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國家行動(3 / 3)

在機場,我買了一套文房四寶,用水寫在特製紙上,像墨一樣。我寫了一個最想寫的字——改。

5月最後一天,細雨涼爽,我飛到了張家界,參加6月1日的《百度聯盟峰會》。百度和它的60萬聯盟夥伴將支持“免費午餐”,關注貧困地區的兒童。

他們告訴我,將在兒童節給我一個小時的時間,組織盡可能多的網友到百度網頁上,給鄉村的孩子留言祝福,每寫一條留言,百度就會捐出3塊錢給“免費午餐”。

百度副總裁朱光說,在中國一個小時裏召集網友做同樣一件事情,最高紀錄是5萬人。他見我情緒低落,又趕緊安慰我:“不要緊,哥給你準備了100萬。”

我說,我們試試看。

當晚,我通知馬伊琍和謝娜兩位好友,要她們召集大家寫祝福募集捐款。6月1日,我在百度聯盟峰會做了一個短促演講,呼籲IT界的夥伴們齊心協力參與並且支持我們。

11點到了,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60萬名百度聯盟用戶齊齊推出一個“免費午餐”微視頻,我們看到無數的網友湧入百度,數字不停翻滾,1萬、2萬、3萬……最後是36萬人36萬多條留言,百度一共捐出了108萬。

6月10日,我們和中儲糧油脂有限公司開了一場新聞發布會,聯手嚴防劣質油傷害鄉村兒童。中儲糧捐贈價值100萬元的食用油,送到“免費午餐”學校。我們高調進行,意在用另外一種方式提醒國家項目:夏季來了,食物極易腐敗,我們要嚴守食品安全,保護孩子。

7月8日,我們和涼山州的美姑、普格兩個縣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為兩縣符合開餐條件的學校提供“免費午餐”,逐步惠及290餘所學校53000多名小學生。除了新晃、鶴峰之外,我們需要開辟更多的合作縣,鍛造模型,進而影響全國。

13日,鶴峰教育局發微博稱學校放假,我們鬆了一口氣,整個“免費午餐”項目至今沒有出問題。在這個暑假,我們召開“中國鄉村兒童大病醫保”新聞發布會,並聯合鳳凰衛視、鳳凰網、餘德耀基金會舉辦了慈善晚宴,籌款800多萬元。

9月,又是新的學期。

在北京,教育部召開全國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秋季工作部署會。會議資料表明:國家試點699個縣覆蓋2200萬學生,各省地方試點288個縣覆蓋700萬學生,共計3000萬鄉村學生受益。

一份事故報告顯示:當年春季以來,新疆吉木乃縣,雲南宣威、鎮雄、景東、瀘西,貴州織金,甘肅康縣、靈台,陝西寶雞市渭濱區,廣西馬山、那坡,青海同德縣、大通,安徽潁上等8個省份14個縣(區)相繼發生了10餘起食品安全事件,波及學生1500多人。

至此,中國領導人一共為營養改善計劃作出47次批示,創造了一個新的批示記錄,專門就食品安全問題作出的批示就有12次,占到25%。國務委員劉延東先後7次就食品安全問題批示,在十多天內三次強調食品安全是“首要的問題”“重中之重”。

牛奶的問題再一次被暴露。安徽潁上縣近百名小學生食用營養餐牛奶後中毒,劉延東批示說:“請教育部對有反映的問題及時查處。”教育部調查稱,是某乳業相關人員在配送學生飲用奶時,相互串通,以回收及滯銷的過期牛奶充當學生飲用奶,導致學生食用不合格牛奶發生不良反應。

教育部副部長魯昕說,學校食堂供餐是現階段學生營養改善最好的模式,既便於學校管理,又可以相對控製食品安全。但即便如此,隻有53%的試點學校采用了學校食堂供餐,35%仍在執行牛奶和麵包。

中國這場龐大的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在國際社會反響巨大。世界銀行、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和兒童發展夥伴組成一個聯合考察組,走訪了一些地區,形成了評估報告。報告認為,中國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是一項了不起的計劃,覆蓋人數多、執行質量高,實為罕見,對兒童發展有著莫大的積極影響,值得其他國家學習和簡介。

