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導致投機性泡沫的因素(二) (1)(3 / 3)

股票本身是一個具有很大風險性的經濟活動。風險偏好增加的人們會進行更多的股票交易,所以股票的需求增多,從而股票價格上升。

放大機製

上麵概述了12個可能導致股市出現繁榮的因素,但股市的繁榮不可能是某一個因素單獨作用的結果。事實上,市場自身還有反饋和放大機製,在這些機製的作用下,上述的12個因素中的某一些的效果會變得更加明顯和重要。下麵簡單討論一下所謂的“放大機製”。

放大機製的效果是通過一種因素的循環作用達到的:上麵提到了12個因素中的某一個或者某些引起了最初價格的上漲,因為通過投資者需求的增加,最初的價格上漲的結果又導致第二輪價格的上漲。第二輪的價格上漲促進了第三輪價格的上漲,依次類推。每一個循環中價格的上漲都促成了下一個循環中價格進一步上升。那麼為什麼前一輪的價格上漲會導致下一輪價格的持續上漲呢?其實,是一種原因在起作用:過去的價格的上漲增加了投資者的信心和期望,他們繼續買入和持有的行為進一步抬高了價格。這種行為持續下去,會使某些因素的作用明顯地被放大。

希勒教授與耶魯大學金融學國際研究中心作了一些調查來研究有關價格上漲與信心、期望的關係。這個研究是以調查問卷的形式進行的,然後將調查結果進行整理和分析:

你同意下麵的表述嗎?“對於長期持有的投資者來講,股市是最好的投資工具。”

1996、1999、2000、2001、2002、2003、2004完全同意69%、66%、67%、61%、46%、42%、42%,比較同意25%、30%、30%、31%、41%、42%、41%,一般2%、2%、2%、2%、3%、6%、9%,比較不同意2%、1%、1%、3%、8%、6%、4%,完全不同意1%、1%、0%、2%、2%、4%、4%,有效采訪人數134、296、165、223、375、371、208。

前麵已經說過,2000年時美國的股市出現了大跌。2000年之前的牛市中,人們對股票的信心和期望都很高,所以那些年,人們對股市持樂觀態度;當2000年股市出現了重要轉變時,開始人們的樂觀態度還是持續了一段時間,他們認為這種不好的狀況會在很短的時間內結束。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事實證明股市不可能在短暫的幾年恢複,所以人們的樂觀程度下降了。從上表中我們可以知道,回答“完全同意”的人所占比例大於2000年後的熊市中人們的判斷。

你同意下麵的表述嗎?“對於長期持股的投資者來說,房地產是最好的投資品。”

波士頓洛杉磯密爾沃基舊金山完全同意36%、54%、29%、46%,比較同意46%、35%、45%、44%,一般11%、8%、18%、8%,比較不同意4%、2%、7%、2%,完全不同意2%、0%、1%、1%,有效受訪人數318、233、306、283。

洛杉磯是四個城市中房價上漲比例最高的城市,密爾沃基是房價上漲最小的城市。洛杉磯的人看到了房子的價格漲得特別快,所以一種慣性思維,使他們自然認為價格還會持續上漲。相反,密爾沃基這個地方,本來價格漲得不快,所以慣性思維讓他們預期的價格變動不會太大。由此我們看到,房價上漲快的城市對房地產的信心和期望高於房價上漲慢的地方。

從上麵的調查中我們看到,投資品(股票或者房地產)價格高的地方,人們對投資品價格能夠持續高價持肯定態度,他們認為這種高價會持續下去。所以這些人會願意持有,還有一些投資者會進入這個市場買進投資品,這使投資品的需求大於供給,從而出現了價格過高甚至投機泡沫的局麵。這種價格的上升是不理性的,它是人們的“樂觀預期”導致的,最終會產生“非理性繁榮”。

文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