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國家行動(1 / 3)

【我的計劃】

一個160億元的項目如果不出現克扣貪腐,反而是不正常的奇跡。但除了怒罵和風涼話,我們還能做什麼?我們能不能嚐試學習團結,合力打擊貪汙,再一次深刻改變呢?

鄧飛

2011年10月,溫家寶總理宣布國務院啟動“全國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後,一切迅速有力展開。

11月24日,國務委員劉延東召開了一次全國電視電話會議,部署工作。她說,全國1.3億農村中小學生,有3000多萬在學校住宿,一日三餐都在學校。中小學是一個人身體發育和心智發展的關鍵時期,如果這個階段營養不良,將終生影響他們的體格和智力的正常發育。

胡錦濤總書記強調,要從中國最困難、最需要的地區起步,集中支持中西部民族地區、貧困地區、邊遠地區等經濟社會和教育發展相對滯後的地區,優先放在連片特困地區和西藏、四省藏區、新疆南疆三地州,共計699個縣級單位。

劉延東對民間力量付出的辛勤勞動,表示感謝和誠摯的敬意。教育部部長袁貴仁表示將成立“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領導小組,由一位副部長擔任組長,有關司局負責同誌任成員。

這160億,總理是交給教育部主導執行的。有很多網友表示失望,覺得中國應該效仿印度,將這筆錢交由民間基金會運營或者購買民間組織的服務。因為官僚體係責任心低下,執行效率低,並一定會出現習慣性貪腐。

但站在一個行動者的角度,我嚐試理解溫總理的心思——他必須讓政府有更大作為,發揮組織體係內含的力量,即各個部委。事實上,我們當時確實立足未穩,力量微小,主要在互聯網上完成工作,連一個辦公室也沒有,暫時還無力承接國家的購買。

12月8日至21日,教育部會同財政部、國家食品安全辦對22個省的主管官員和699個國家試點縣教育局局長、財政局局長進行麵對麵的培訓。國家看來是準備打一場曠日持久的硬仗。從國際經驗上講,英國的學校供餐計劃已經實施100多年,美國、日本也都有60多年的曆史。而中國的供餐計劃才剛剛開始,更需要迎頭趕上。

溫家寶總理要求加強對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監督檢查,建立六個“監督”。浙江永康、湖南益陽等地出現“吃學生夥食回扣”等事件,這令領導人很憤怒。

這意味著,我們的“免費午餐”要和國家項目齊頭並進。無人通知我們,但教育部官員曾拜訪福利基金會,仔細詢問我們的執行情況。

2012年2月25日,中國大多數學校開學,也拿到了國家的撥款。

但我們遇到了麻煩,大家傳說我們拿到了國家的160億元,不差錢了,社會捐款由此跌入低穀。有夥伴甚至抱怨我,要我盡量少發國家出錢的消息,避免捐款繼續下滑。

我告訴他們,我是一名記者,我要告訴社會準確信息。

有來自媒體的夥伴認為國家介入後,就是大功告成,參與我們的各省記者們可以放馬南山,解甲歸田了。我的同事也在詢問我什麼時候回歸《鳳凰周刊》,帶著調查記者們繼續寫稿。

新聞界也在好奇我的下一步,回歸媒體還是繼續公益?著名評論員笑蜀寫道:“在鄧飛的初衷,參與公益無非是精神上的一夜情,兜一圈還會回來,還會回到職業調查記者的常軌,一切還會照舊,該幹嗎幹嗎。”但他判斷我不會回歸媒體,他說:“沒有想到公益事業會那樣傳奇,那樣壯闊,那樣激動人心。以至於那扇生活中暗藏著的門,一經推開,就再也不能關上。鄧飛從此一去不複返,一夜情變成了永恒的眷戀。”

公益行業提供的新的機會,新的發展空間,尤其是新的審美愉悅,這些都吸引著我,但最重要的是,我發現我根本回不去了,後麵的事情更加繁多和複雜。

我很快收到一個網友的私信,稱:學校發給孩子們的午餐就是鄉村小賣部裏隨時都能買到的東西——一袋1毛錢的餅幹,一根5毛錢的火腿腸和一個5毛錢的沙琪瑪。我親戚家孩子帶回這些零食。如修路時的偷工減料,孩子們的午餐每人3元錢的標準也被這樣減掉。

