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鐵牢萬難救兄弟,二猴相生也相克(1 / 3)

紫霞萬丈,日月同輝,幾人於岩石旁,又盤腿商量了一番,覺著計劃已是天衣無縫、萬無一失後,才又看了看星光唏噓的天色,準備踏上一條不歸之路了。

八戒已然丟了一身紫金軟甲,此刻乃是襲袍黑藍的僧人布衣,卻依然身軀健碩、儀表堂堂。沙僧瑰紫色眸子中閃著矍鑠的光芒,棕紅色的絡腮胡襯得他深沉威武,敖烈更是幻為銀鱗白龍,恍如一泄銀河。他們簇擁著金紅袈裟及身的唐僧,朝那清行囚的方向飛馳。

清行囚離斬妖台不遠,是關押重犯死囚之地,白龍馬目力最佳,上前打探了最合適的方位,對脊背之上的唐僧道,“師父,那清行囚一麵靠山三麵環水,前方有座山峰,直通清行囚水底的陣眼,過了那陣眼,應該就是清行囚的腹地了。”

唐僧極目眺望過去,果見一座高聳入雲的山峰,有如擎天巨柱一般插在雲裏,那山巔之上雲霧當中,一座倒流的星輝仙氣銜接著峰頂,飛轉不已。心間不禁一陣感歎,念及天地之間鬼斧神工,人在此間有如卑微螻蟻、滄海一粟,於是心生敬畏,雙手合十,又讚了一聲,“阿彌陀佛”。

“便這般定了吧,就從那山巔潛入清行囚。”唐僧陡然睜開雙目,目光如炬。

八戒與沙僧相視點頭,小白龍馱著唐僧駕起祥雲禦風而去。

那山又喚鳳鳴山,傳聞是祥瑞神獸出沒繁衍之地,每到春上時候百鳥齊鳴,似是朝鳳一般,遂得此名。行到近前果見一片蒼翠,濃染欲滴,其山腹以上雲蒸霧繞,仙氣氤氳不絕,眾人不禁喟歎,隻不知這世間還有如此靈氣逼人的地界。

幾近午夜時分,一輪皓月當空,照在頭頂的霧氣飄渺湧動,眾人心知時日無多了,便不約而同地翻身直往山巔飛去,然而那若有若無的白霧,似乎頗有靈性,越是往上越是壓迫地幾人抬不起頭,空氣逐漸稀薄,饒是有那仙氣護禁也不由得氣喘籲籲了。

但聽身旁八戒忽然“呔”地一聲,揚起手中的九齒釘耙便朝沙僧打來,此時的沙僧也已紅了眼,降妖寶杖橫空一擋,頓時“玎璫”之聲不絕,身畔碎石應聲剝落下墜,有如下了一場驚天動地的石雨。

唐僧額間滲著虛汗,心中慌亂不安,又覺得那白龍馬也飛地越來越急,狀似瘋癲了一般,才恍然驚覺這白霧似乎有異。

隔著迷蒙的霧氣,唐僧睜大了眼睛向山壁處望去,這一看不禁驚出了一身冷汗,隻見那山壁之上密密麻麻地鋪疊著許多屍體,依稀之中最內層的血肉已經石化,而最外麵的屍身保存的猶為完好,隻是在此風幹了多少年月應計較不清了。

唐僧心中大驚,暗道如此神仙洞府怎麼與修羅地獄一般?正如此琢磨,又聽不遠處八戒與沙僧鬥得更加不可開交了,唐僧勒緊韁繩,誦持一遍清心神咒,那小白龍似乎清醒了幾分,感受到了師父的心思,回身朝著兩位師兄惡鬥的戰圈奔去。

隻聽唐僧端坐龍背喊道,“八戒、悟淨,此霧有迷惑心智的邪性,你二人速速閉氣凝神。”

八戒與沙僧聞言猛然一怔,見師父正以雷霆之勢而來,頓覺耳邊壓迫之感一鬆,當即明白了師父話中深意,頓空閉目聚氣,擯除一切雜念。

唐僧見徒兒悟性極高,心下欣慰,然而身陷險境卻不敢托大,扯下身上的錦斕袈裟罩在幾人頭頂,又祭起九龍禪杖橫於胸前,清心神咒一遍一遍地響在眾人腦際,方才恢複了一片清明。

又過片許,幾人睜開雙眼,此時大霧已然消散,眾人這才發覺,已是置於鳳鳴山巔。

“適才當真險極,若不是師父修為至純,此刻便已成那山中冤魂了!”八戒撫著胸口,猶有些後怕。唐僧卻凝眉不答,料想此地凶險絕非仙家聖地,還是早些離去的好。

一仰頭,便是一個巨型的漩渦,那漩渦之中呈黑白兩色,又往外逐漸暈開,形成了一副動態的八卦全圖,八戒沙僧幾人不敢胡亂造次,便一同轉頭看向了唐僧。

唐僧低頭俯瞰著娑婆大地,但見墨色濃重的夜幕之間,群山起伏連綿,一道道山丘溝壑一片靜謐,偶爾驚起三兩隻寒鴉,瞬間又沒入了樹林銷聲匿跡,那遠處,是一座座純樸的農家村落,樸實的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簡單平凡,卻又幸福滿足的日子。

此一去後路未知,如此祥和的景象也不知還是否有機會再見到,幾個徒兒見師父如此,也不免增添了些許的傷感。

沙僧抹了抹額角的細汗道:“師父莫要傷感,此次我們師徒一心,定能逢凶化吉。”

一邊的八戒也哼哼唧唧地出言附和,然而又道:“話倒是不錯,隻是我總覺得有八卦的地方一定沒什麼好事,如今咱這頭頂上肯定又是一個大麻煩,那全卦裏六十四像環環相扣,究竟走那條路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