍駐地距離台州有一百一十裏,一夜之間步行上百裏,還要打仗,這事有點超出人類極限了。
雖然戚家軍個個都是出了名的鐵腳板,據《紀效新書》所載:戚繼光選兵首要條件就是跑“一氣跑得一裏,不氣喘才好”,記住,這裏說的一裏不是平地,而是山路,不達標的一概淘汰,但夜行百裏,還是個看似不可完成的任務。
大家都在很疑惑地望著戚繼光,
戚繼光很理解這種眼神,因為自己治軍嚴苛,為了確保戰場的絕對勝利,戚家軍每個士兵都要負重二十五斤的裝備,帶著這樣沉重的輜重一夜百裏行軍,確實有些匪夷所思。
不過戚繼光眼神堅毅冷峻,他堅定地說道:
我和你們一起走,論年齡你們年輕,論體力你們充沛,我能完成的事,你們一樣能。
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榜樣,給士兵最好的禮物是身先士卒,看見主帥如此,士兵個個信心百倍。
但還是有個人過來潑了當頭冷水,主管後勤的夥夫隊長告訴戚繼光當初為了確保行動迅捷,抵達寧海的時候,戚家軍隻帶了三天幹糧,此時已經是第三天,軍中即將斷糧。
敵人多,距離遠,沒有飯,哪一樣都是兵家大忌,卻偏偏趕到一起,
哈佛校訓:覺得為時已晚的時候恰恰是最早的時候這有在絕地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創造奇跡,很快一個戰爭史上的奇跡即將上演。
是真名士自風流,唯大英雄能本色,
在挫折打擊麵前,戚繼光沉著淡定,以不容置疑的聲音下達命令:
全軍奔襲,台州開飯!
嘉靖四十年(1561)四月二十七日,經過一晚上的奔襲,戚家軍以卓絕的意誌急行軍一百一十裏,終於在黎明時分抵達台州城,而此時倭寇距離台州還有兩裏。
但就在這時向來軍紀嚴明的戚家軍發生了騷動。
因為吃飯。
但此刻已到城下,義烏兄弟向來實誠,當初戚大帥出發前承諾,隻要天亮到了台州,立刻管飯,現在飛奔一夜,饑腸轆轆,大帥必須兌現前言,城下開飯。
敵人近在咫尺,士兵罷工在前,危機一觸即發。
開口說話的4層境界第一種境界:開口就殺人;第二種境界:開口就煩人;第三種境界:開口就樂人;第四種境界:開口就服人。古人雲:“一言可以興邦,一言也可以誤國”。一個人隻要一張嘴說話,往往就能聽這出個人的處事能力與做人的境界。
戚繼光便是那第四種境界之人,他知道世人皆有心魔,心魔不除,所在即為地獄,心有菩提,處處都是叢林,此刻軍中彌漫的心魔便是那饑餓之感,隻有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付之以真心,示之以希望才能度此一劫。
於是麵對千鈞一發的險情,他開口國家大義,閉口民族興亡,聲情並茂舌燦蓮花,把手下感動的熱淚盈眶,情濃之時,再當眾叫出讓他們拿著從城裏取出的糧食,開始準備做飯,並做出了莊嚴的承諾:敵人在前麵,飯在這裏,打完仗,就吃飯!
於是被一腔感動所飽腹的士兵們忘記了疲勞,忘記了饑餓,向著不遠處的戰場飛速進發,每個人此刻都有一個共同的信念:幹死倭寇,回來吃飯。
決戰的地點叫花街,這是個很美的地方,但很快,這裏將被獻血所覆蓋。
很快戚家軍與倭寇在狹長的花街遭遇,兩邊都迫不及待地想要開打。
戚家軍著急打,因為饑餓。
倭寇著急打,因為驕傲。
此次來到台州的倭寇不僅人數近萬人,而且其中僅九州薩摩的武士就三四千人,而戚家軍人數不過一千五百人,而且之前的寧海,新河二戰失利的消息極大地刺激了這群強盜,他們覺得顏麵被兄弟部隊丟失殆盡,急於證明自己,因此見到戚家軍也是分外眼紅。
既然針尖對麥芒,那就拚個你死和我活吧。
戚繼光一如既往地擺開鴛鴦陣,倭寇則一字長蛇全麵出擊,戚繼光很快就一個從未出現的問題。雖然戚家軍還是取得了優勢,但卻未能擊潰倭寇,雙發陷入拉鋸戰,這樣下去,時間一長,倭寇的人數和體力優勢就會發揮明顯,戰場前景叵測難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