他問我,你們會撤走嗎?如果是,大家會很失望,好像是一個孩子,大家看著他、護著他成長,結果他夭折了。

我沉默了很久,我理解這種感情——這些天來,“免費午餐”團結無數網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主意出主意,歡欣鼓舞一路向前,漸漸成為大家心裏一個溫暖的符號。

我告訴他們,我們不會走開,民間的“免費午餐”不能撤退,我們必須要像釘子一樣釘在鄉村的學校,對比國家項目。我們要做出更好的模型,交給國家參考,也令一些官員難有非分之想。

一天夜裏,在500人的記者群裏,我懇請發起人們不要鬆懈,呼籲調查記者再一次行動起來,幫助國家監督各地執行,保衛160億元免於被盤剝,被貪汙。大家再次討論我的未來,我說我要暫別新聞界,堅守公益界繼續采取行動。

中國不缺少一個寫字的人,但一定缺少一個行動的人。

我的戰友們有些傷感,依依不舍,曬出一些照片,追憶我們在這個國家各地並肩而戰,甕安、石首、吉首、玉樹、汶川等,“每逢國有事,必有藍衣在”。我們在欣喜憂傷中成長,守望互助,親如兄弟。我淚流滿麵,我曾是一個多麼狂熱的新聞報道分子。我作出一個承諾,我不會離開媒體,我現在有了微博,獲得一個傳播平台,依然可以有力傳播,依然可以接續前半生的人生積累。等到鄉村孩子的困境改善,我將重返媒體。

就這樣,在微博上出現了一個奇怪的家夥:一手公益,溫暖溫馨;一手媒體,犀利強硬。有人指出我表現比較分裂,左右互搏,但我說這就是一個真實、獨一無二的鄧飛,我不會改變自己,也無法改變自己。2012年,我和新聞界夥伴們在微博上,持續敲打湖南唐慧遭遇勞教案,成功幫助她回家,並將勞教製度曝光在公眾視野,推動反思和有可能的變革。

3月,各地營養改善項目大規模曝光。

3月13日,雲南省鎮雄縣木卓鄉六井村蒼坪小學59名學生吃了牛奶和麵包後,嘔吐,腹瀉,肚子疼痛,全身無力,被送進醫院做全麵檢查。

9天後,雲南省鎮雄縣坡頭鎮鎮簸笠小學44名學生吃了牛奶和雞蛋後,被送進醫院。孩子們說,他們吃的雞蛋散發出刺鼻臭味,有的雞蛋內是長毛的“小雞”。同天,該縣另外一個學校芒部鎮中心小學幾十名學生相繼出現腹痛症狀。他們吃的是牛奶和白煮蛋,都是前一天準備好或煮好,拿到手時都是涼的。

狼來了。鳳凰網財經發表了一篇文章稱,要想孩子得到資源,最好的方法莫過於給家長發現金,我們需要再次交流。一個在鄉村助學多年的誌願者,寫了一篇文章,題為《有監督的製度,比沒有監督的人文可靠多了》,稱:把錢交給家長,家長對這筆錢有完全的支配權,家長根據自己的意願來支配這筆錢,誰能夠管得了?

這個共識基本形成,並穩定下來。

3月29日,我們背著大包、帳篷去機場,晚上到湖南懷化市新晃侗族自治縣——“免費午餐”第一個全覆蓋縣。國家資金跟進後,如何進一步執行“免費午餐”項目,我們需要調研和討論。此外,我還想製作一個視頻和PPT展現這些學校如何執行“免費午餐”,供國家項目參考。

在長沙轉機飛芷江時,接到一個消息:貴州織金一學校有孩子死亡,具體死因待進一步調查,據悉該校學生被配發牛奶、麵包。我不禁悲憤交加,在飛機上淚流滿麵。

下飛機後,才發現這個消息不屬實,我才放心。

第二天,由貴州省、畢節市疾病控製中心組成的專家組調查後表示,織金縣86名學生疑似食物中毒,與學生食用的麵包牛奶無關,是個別學生因胃腸道功能紊亂嘔吐,使現場所有學生產生心理暗示,形成不舒服的感覺。坦率說,對如此言論我不太驚訝,去年也是這個地方,聲稱戴安全套性侵婦女就不算強奸。

