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中表現的深沉的愛國思想,在當時的現實意義和社會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然而作者對封建社會的揭露隻是從勸戒統治者勿貪侈過度出發,他認為禍敗的起因是侈心,而能夠悔悟便可以平複,所以他選擇一個“國傾而複平”(吳舒鳧《長生殿序》的例子來規勸封建統治者。從這個角度出發,他不可能對唐明皇、楊貴妃進行更深刻的批判。在展開矛盾時還接觸到一定的社會現實,到解決矛盾時,便完全憑其主觀想象而加以美化。在《彈詞》、《私祭》等出極力為唐明皇、楊貴妃開脫罪名,甚至把楊貴妃和馬嵬兵變的三軍對立起來加以歌頌。作者輕易地勾銷了他們的罪惡,但並不能給讀者以信服的說明,這就造成作品主題的矛盾和混亂。也充也暴露了作者的階級局限。
在藝術表現上,《長生殿》繼承了《梧桐雨》、《浣紗記》等通過愛情故事反映一代興亡的手法,特別是上卷以更多的批判態度揭露封建統治者昏庸腐朽和政治上的黑暗,基本上采取了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下卷在對愛情悲劇的處理上,通過一些幻想的形式,歌頌精誠感動天地的愛情,這又吸取了《牡丹亭》的浪漫主義手法,但由於缺乏現實基礎,顯得虛無飄渺,冗漫弛緩。
作者把自己的理想熔鑄在他所創造的人物形象之中,表現了強烈的感情色彩和鮮明的傾向性。郭子儀、雷海青、郭從謹、李龜年、李 等人物形象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現了作者自己的思想和愛憎。作者又善於從發展角度塑造人物,他細致地描述了唐明皇楊貴妃愛情曲折發展的過程,從而表現了他們對愛情的忠貞。但由於作者有時離開了人物的社會環境、階級特征來描繪,顯得不夠真實。
濃厚的抒情色彩是《長生殿》的又一特色,如在《聞鈴》中結合鈴聲、雨聲,抒寫了唐明皇對楊貴妃的懷念:
淅淅零零,一片淒然心暗驚。遙聽隔山隔樹,戰合風雨,高響低鳴。一點一滴又一聲,一點一滴又一聲,和愁人血淚交相迸。對這傷情處,轉自憶荒塋。白楊蕭瑟雨縱橫,此際孤魂淒冷,鬼火光寒,草間濕亂螢。隻悔倉皇負了卿,負了卿!我獨在人間,委實的不願生。語娉婷,相將早晚伴幽冥。一慟空山寂,鈴聲相應,閣道崚贈,似我回腸恨怎平!
——[武陵花]
《長生殿》場麵壯麗,情節曲折,籠罩著全劇的氣氛也隨著劇情的發展而變化。上卷,一方麵通過從《寫情》到《密誓》的過程,反映愛情的發展,一方麵通過《賄權》到《陷關》反映日益尖銳的社會矛盾。場次與場次之間,互相對照,交錯發展。下卷裏作者抒寫了風雨飄搖的局麵和生離死別的哀怨,形成了強烈的悲劇氣氛。
《長生殿》的曲詞清麗流暢,充滿詩意。例如《彈詞》一出中,用北曲[轉調貨郎兒]九支曲子,從金釵鈿盒定情彈唱到鑾輿西巡,低回深鬱,曲曲動人。如:
破下刺馬嵬驛舍,冷清清佛堂倒斜。一代紅顏為君絕,千秋遺恨羅巾血。半棵樹是薄命碑碣,一抔土是斷腸墓穴。再無人過荒涼野,莽天涯誰吊梨花謝!可憐那抱幽怨的孤魂,隻伴著嗚咽的望帝悲聲啼夜月。
——[七轉]
劇中一些為人們傳誦的折子如《驚變》、《罵賊》、《聞鈴》等更能結合劇情的需要,運用不同的格調,醞釀環境氣氛,突出人物性格特征。但有的地方還過於典雅華麗,不夠生動潑辣。
洪昇深通音律,又得到當時專門研究音律的徐麟的訂正,所以《長生殿》在音律方麵的成就一向受到曲家的推崇。在全劇中,前一折和後一折的宮調決不重複,運用北曲、南曲的各種曲調,都有細致的安排。即使在一折劇中,對曲牌的安排也很注意。遣詞用韻方麵,字字審慎。故當時南北上演,盛極一時。吳舒鳧序中說:“愛文者喜其詞,知音者賞其津,以是傳聞益遠。蓄家樂者,攢筆競寫,優伶能是,升價什佰。”可見它的舞台效果。②思②兔②在②線②閱②讀②
《長生殿》也有些無聊的插科打諢。如在《禊遊》、《驛備》中對市民的描寫有些醜化,甚至在《進果》中對受迫害的人民也使用了庸俗的科諢,這反映了作者在思想上和藝術上的缺陷。在結構方麵,下卷不如上卷那樣緊湊,為了求得兩卷對稱,故意鋪張,有些拖杳,對《仙憶》、《驛備》等出就是。
第四章 孔尚任和桃花扇
第一節 孔尚任的生平和作品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號東塘,別號岸堂,自稱雲亭山人,山東曲阜人。他早年受封建家庭的傳統教育,並曾應科舉試。他學習的範圍很廣,既愛好詩文,又精通樂律。他幼年曾訪過他父親的好友通俗詞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