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用是世間最大的規律,強如大漢皇帝劉常滿,也是抵抗不了這個規律的。
大漢曆五十二年,劉常滿就六十三歲了。說實在的,這男人一上了年紀,慢慢的就感覺到精力大大不濟了,雖說距離老年癡呆那還遠得很,但比起原來的時候,確實忘性增大了不少。
就象昨天的事情吧,大漢皇帝剛剛簽署過一項命令,讓一個叫“張大銳”的侍衛前去衛尉任軍官,誰知第二天,大漢皇帝就突然又命令張大銳來內殿值宿衛,搞得中尉的首領是不知所措。
在我國曆史上,皇帝往往是做到死的那一天為止,但劉常滿不想這樣。
做皇帝並不是一個輕鬆的活計,大皇帝已經老了,所以他想休息了,太子劉裕已經年過而立,正是出力的時候,再加上在此之前,劉裕也已經接過了許多國政,大漢皇帝完全可以放心的將擔子移交於他。
在老皇帝神誌還清醒的時候交接皇位,好處多得很。但在曆史上,往往由於形勢格禁,或者老皇帝希望多做些年頭。因此遲遲不肯交棒。
如今大漢皇帝膝下,總共有四兒六女,兒子們當中,最小的劉衿,也已經前往遼東國為王了,女兒們也都全部出嫁,劉裕最大地兒子,也已經七歲。大漢皇帝早就對劉裕當這個皇帝考察完畢。可以放心的交棒了。
在曆史上。龐大的後宮群,往往是老皇帝交棒的巨大障礙。不過大漢皇帝不同。大漢皇帝總共隻有一個皇後,三個嬪妃,如今更隻剩了一後一妃,移居也是容易得很,劉常滿甚至早就派人把長樂宮打掃幹淨,要去住在那裏了。
大漢曆四十四年。在大皇帝劉常滿六十五歲生日的那天,當中華聯邦、歐洲諸國、波斯、天竺、非洲諸國的使節都到長安城替中華聖天子賀壽的時候,大漢聖天子向天下臣民下達了詔令,將皇帝之位傳給了長子劉裕,號為太上皇。
“朕以不德之身,沗居皇位,四十餘年矣!如今朕年紀老邁,已經不堪再操勞國事。為天下臣為計。為大漢社稷計,為中華聯邦的安定計,朕已決定。即日將大漢皇帝、中華聯邦天子之位,傳於皇長子劉裕。”
“嗟乎!爾小子裕,受此社稷,為天下臣民之主,為萬邦朝拜之王,為上天之子,保國安民,可不敬!”
當這封詔書發下時,大漢國地百姓們,不由得大吃了一驚。吃驚之餘,更是覺得有些傷感。雖然早就知道大漢皇帝要將皇位傳於皇太子劉裕,但誰也沒有想到,大漢皇帝會在自己地身體還很是強壯時,就作出這個決定。
按照大漢國百姓地看法,大皇帝身體一直很好,極少有過疾病,按照他的情況,再在皇位上呆個十年八年的,一點問題都沒有,當然,政事的處理,可能會沒有原來那麼勤謹罷了。
對於自己的這個皇帝,大漢國百姓的心中,有著萬分的感激地留戀,但大漢皇帝詔書已經下達,君無戲言,這個皇位,傳給劉裕的事情,已經是一定的了。
“芑芑,眉兒,你們兩個原來不是常說,等我們閑了下來的時候,就一起到天下各地去轉轉嗎?這下子,老頭子退休嘍,我們可就有空啦!”發過傳位詔書後,劉常滿回到長樂宮中,笑著對項眉和範芑說道。
“嗬嗬,皇上,恐怕半年之內,你總走不開吧?裕兒那邊,不明白的事情還多著呢!”範也笑著說道。
蕭玨和呂雲在五十來歲的時候,都因病去世,如今大漢皇帝身邊,就隻剩了範芑和項眉二人。範芑的兒子劉裕繼位當了皇帝,她自然也接替了皇後之位,喔,這個時候,已經皇太後了,到底心疼兒子,也笑著對劉常滿說道。
“是呀皇上,你別說,現在我們一個老頭,兩個老太太,卻去哪裏玩好呢?還不如在京城看著裕兒順順當當的把事情辦下來再說。”項眉也是個識大體地,雖然如今她地兒子劉衿已經是掌管著遼東的遼東王,但她卻不願跟著兒子前去享福,仍願意和劉常滿呆在一起。
其實她們不說,劉常滿也知道,這個時候,自己還是走不掉的。
劉裕雖然已經參與政事多年,但“隻有在工作中,才能學習工作”,更不用說是大漢皇帝這個天下最高的“職位”了。
象大漢國這麼一個有著一百多個郡國地大國家,事情千頭萬緒,有很多都必須向劉裕交待清楚;不但如此,劉裕在接掌大漢國的同時,也接掌了中華聯邦的天子之位,這裏麵更有許多需要告知的東西在內。
因此劉常滿也不過是和範芑項眉兩個說笑罷了。再說如今以他的身份,雖然不當皇帝了,但依然是尊貴無比的太上皇,劉裕怎麼會放心他孤身一人帶著兩位母親出去隨意遊玩去?
“嗨,這當了皇帝,不遂心的事情,也還多著呢!”劉常滿在心裏暗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