我們去洞坪鄉大坪坡小學,調研湖南第一所“免費午餐”學校的執行情況。同行的還有長沙銀行瑞昌支行行長文劍萍。這次,她還帶來了十幾位企業家和大批學習用品。

文是我們一個很重要的夥伴,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新的模式。在她的幫助下,長沙銀行一次性捐贈120萬元,定向支持湖南新晃縣,並舉行一個“愛心銀行”的專題活動——鼓勵市民把錢存到長沙銀行,一次性存款5000元以上,銀行就以存款人的名義捐出一筆款給鄉村孩子,但不影響他的儲蓄利息。他們以這種多贏的方式進一步動員了長沙市民和企業,令我們的傳播更寬廣。

當我們的車隊駛進大坪坡小學的時候,我們驚呆了。原來,當地政府給我們每個人發一雙雨鞋,用心可謂良苦——這個校園地勢低窪,下雨就內澇,像個小濕地,根本就下不了腳。後來,文籌集了一筆錢,為孩子提供了一塊水泥操場。

這個鄉村學校展示了一批孩子創作的書畫作品,多是感激之情,但其中一幅上寫著“少喝一口茅台酒,能助幾多小飯桌”,應該是某個老師有感而發。而村民自發挑著水和柴送到學校,參與支持。

中午,我們前往中坪學校就餐,這是一所國家營養改善計劃實施學校。學校的夥食不錯,每個學生可以吃兩碗飯。教育局長姚斌告訴我,“免費午餐”試點經驗表明午餐獲孩子喜歡,家長支持,所以全縣堅決拒絕牛奶麵包。他們學習“免費午餐”的標準,也在一些國家項目實施學校開微博,做到財務公開透明。

仍然還有孩子因為牛奶麵包進醫院。有人在微博上開罵,稱他們早就準確預料到了政府做事不靠譜,說我們引狼入室,搞出這麼一個事情導致地方官員有機會貪汙。更有人表示絕望,說要製止官員貪腐,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作為一名調查記者,我想我還是略知官僚體係習慣性貪腐問題。160億元到了一個龐大官僚體係裏,如果不出現克扣貪腐,這反而是不正常的奇跡。但除了怒罵和風涼話,我們還能做什麼?我們能不能嚐試再一次團結,合力打擊貪汙,再一次深刻改變呢?

我心裏還有一個更大的夢想,就是借助這個機會來製約貪腐,嚐試改變國家的執行體係,讓官員不好貪、不能貪。最後,能不能把這160億元交給民間組織來執行,第一次實現公共服務的大規模采購呢?

如果,我們能夠實現這個目標,用好這160億元,那將比影響國家拿出160億元更具價值。

我決心要做這件事。

有網友說我是在癡人說夢,但是我說,隻要我們認真,就可以夢想成真。

我首先問大家:去年,溫家寶總理宣布投入160億元改善680個最貧困縣孩子的營養問題。今年,他告訴我們,改革要有人民的覺醒,要有人民的支持。麵對這種連孩子飯錢都不放過的貪汙,人民,我們要不要覺醒?要不要支持總理?要不要團結起來痛打貪汙?

互聯網上,應者如雲,一些網友們甚至喊打喊殺,大罵貪官該死,抓到必殺。“免費午餐”已經深入人心,大家達成了共識——連鄉村孩子吃飯的錢都去貪,簡直天理不容,必須要嚴防死守。

媒體對各地的事故也是窮追猛打。《東方早報》記者在貴州發現,為孩子提供牛奶麵包的竟然是賣文具的商人,他盜用一家企業名義簽署供貨協議,供應其他品牌的牛奶。這些違法違規之舉如何保證孩子們的食品安全?賣文具的商人如何會賣出有害食品?引起社會一片指責。