但國際組織也提出了一些建議:相當地區的學校給學生分發非新鮮食物,如盒裝牛奶、袋裝麵包與點心、包裝腸等。考察組認為應邀請營養專家測算和分析這些食品的營養成分,同時考慮包裝成本、運輸成本、食品添加劑、食品質量等問題,盡量多用當地新鮮的食品代替包裝食品,如用現磨豆漿代替成本很高的盒裝牛奶等。

國際上,一些中等收入國家通常將微量營養元素強化麵粉和強化大米及其他食物用於學生營養改善項目,可較快改善學生營養缺乏狀況,成本低,效果明顯。學校供餐可采用強化食品。

考察組也看到了“就地取材做午餐”的好處。事實上,巴西規定30%的學校供餐支出要用於當地采購。考察組建議國家項目增加采購當地鄉村農產品。盡量多支持農業生產,也可以提高農民的自生能力。

考察組建議加強對學校供餐的研究,包括分析食品質量與營養價值,保證食品安全,供餐方法的成本和效益,學生食品的全供應鏈及與小農戶生產之間關係等。同時加強政策實施的績效評估,包括學生的營養狀況,在校學習成績,對地方經濟的影響等。

一些國家將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包括在減貧政策中,當貧困改善後,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也隨之消失了。但中國的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包括在教育規劃和教育政策中,“孩子吃飯一百年”,影響更為深遠,令考察組欽佩。但他們建議,中國需要學習美國、日本、智利、印度、巴西等國家,通過立法確保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地位與效果,從根本上確保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可持續性。

在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的一次活動上,我碰到了這些專家,私下對國家項目中的“牛奶麵包”模式表示擔心——總有一天,它們還會出問題。

10月,希望廚房邀請我參加了農村學校廚房建設研討會。我呼籲教育部拿出160個億交給鄉村、社會組織和企業去做,帶著媒體、衛生、審計和家長監督他們,不要把自己變“做飯部”,做好了沒有人誇獎,出錯了遭萬人責罵,何必呢?

另外,教育部如果嚐試購買社會服務,我們真的就已經完成使命,可以撤了。教育部一名官員馬上表態說,他們聯合15部委,一定可做好,請社會信任他們。

我一聲歎息。

我清楚時機未到,不撞南牆,一些人是不會回頭的,任何改變都是一個發酵變化的過程,變成一個行動者以後,知道欲速而不達的道理。

我的心裏,其實形成了一個醞釀了五年的計劃。

先是行動影響政府,拿出錢給孩子吃飯。2011年,國家投入160億元解決鄉村兒童的饑餓問題,超過了我的預期。2012年,一些地方拿錢不做飯,我們一手批評它,一手做好自己,左右使力想方設法讓他們走上正道——放棄牛奶和麵包,真心實意為孩子做一頓午餐。

等到一番艱苦博弈之後,各地都開始做午餐,預計到2014年,做飯的地方政府將不得不麵臨一個問題——如何每天給孩子做飯,卻不會出現食品安全和資金安全問題。飯菜一旦出事,必是大事,也使當地官員置身險境。地方政府必然尋求一種良好模式來幫助他們執行午餐,如此,我們的模式或者其他成熟模式就可以進入,安全運轉,我們則可以撤出,轉為對這個項目的監督,以另外一種方式幫助國家做好午餐。

可以預見的是,終有一天,地方政府覺得這是一塊很麻煩的燙手山芋——顯然,在社會和媒體強勢而嚴密的監督之下,偷孩子們的錢已經很危險,無利可圖,但又很勞心費力,令老師們背負沉重,他們真有可能放手推給社會,購買外來的專業服務。

在社會力量中,“免費午餐”團隊因為有成熟、成功的運作實踐最有可能接到國家的購買。但誠實說,我不想變成印度那個專注執行“免費午餐”的基金會,去承接國家的采購。我知道我的優勢是發現問題,提出倡導,動員各界參與,組織多方形成穩定力量,謀求合作改變,而不在於持續長久的執行——我們更像是一支機動靈活的輕騎兵,而不是重裝步兵。

