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幾十年來的中東局勢,中東和平的最大障礙還是以色列的侵略行為。二戰以後,以色列是世界上最為露骨的侵略國家,對聯合國的決議拒不執行,卻沒有得到過任何製裁。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侵占了大片阿拉伯國家領土,聯合國決議要求以色列從占領地撤軍。以色列不但置之不理,反而在占領區設立移民點,試圖使占領成為既成事實。1997年2月,以色列政府決定在東耶路撒冷的占領區建造3萬人的居民點,明顯違反聯合國決議和《國際法》。不僅聯合國譴責以色列,連美國的同盟歐洲聯盟也批評以色列的行為“對中東和平造成巨大障礙”。但是沒有美國的支持,誰也無法製裁以色列的侵略行為。隻要看看這些年來聯合國關於巴勒斯坦問題的表決,就會明白阿拉伯人為什麼仇恨美國。幾十年來,聯合國進行過多次關於巴勒斯坦問題的表決,每次表決都得到絕大多數國家的支持,而反對的隻有美國和以色列等少數國家。美國總是違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意誌,頑固地支持以色列,這樣的行為能讓阿拉伯人不恨美國嗎?按照美國“支持和支援恐怖主義分子就與恐怖主義分子同罪”的理論,美國支持和支援以色列,難道不與以色列的侵略同罪嗎?
為什麼美國會慘遭恐怖主義襲擊?“9·11事件”發生後,美國解釋說:“伊斯蘭恐怖主義分子反對民主和自由”。但是保衛民主和自由的美國,在巴勒斯坦問題上,卻總是無視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民意,頑固支持以色列的侵略。對於阿拉伯人來說,這樣的民主和自由他們能不反嗎?在阿以衝突中,美國總是違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反對以色列侵略的民意,不講正義、無原則地站在以色列一方,引起阿拉伯人對美國強烈的反感和仇恨,這才是導致美國慘遭恐怖主義襲擊的根本原因。美國如果不從這次恐怖主義襲擊中吸取教訓,尊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民意,修改偏袒以色列的中東政策,針對美國的恐怖主義活動就難有結束的一天。
要公平解決中東問題,最大的難題就是巴勒斯坦難民問題。據聯合國難民署統計,現居住在以色列周邊國家難民營中的巴勒斯坦難民,約有370萬人。盡管聯合國多次通過決議要求以色列公平解決難民問題,以色列不但拒絕巴勒斯坦難民返回家園,反而提出周邊的阿拉伯國家自行吸收處理巴勒斯坦難民,這當然不能被阿拉伯國家接受。不解決幾百萬無家可歸的巴勒斯坦難民的生存權問題,中東問題就談不上解決。然而巴解組織和以色列近來達成的一係列巴以和平協議中,都沒有涉及到巴勒斯坦難民這個最為棘手的問題。現在美國的中東政策是圍繞巴解組織為中心的和平談判,但阿拉法特為首的巴解組織早已代表不了巴勒斯坦人的民意。以巴解組織為中心的和談根本沒有多少現實意義,這是美國中東和平政策的最大失誤所在。
經過幾十年的戰爭,阿以雙方已形成世仇,中東問題和平解決的可能性變得越來越渺茫。有人預測中東將成為下一次世界大戰的起爆點,而“9·11事件”拉登的凱達組織對美國的恐怖主義襲擊,就來自中東問題的延長線。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原子彈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也越來越容易被製造。現在美國和以色列一方掌握原子彈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阿拉伯一方沒有,所以中東還能維持一定的和平局麵。如果將來阿拉伯國家,特別是阿拉伯恐怖主義組織掌握了原子彈這樣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他們的報複將給世界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中東問題不解決,不僅美國和以色列,全世界都會麵臨戰爭的危險。現在多數阿拉伯國家已經承認以色列的生存權,和平解決中東問題的關鍵在於以色列足夠的讓步,讓阿拉伯人得到一個“站著的和平”,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壓阿拉伯人接受一個“跪著的和平”。要以色列做出大幅的讓步,離開美國的壓力又是不現實的。所以美國的中東政策,將是決定今後中東“戰爭與和平”的關鍵。
美與伊斯蘭世界修複關係尚需時日
雖然美國總統奧巴馬上任後頻頻向伊斯蘭世界遞出“橄欖枝”,但由於美國與伊斯蘭世界存在根深蒂固的成見、敵視與隔膜,要修複雙方的關係還有較長的路要走。
奧巴馬2009年6月4日在埃及開羅大學發表的關於重建美國與伊斯蘭國家關係的演講試圖向伊斯蘭世界傳遞一個積極的信號:美國希望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通過對話的方式改善並修補與整個伊斯蘭世界的關係。
美國與伊斯蘭國家長期對立,奧巴馬是在一個很低的起點上進行這項努力的,因此奧巴馬也意識到,要建立彼此間的尊重與信任,首先要進行有效的對話。這也是奧巴馬在開羅大學演講的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