而《新京報》記者調查國家160億元項目執行問題和隱患,曝光了一些食品采購內幕。我提出了一個倡導,叫“保衛午餐抓老鼠”,一些網友畫出了老鼠的漫畫,稱之為“午餐鼠”,在互聯網上廣為流傳。

一些專家開始研究如何才能做好國家營養改善項目,他們認為是學校沒有儲藏的食品凍庫和運輸車,才會導致食品安全事件。

我看了這些建議,感覺焦慮,如果這樣去解決問題的話,這個國家計劃將是一個嚇死人的無底洞。顯然,政府不可能為所有鄉村學校提供儲藏食品的凍庫和運輸食品的冷凍車。

我說,給孩子做一份午餐其實不難不複雜,我們已經形成了模式,找到了較好方法——千萬不要把問題複雜化,解決任何一個問題都要實事求是。鄉村學校分散在大山各處,不能搞一刀切。教育部門要把午餐的權力和資金下沉到每一個學校,建立學校和鄉村的合作,形成一個自我運轉的循環係統,而不需成本高昂的外力。

“不就是給孩子做頓飯,又不是造原子彈,難道一個山村就不會?”我說,關鍵是地方政府有沒有用心。

我要把我們的建議傳遞給教育部,他們才是決策者。3月的一天,一個全國人大代表通過湖北衛視約我,我隻好借了一個朋友的辦公室和她見麵。她是湖北省陽新縣王英鎮希望小學校長王月娥,18歲開始在一個破廟裏當老師,後來跟隨學校搬遷到一座小島上,每天都需要劃著小木船將孩子從附近其他島上接來學校。

她的學生也是中午無法回家,就著醬菜、辣椒醬等吃飯的。

陽新縣雖是一個國家級貧困縣,但未在連片貧困山區,也就沒有進入國家營養改善計劃範圍。在北京開會期間,她想找我們為孩子們提供“免費午餐”。我想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我們既可以進入國家未覆蓋區域,也可以借助人大代表表達我們的意見。

我們攤開報紙,告訴她一些地方的孩子沒有吃上熱菜熱飯,而是麵包和牛奶,他們正置身風險之中。王對我們的“微博公開賬務”特別驚歎。她認為,如果這樣每日公開賬目,解決透明度和專款專用的問題,必將減少貪腐。應做到賬目公開,將賬目通過微博或其他方式每天報告公開。

她饒有興趣地開通了一個微博,並開始寫道:“在很多貧困地方,孩子中午在學校吃不上飯,或者有飯吃,但是隻能吃些自家帶的醬菜、辣椒醬,長期如此,造成營養不良、發育遲緩。現在國家每年160億元給孩子們吃飯,我就很關心,怎麼讓這3塊錢能夠紮紮實實吃到孩子的嘴裏。”

兩會期間,她開始對國家項目提出建議:1.不要給孩子們發放麵包、牛奶,而是做熱飯、熱菜;2.賬目要公開。可以通過微博和其他報告方式,每天公示。或者每個星期、每個月向家長、相關主管部門進行報告;3.製訂國內統一的中小學食堂供餐規範,把營養改善計劃細化,明確午餐的數量、質量,製定相關的量化考核,加強製度保障。

“在‘免費午餐’公益基金總部調研時,我得到的啟示是,他們和新浪微博合作,給予幫助的學校,必須每天公開賬目和菜單,發微博,沒有條件發微博的就發短信給基金會的誌願者,由誌願者用微博發布。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我們國家的未來,我們每個人都有子女,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愛心、有能力的人,希望大家支持我、幫助所有貧困地區的孩子,讓他們中午不用喝冷水充饑,不用餓著肚子上下午的課,不用每天吃辣椒醬下飯,也把溫總理他老人家給孩子們吃飯的錢用好。”