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但現在,我和夥伴們要做的是,穩健執行午餐,嚴密監督問題。積極創造條件,做好準備,最後實現改變。

【鳳凰事件】

不要以為一個國家走向法治民主的過程,隻是政府的事,和百姓無關。恰恰相反,這整個過程需要政府和百姓的共同努力,少了哪一方麵都不行。

茅於軾

9月,楊瀾邀請我走進《楊瀾訪談錄》。她對我很好奇,試圖梳理我從一名調查記者到一個公益活動組織者的轉變。曾有十年,我是一名堅硬的監督者,直麵現實,用筆揭黑反腐。現在,我不忍鄉村兒童的生存困境,而開始一場鄉村兒童的福利增加運動。她的概括是一顆惻隱之心,乃善之源頭,是力量之源頭。

以鄉村兒童這個點,我們正在努力撬動和改變著這個國家,被全國人民可以看見。一個叫李少鋒的上海廣告公司老總在上海南京西路貼出“免費午餐”第一張大型戶外廣告,並聯絡上海、南京、天津等地的廣告公司,把我們的廣告掛到全國各地地鐵、機場和公交車。

一個叫吳小虎的夥伴,則在北京南站、上海高鐵等高鐵網點鋪上廣告。在深圳,每一個地鐵站裏都是我們的廣告。

9月,金龍魚大米讚助製作的“免費午餐”30秒公益廣告登上中央電視台。一碗熱氣騰騰的米飯,一份“免費午餐”,還有鞠萍姐姐溫暖笑臉,令我們的行動家喻戶曉。

《公益時報》發表《如何在商業與公益間尋找平衡》一文,對這個30秒廣告評價很高——公司開始用捐贈廣告的形式來介入公益,表現自己的價值,我曆來認同和支持公益與商業共舞,在法律範圍裏,不碰撞顯而易見的道德底線,我們聯合各種力量,攜手多贏。

但我也看見了這個社會的幽暗一麵。9月15日,在長沙,五一路上的平和堂再一次遭遇民眾圍攻——1999年反日遊行,我也在長沙親眼目睹有人打砸它,我當時就不能理解裏麵都是中國商人自己的貨品,我們為什麼要去傷害他們呢?

晚上,在長沙沿江大道,我又看見一群青年掄著鋼管在砸車,一個婦女在邊上號啕大哭,朋友說砸車隻是因為她的車是日係車。一路上,我看見很多車被砸被抬翻,旁邊也有人哭泣。又是熱血衝頭,我大喊停車,我要下車去製止他們,一個朋友死命拉著我,說:“你下去和他們講理,你會被打死的,沒有人會關心你是誰,或者你說什麼。”

後座上,另一個朋友驚慌失措打電話,追問移民公司為什麼他的文件遲遲下不來。掛掉電話,他激動地說一定要走,一定要離開這個國家,令我震驚。

因為這台車是韓國車,外形和日係車相似,司機擔心會遭到誤傷,便一路狂奔,到了湘江世紀城,看見很多日係車也是一路狂奔,它們要去北邊郊區逃避打砸。而微博上,青島一個日係車店被縱火焚燒,數百萬財物化為烏有,令人發指。

一股悲哀油然而生,我們的國家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我不停發微博呼籲大家盡快回家,不要用暴力傷害自己的同胞和他們的合法財產。

有人辱罵我是漢奸,不愛國,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參與呼籲,持續批評街頭暴力。黑夜穿行中,我告訴自己,我們要更加努力解決中國的社會問題,一個又一個,我們才會獲得安全和自由,而不需要移民他鄉,惆悵餘生。

我們如何改變呢?

