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驚天動地的行動終究是要驚動三界的,唐僧心裏明白得很,若是不能盡早讓二猴歸位,一場惡戰必定在所難免,好在師徒幾人已然同心,勢必要同進同退。
花果山與鳳鳴山相去幾千裏遠,眾人不敢騰雲駕霧,一路挑揀著山中小路躲避著,這期間天界早就炸開了鍋,大仙小將門時常奔走在人間的各個角落,幸好唐僧一行謹慎得很,緊趕慢趕,直到那日傍晚,才偷偷地溜進了花果山的腹地。
水波粼粼,天光常好。花果山裏仙樹靈果未曾改變,之前的猴子猴孫們卻已變換了數代。外圍看守的小猴子並不認識這一行的幾人,嘰嘰呱呱地將眾人攔了下來,推搡著就要帶他們去見猴大王。悟空與行者幾時受過這樣的鳥氣,頓時氣得七竅生煙,揮起拳頭便要去打,立時便被唐僧攔住了。
隻聽他勸道:“好歹這也是你們的子孫,莫要傷了和氣。”
八戒也跟過來拉著兩人的胳膊附和:“大哥都多久沒回來了,這猴子猴孫們不認得也是應該的,待見了他們大王,再講理也不遲。“
幾人被一群猴子圍堵著進了原先的水簾洞,但見洞裏依然溫暖如春,各色鮮花開遍,時時傳出一陣甜香,山壁上不時的滲出清涼的山泉水來,喝上一口沁爽怡人,再喝一口簡直流連忘返。
二猴再次回到了舊地,顯得異常的興奮,興高采烈地衝在最前頭,仿佛早已忘了身邊還有另外一個一模一樣的自己,唐僧跟在後頭遠遠地看著,隻能默默地祈願一切都能順利而為。
那所謂的猴大王不過是隻年邁了的猴子,之所以被選作猴王,當也是因為他年紀最長的緣故,一見著齊天大聖模樣的兩隻猴子過來,立馬嚇得屁滾尿流,從石階上的寶座裏滴溜溜地滾了下來,趴在了二猴的腳邊大氣也不敢出。
二猴見那猴王如此,高傲地回身睨了一眼不懂事的猴子猴孫們,見那些大小猴子都已經識得了厲害,紛紛跪倒在了地上求饒,才滿意的冷哼了一聲,大大咧咧地朝石階上的寶座走去,然而那寶座隻有一個,走到最上麵的兩隻猴子又開始對峙了起來,隻聽那孫行者首先發難道:“呔,這位置我坐了幾百年,幾時輪到一個來路不明的潑猴來與我搶過?再不乖乖退下,莫怪我的金箍棒不留情麵。“
孫悟空本便是真心所化,情緒大起大落慣了,一聽這般輕蔑,不覺怒火中燒,三步並作兩步地搶去攔在了行者的麵前,不依不饒道:“真真假假豈能憑你一麵之詞?便連那玉帝如來都辨不分明,又如何說這寶座便是你的?“
唐僧聽在耳中,痛在心中,他暗想那如來佛祖當是早已看透了一切因果的吧,當日靈山辨猴,佛祖將二猴置在金缽之中,或許並非要置他們於死地,而是想要將二猴煉化一處罷了,如今想來,佛祖當真是用心良苦,而他這個做師父的,倒真是罪孽深重了。
沙僧宅心仁厚,趕去勸阻二猴道:“兩位哥哥莫要爭了,這大敵當前,如何能糾結孰真孰假?待度過了眼前的難關,真假又如何,都是我的好哥哥便罷了。“
這幾句說的二猴幾度動容,第一次有人不在乎真假,第一次有人坦言說要全部接受。
八戒見這招果然有效,便也上前規勸:“正是正是,這人生在世,多幾個哥哥又何妨,到時候打妖怪也能多個幫手不是。“
悟空與行者不覺麵麵相覷,第一次被人承認了價值,對他二人而言都是意義重大的,然而那寶座隻有那麼一個,誰坐都討不得好,最後還是八戒無厘頭提議說:“既然兩位哥哥坐不得,那便讓與我老豬,到時候猴子猴孫們一邊喂著酒一邊喂著果子,好不快哉。“
八戒正美滋滋地做著夢,卻被二猴從兩邊一同踢下了台階來,屁股擱在突起的石頭上生疼,痛地那皮糙肉厚的八戒也直叫喚。
沙僧杵著降妖寶杖幸災樂禍,笑得腰也直不起來了。敖烈見此事懸而不決,便出列提議道:“兩位哥哥若還是相持不下,不如將寶座讓與師父如何?師父連日趕路早已疲累,那寶座也能讓他坐得舒服一些。“
二猴雖然都滿是戾氣,然而對那唐僧卻是真心尊敬,一聽白龍馬這麼建議,立刻雙雙拍手讚同。唐僧被幾個徒兒擁簇著坐上了猴王的寶座,一群大大小小的猴子,膜拜著一個白皙粉麵的苦行僧,那畫麵簡直滑稽得可笑。
唐僧知道不論悟空與行者誰坐了這寶座都不會太平,這樣的局麵最好,於是為難地歎了一聲,道:“徒兒們,為師要跟你們講個故事,你們且當認真一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