在全國兩會湖北代表團的小組討論上,王月娥的發言就是關於孩子們的午餐——《完善農村貧困兒童營養補助計劃的建議》。

王月娥還在微博上著重提到鶴峰模式的借鑒意義。她建議國家借鑒鶴峰縣的模式,采用“撥付資金+當地政府補助”的模式,成立專班加強監管,定期公示資金使用情況。

同時,我們也盡量為國家的營養改善計劃發出自己的聲音,貢獻一份建設的力量。

在微博上,我們呼籲更多全國人大代表為孩子們爭取午飯吃正餐,而不是牛奶和麵包。此外,我們還電話在兩會會場的媒體同行,請他們轉告教育部注意我們的訴求。

【一周年】

從2011年4月2日到12月31日的274天裏,“免費午餐”基金接受捐款65,127筆,募集善款1800多萬,平均每天募集善款約66,603元,相當於您每眨一下眼睛,“免費午餐”基金就為貧困學童募集到至少2份午餐。

“免費午餐”一周年年報

4月8日清晨,北京大學東南門,幾名門衛沒有查驗我們的證件就直接放行。

這讓一些被攔住盤查身份證或學生證的行人多少有些不爽,他們不知道我們身上的紅色衛衣此時變成了“通行證”,連門衛都知道我們是來英傑交流中心參加“免費午餐”基金年報暨“免費午餐”周年感恩新聞發布會。或許,我們去過他們的家鄉。

數百位“免費午餐”捐助人、誌願者、基金會領導人和媒體代表,從全國各地趕來,共同見證“免費午餐”一周歲生日。

上午,我作了一場演講,講解我們行動的初心、邏輯和未來。

我把《黔中早報》總編輯江詠、《都市快報》副總編輯薑賢正、華聲在線副總編輯楊博智、《雲南信息報》副總編輯王雷和《新快報》深度報道部主任肖萍請到了台上,和他們一起追憶各省推動“免費午餐”的大小事件。

一年以來,我們親如兄弟,齊心協力做著一件事——讓孩子們吃好飯。

湖北鶴峰縣教育局學生資助辦主任李春霞和湖南新晃教育局副局長浦曾坤分別介紹各自模式,他們的努力被30餘名全國人大代表寫進建議案,建議國家在其他697個縣推廣。“免費午餐”基金願意為國家營養改善項目提供參考,貢獻我們的經驗和教訓。

在上午的交流中,中國扶貧基金會執行會長何道峰作了一場演講,他讚揚了我們的行動,公民社會需要的是執行者,是行動者。他最後送我一句“轉身從來難華麗,致我良知可涅槃”,並給我一個大大的擁抱,叮囑我們要經得起時間的檢驗。

道峰會長是我公益生命中一個極為重要的導師。2011年,在北京大學一次學習中,他的演講慷慨激昂:“公益對中國最大的貢獻,不隻解決一個個具體的社會問題,更是在解決社會問題的過程中接受公共教育和公共訓練,嚐試民間自立和社會自治,用這種方法讓中國變得更好。”猶如子彈,洞穿我心。我坐在台下,極為震撼。

是的,我們有責任把中國變得更好——我們都是問題的製造者,我們也應該成為問題的解決者。這些年,幾代人前赴後繼,方法各異,路徑不同,但我們的心是相同的,國家更好,民族更好,人民生活更好。

我們是一類人,犀利敢言,不願被禁錮,總是挑戰和創新,卻又能誠摯對待所有人,做事發心純粹,我總結自己無論寫新聞還是做公益,敢打敢說敢衝鋒,是因為“無私無我,無畏無懼”,他的口頭禪則是“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亦然。

下午,“免費午餐”一周年慶活動正式開始。

開始前出現了一個小插曲。王振耀老師因為沒有收到我們的第二條通知短信,還沒有到達會場。我趕緊電話他,他立即坐地鐵加一路小跑,終於搶在開場時趕到。

中央電視台新聞主播張泉靈主持我們的發布會。燈光熄滅,全場靜默,“免費午餐”周年回顧片開始放映,展現了我們一年來的酸甜苦辣。音樂時而憂傷,時而低回,最後激越,鼓舞人心。