著名經濟學家茅於軾說,不要以為一個國家走向法治民主的過程,隻是政府的事,和百姓無關。恰恰相反,這整個過程需要政府和百姓的共同努力,少了哪一方麵都不行。最理想的是這兩方麵的良好配合,在步伐和速度方麵協商一致。搞得不好是形成對立,甚至於變成直接的劇烈衝突,全國人民將因此付出巨大代價。

欣慰的是,這個10月,我看見了一個女孩的努力。

10月30日,一名叫刁牙的網友在微博爆料,稱湖南鳳凰縣臘爾山鎮所德小學3元的“營養午餐”僅包含一份牛奶和一個小麵包。她貼出了圖片,證明孩子們午餐越來越縮水。

這天,一個企業向各村小發放營養餐——200毫升的學生奶搭配火腿腸或者小麵包,學校收到了8個箱子,是孩子們兩個星期的午餐,箱子一打開,老師們都怒了,裏麵是薄薄的麵包片,比以前的麵包小了很多。

當時,刁牙致電教育局詢問情況,但一直沒人接電話。她一怒之下,就在微博上發了這個情況。

這名來自浙江的支教大學生很生氣,說要和湘西州或者鳳凰縣教育局掐一架。

有網友火速告訴了我——隻要孩子們的午餐出了問題,不論是國家項目還是我們的“免費午餐”,網友們總會在第一時間通知我,儼然形成一個習慣。

這是湖南采取的牛奶麵包模式,問題果然暴露。當天,我私信聯係她,支持她對不合理事物的正當質疑,並提醒她一定保留相關證據,保護好自己。

中央撥款160億元改善鄉村兒童營養將近一年,多個省份建立大小食堂給孩子們做飯,而湖南省絕大部分學校仍在發牛奶麵包,浪費嚴重,它們是否也遭遇克扣縮水呢?我轉發了這條微博,並呼籲湖南各地支教老師,勇敢支持我們調查,不要害怕那些不作為、不努力的官員。

互聯網上罵聲一片。

次日,供貨商給出一個解釋:這些麵包片是贈品,隻是作為小麵包的輔食,由於外包裝相似,司機師傅錯把麵包片當成小麵包送到學校。

既然供貨商把這些可疑的食品說成了免費的贈品,也無人再說什麼,事情暫時平息。

但11月20日,刁牙又連發數條微博,因為她的學生吃的營養午餐又出了問題。她說:“昨天孩子們就沒吃的,今天送餐車又沒來。餓兩天。老師陪你們。對不起你們,老師沒有把午餐的事弄好。”

在發微博之前,她哭了五分鍾。她問我能不能幫助這個學校引進“免費午餐”,讓孩子吃飯。我詢問夥伴們,發現不好操作——2012年1月,我們和湖南衛視台聯手在鳳凰縣一個學校做了午餐,但國家項目進來後,該學校主動提出退出。我們當時想留住它,但老師們私下說如果他們繼續做午飯,其他學校也要跟著做午餐,會打亂縣裏的安排,給領導們添麻煩。

我告訴刁牙,我們基金不便進入,但我個人可以幫助她。

在微博上,我公開表明我支持刁牙老師自己學習建立食堂,給孩子們做飯,我願意成為她的誌願者,並帶頭捐款。她和其他兩名支教老師決定募集捐款,為孩子們開飯。

在日記本上,她寫道:

周五。下午放學後,全校同學在樓下集合。天下著小雨,很多孩子沒帶傘。估計聽說要開家長會,心裏咯噔一下,但老師告訴他們是要做午飯吃,他們都很開心。周一周二兩天沒有午餐,他們很餓。天氣太冷了,但怕更冷的時候木炭不夠,所以還沒有燒。

外來的老師已經穿上了羽絨服,孩子沒有或者不願穿厚衣服,就按照他們平常的方式取暖,女孩子跳皮筋,男孩子比較有意思——三年級18個男生把教室門關起來在裏麵“打群架”,剛開始還以為他們有矛盾,但看個個笑得跟花兒一樣,他們說這樣暖和。學前班的孩子不會普通話,他們是在地上爬來爬去,你坐我身上或者我坐你身上,很開心。

