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珍饈之一的鬆露是一種蕈(xùn)類的總稱,其中法國產的黑鬆露與意大利產的白鬆露受到的評價最高。而黑鬆露在我國居然曾被用來喂豬!

鬆露也叫塊菌,它生長在地下,對環境要求極其嚴格,隻要周邊生存的環境發生了細微的變化,鬆露孢子就無法生長。

而且它還拒絕人工飼養,所以超級珍貴。

全世界最癡迷黑鬆露的是法國人。在法國,普通黑鬆露每公斤居然高達2000歐元左右。

優質、個頭大的黑鬆露更是可以達到每顆上萬歐元的天價,能吃上黑鬆露的人必然是又富又貴。

高級餐廳在做黑鬆露美食時,隻敢用刨子小心翼翼地削下幾片薄薄的黑鬆露放在菜裏,然後默默地在價格後麵加上幾個零。

但這一切被我國雲南的吃貨看到後,震驚兩個字寫在了他們的臉上。

雲南朋友看看手裏準備喂豬的塊菌,發出了靈魂質問。

其實中國也產鬆露,它生長在鬆樹的須根處,這也是“鬆露”中文名的由來。我國鬆露的主要產地在雲南永仁、四川攀枝花一帶,這些鬆露被叫作印度塊菌。

據研究,它是法國黑鬆露的親兄弟。

無論是外形、氣味還是口感上,它們的相似度都高達96%。

但在我國地大物博的雲南,它一般被用來泡藥酒或者喂豬。

敲黑板冷知識

采摘黑鬆露的方法

新鮮黑鬆露一般生長在橡樹、雲杉樹等樹的底部——靠近根部的位置。黑鬆露的成熟期通常在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3月,因此這段時間是最好的采摘時節。

在法國,人們習慣把母豬當做采集黑鬆露的助手,母豬的嗅覺靈敏,在6米遠的地方就能聞到埋在地下30厘米左右深處的黑鬆露。不過母豬也非常喜歡吃黑鬆露,人們往往得花很大力氣攔住它們,於是人們也訓練獵犬來尋找鬆露。

而我國雲南的鬆露采集者,他們既不牽豬也不帶狗,全靠多年的經驗與觀察。

采過鬆露的地方,來年還會長出鬆露,所以挖鬆露的時候要輕柔仔細,不要損傷幼根;摘完後,要用土壤和落葉回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