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建立自己的投資係統。這句話聽上去有些虛,對於進行個人投資的散戶們,哪有時間和精力去研究所謂的“適合自己的係統”?其實係統簡單地說來就是形成自己的一套投資習慣。投資係統是一個眾多因素組成的有機整體,其中包括投資目標、如何入市、何時及怎樣離市以及貨幣的管理。當其他人告訴你他們通往市場的路是如何走的,即使他們把自己認為最重要的東西告訴你了,可是對你來說,這些也許並沒那麼有價值。不同的方法適合不同的人,不同的人適合不同的方法。每個人的思維方式、智力結構是不同的,這都影響每個人投資係統的建構方法,最終影響能否有效運用這套係統來為自己的投資行為獲得最大回報。對於沒有受過正規經濟學教育的人來說,我們更不需要害怕自己的知識太少,所以根本建不出這些係統。剛才說的“係統”就是一種習慣。你可以一點一點地積累,慢慢養成自己的好習慣,當出現問題時要立即找到相應對策加以調整,一個小細節的習慣是你暫時的係統,但時間久了,積累多了,你的係統就會慢慢完善。
確定自己的目標,這部分可能是交易係統開發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了。不知道自己想要往哪走,那麼我們怎麼才能走向自己的目的地呢?目標的製定要從具體情況出發。我們設定目標前要對自己有個較為全麵而客觀地評估,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是什麼。就像上文所說的,心理上的優勢可以讓我們多賺很多錢,心理上的劣勢需要我們多多注意以防止它產生負作用。我們自己到底有多少財產可以用來入市,我們自己能承受多大的損失。如果用來入市的資本規模占我們全部財產的比例很少,也許我們可以冒很大的風險進行投資。反之,我們要小心謹慎,否則血本無歸。對自己進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後,投資目標也就隨之產生了。
行動可以拉近夢想與現實的距離
目標的實現需要我們付出實際的行動。大家都知道“天上不會掉餡餅”,所以我們要有實幹精神。我們要去關注大盤走勢,關注自己心儀的股票背後的信息。其實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需要實幹精神的。所謂“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信息的搜集過程也是去偽存真的過程。了解了信息,才能把握總體趨勢,從而選擇合適的時機入市。2008年中國股市的趨勢大扭轉,由“牛市”變成了“熊市”,很多人就在討論此時是不是在最低點?此時是否是入市的大好時期?到底是不是最佳入市時期?時間是最好的證明。
事實上,對我們來說,最好的入市信號可能就是自己為自己設計的那個目標了。其實信號是需要自己去為之探索的。舉個例子來說明:一輛汽車在運行,要是在寬闊的停車場中,我們根本不知道未來它會向哪個方麵轉彎,也不知道它未來的速度是多少。但是,我們至少可以知道它開始運行的那一段時間的運動情況。如果提供給我們一些它運行的信息,也許我們可以對小汽車未來短時間內的運動情況做一下估計。如果這輛車在一個特定的方向移動,它更可能是繼續朝著那個方向運動。它可以改變方向,但更大的幾率是繼續朝著相同的方向運動。為了改變方向,車輛一般都需要放慢速度,因此,如果這輛車正在快速運動,它最大可能就是仍在繼續朝著相同的方向運動。如果開始放慢速度,也許它的運行方向在未來會改變,這需要一個過程。
對市場來說道理一樣,如果大盤是以一個方向快速移動,那麼它就更可能是繼續朝著那個方向快速運動。可以想象,一個快速前進的市場在它的方向有大的改變之前,更有可能是先把速度降下來,這就為我們提供了一些信息和信號,我們應該能敏銳地意識到。
學會保護自己的資本
學會適時進入市場是理智投資者的選擇,但真正聰明的投資者必須懂得如何從虧損的交易中逃離出來,讓自己的損失最小化。當股票價格正在下跌時,我們要分析一下它什麼時候能跌到頭,如果現在已經是最低點了,持有股票尚可;如果最低點即將到來,那要根據對未來趨勢的預期作出合理的判斷和選擇。當你所購買原股票正處在不斷上漲階段,我們要想想何時收手。如果根據一些信息可以預期未來能漲得更高,那麼繼續持有尚可,否則需要考慮放手了,以防讓自己賺得利潤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