對於尋常人來說,冬天是最容易吃胖的,因為人需要脂肪來禦寒,這邊孩子卻缺乏食物,饑寒交迫。我們告訴他們以後就有午飯了,前提是要自帶餐具,當然是等廚房搞好。

周六家長會,家長來得不多——孩子們的父親大多在外打工,老人在家要忙農活忙家務忙孩子,不方便來。但大家聽說老師們要做午餐,個個喜笑顏開。

我們知道,很多事可以改變,也必須改變。

這些文字打動了無數人,短短幾天,這名支教老師就通過微博籌到5萬多元。廚房也已經租好,老師們采購了食材,開始為孩子們做飯。捧著飯碗,孩子們吃上了肉,整個學校歡天喜地。

在廣州,我約請《羊城晚報》和《新快報》等報的調查記者們,請他們關注刁牙的嚐試。25日,《羊城晚報》發表報道,並推算國家每人補貼3元的“營養午餐”,最終學生拿到手的是2元物品,“利潤率”達50%。在湖南鳳凰縣,超過3萬學生享受營養午餐計劃,按一年補貼200多天計算,僅“營養午餐”一項利潤超600萬。

鳳凰教育局堅稱,這家營養餐供貨商是通過公開招標而選定的,符合有關規定。但鳳凰縣提供的合同書複印件顯示,雙方並沒有對配送麵包、火腿腸的大小進行規定,隻是籠統地寫明配送物品總價3元。

送什麼樣的東西,自然是供貨商說了算。

之前這家供貨商發小麵包片的行為,再次被人提起,並成為主要話題。鳳凰事件很快變成了一起重大事件。

人民網記者來電采訪我,問地方教育部門如何做好午餐。我還是那四句話:1.因地製宜建廚房;2.就地取材做午餐;3.家長鄉親來參與;4.公開透明可監督。關鍵是當地黨政官員有無把孩子吃飯放在心上,是否在打那筆錢的歪心思。

同天,《人民日報》微博聲稱:3塊錢能吃到啥?3塊錢的營養午餐,被批評不過一小盒牛奶加一片巴掌大的麵包。營養午餐,是執行環節出了偏差,還是不同地區消費水平不同,應該調整政策?這條微博似乎想要提高三元的標準。

如果物價持續上漲,我們也應該提高午餐補貼,但這不是問題的關鍵。我再次呼籲教育部把午餐權和資金交還給學校,省去贏利環節。3元錢雖然不能讓孩子吃得很好,但至少可以讓孩子吃飽。

後來,鳳凰縣教育局稱他們已經完成調查,是管理出了漏洞,其他方麵沒有問題,決定將臘爾山鎮所德小學校長、兩名副校長等數名幹部免職。

幾條微博,讓支教所在地的校長和副校長被撤職,大概也是刁牙等人沒有預料到的。其實,他們還麵對著其他更多可想而知的壓力。刁牙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她還曾被當地教育部門大半夜叫出去“喝茶”,而媒體大軍也把這個小女生嚇哭了。

但在她的微博上,我看到這樣一句話:“這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的獨白,先從一個學校開始,我們要讓湘西所有的留守小學都有食堂。”

這似乎是那個2011年初的我,純粹倔強。

互聯網上餘波未了,有網友提出:各界高人就不要獻計獻策了。學生午餐根本不可能有一個全國性的統一解決方案。各地的經濟水平、學校情況、人口分布、地形地貌,都有很大差別,隻能放手讓個人去尋找最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你盡可以具體幫助某地的某人,但就不要去設計整體解決方案了。任何這種方案,必然都是事與願違,折騰人玩。

我讚同他的觀點,中國各地差異,須因地製宜,絕對不能一刀切。所以,我們一開始就把權力和資金交給每一個學校,在一定標準下變成一節有自生動力的動車,不需要一個火車頭牽引,自己就能奔跑。

鳳凰縣被卷入輿論漩渦後,有官員聯係我,請我們去幫助他們的學校。我願意,甚至還可以聯合幾個廚房團隊來幫忙,但前提是國家的錢也應該用於午餐,他們很為難,說教育局早已和經銷商簽署了一年采購合同,違約要賠錢,合作隻能放棄。

鳳凰縣公開的說法是,他們不給孩子做午餐,不是不願意,更主要的原因是他們太窮,都無力建立食堂。湖南省教育廳也訴苦說,如果做午餐,當地的廚房、物流成本和人力成本等無人承擔。

這讓我很詫異,湖南再窮困,也不會窮過貴州等省,隻要心裏裝著孩子,隨便擠一擠,就會有了。結果,在教育部的壓力下,鳳凰縣從財政裏拿出210萬元,作為給學校送牛奶麵包的配送費。我當時氣結——這個鳳凰縣的領導不是蠢笨,就是敗家貨,要不就是裏應外合偷政府的錢。一個村小可能就10人,也需要一台車一本正經專程去送東西?為什麼不買一個幾十元錢的高壓鍋,就是給孩子們做飯,煮湯熬粥也比單調的牛奶麵包好。

另外,210萬元就可以給鳳凰縣所有的學校建一個實用食堂——但我沒辦法,錢捏在當地政府手裏,我管不著。

人民網則發表一條題為《財政部:中央財政累計安排194億改造農村學校食堂》的微博,稱財政部為改善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學生的就餐條件,中央財政近期下達2012年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食堂建設專項資金93.76億元。至此,中央財政已累計安排194億改造農村學校食堂。

我讚賞國家財政部,為“160億元營養改善計劃”提供近200億元食堂配套建設,但我認為學校最需要的是廚房和食材儲存室,確保食材和午餐製作安全即可。教室可讓學生吃飯,不一定要建食堂,可節約資金。如果實在要建食堂,也要盡量使用板房,在學校撤並後仍可用,減少浪費。至於一些人數較少的小教學點,購些電器或者直接委托學校周邊可靠人家做飯就好。

中央撥160億,財政部撥近200億配套做食堂,但教育部接受媒體采訪時卻說國家營養改善計劃並不是給孩子做飯,隻是加餐補營養。

教育部的說法令民意沸騰。教育部副部長魯昕強調說,學校食堂供餐是現階段學生營養改善最好的模式,你現在又改口說其實不是為了做飯。我發聲明稱:國家好不容易拿出360億元,結果我們就做一個“免費零食”嗎?我是納稅人,我反對!

最後,《21世紀經濟報道》對營養改善計劃再開一槍,發表文章《營養午餐:最亂的一項資金》,援引一名教育官員的話稱:“這是我接手的最亂的一項資金。由於國家政策比較含糊,要求各地自己探索,地方都會選擇花錢最少的方式,比如供應牛奶麵包。”山裏孩子午餐都沒得吃,何談營養改善?

大火再次燒到了教育部,陡然升級。

新浪微博約我和全國網友交流,如何保護國家這筆錢不會被克扣貪汙。教育部一名官員發短消息給我,希望我能理解國家項目的艱難和複雜,口下留情。我回複他,不論國家項目,還是我們民間項目,我們都是幫助鄉村孩子吃上飯、吃飽飯,榮辱與共,要齊心協力。我知道,我們不再是一個評論者和觀察者,我們現在需要動手解決現實問題,罵娘無益,隻能選擇博弈曲行,更感受到克製、包容、團結合作的價值。

他的回複是:“謝謝你。”

11月30日中午,北京一個會場,我和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秘書長盧邁在新浪微博上接受網友訪談,再次呼籲地方政府擔負責任,支持國家營養改善項目,真正作為起來,讓孩子們吃上一頓飽飯。

刁牙繼續為她的學生們做著午餐。12月,湖南省教育廳發出一份文件,稱2013年春季開學,該廳將督促學校盡量多放棄牛奶麵包,有條件的,必須要給孩子提供午餐。

2013年3月29日,湖南省教育廳三樓會議室,我向廳長王柯敏等官員介紹“免費午餐”在湖南發展情況。王恰好是我湖南大學求學時的校長,他讚揚我們正在積極解決社會問題,並有力提升社會道德,改變社會基本麵貌。

我們決定合作,先在“免費午餐第一縣”新晃縣周邊找一縣試點,如合作順利,我們將在湖南全省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