“世上本沒有免費午餐,是愛心的集結才有了免費午餐。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

臨近尾聲,當大事記在一條延伸向遠方的路上呈現時,一個個企業和捐款人的名字劃過屏幕——看著這一股又一股強大的正麵能量,全場響起了整齊而有節奏的掌聲。

放映結束後,張泉靈特意展示了我們的邀請函。她向所有來賓朗聲念道:“由於免費午餐零招待費,敬請各位嘉賓自行承擔差旅費。”並調侃,“這是我所見過的史上‘最摳門’的邀請函。不僅如此,就連誌願者在給嘉賓發礦泉水時,都在討論要不要往嘉賓的桌上放礦泉水,而最後的結論是:‘別放了,北大會給他們泡茶的,咱們能省一瓶是一瓶。’因為他們是這麼算的:一張上海到北京的往返機票是1000份免費午餐,兩瓶礦泉水是一份午餐。”

福基會副秘書長肖隆君代表團隊發布《“免費午餐”基金2011年度財務報告》。這份財務報告僅是“免費午餐”計劃主要平台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免費午餐”基金的財務報告。自2011年4月2日到12月31日,我們接受捐款逾1833萬,已開餐學校數量達129所,15000餘名鄉村貧困兒童受益。

除此之外,“免費午餐”計劃還有另外五大籌款與推廣平台,分別是:《都市快報》“免費午餐”項目、《黔中早報》“免費午餐”項目、《江淮晨報》“免費午餐”項目、《雲南信息報》“免費午餐”項目、湖南尊品“免費午餐”項目。截止到2012年4月,在一個主要籌款基金會和五大籌款平台的共同努力下,“免費午餐”在全國所籌集的善款累計已逾3500萬。

發布會上,肖還為全體管委會成員準備了一份意外小禮物——四川涼山的土豆。土豆,是許多貧困山區孩子的主食,甚至一周7天裏的午餐全吃它,但有了“免費午餐”的飯菜,土豆已慢慢隱退。

“免費午餐”的所有善款,全部來自社會捐助。麵對捐款人的信任與支持,我們的口號是“把愛心捐進玻璃口袋”。

新聞發布會上,我們成立了一個由10人組成的監事會。這些對“免費午餐”極其重要的人,分別是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師曾誌、著名編劇寧財神、阿裏巴巴首席市場官王帥、上海悅維公司總經理何天毅、廣東榮暉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嶸、長沙銀行瑞昌支行行長文劍萍、新浪網總編輯陳彤、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秘書長祝華新和四川師範大學教授、涼山州教育局副局長胡尚峰。

他們或是捐款占“免費午餐”基金總捐款額5%的大額捐款人,或是對“免費午餐”有特殊貢獻者。“免費午餐”基金的最高權力歸於捐款人和誌願者。他們將代表所有捐款人和誌願者,行使監督“免費午餐”基金管委會工作的權力。

在我們頒發證書的時候,張泉靈看了證書,又說,這是她見到最簡單的聘書,“最便宜的連封皮都沒有的監委會聘書”。

中國三公經費居高不下,備受詬病,也曾被我多次報道批評。現在,我們也麵臨著招待費的問題,我不知道到底會有多少經費被用於請客吃飯,雖然夥伴們肯定會節省,但需要嚴格控製。首先,我全部砍掉,告訴大家在工作中不請任何人吃飯,我們沒有一分錢招待費。後來,我們報銷負責一部分夥伴用於工作合作的咖啡錢,有工作夥伴來辦公室,一律是盒飯招待,外出請客,則全部是自己掏腰包。

越來越多的人知道我們的節省,我們得到更多信任。

接下來,我們公布了《“免費午餐”基金2011年財務報告以及審計報告》。該份財務審計由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無償提供,直白而言就是免費審計,令人驚歎,審計也能免費?是的,他們不僅審計免費,連審計相關的費用,比如詢證函的快遞費、交通費等天職也是全部內部消耗,堅持不從“免費午餐”基金裏麵花一分錢。

期間,天職的審計師們除了展現專業嚴謹,更平易近人,毫無架子,和我們團隊成員一起吃食堂,周末一起加班。後來,我們搬進一個捐贈辦公室,他們還送了一些舊櫃子,感慨說我們太窮了。

有天職國際的專業審計,不僅對“免費午餐”基金是一個圓滿總結,也對我們的捐贈人有一個真實完整的交代。

而整個過程的協調者是我們一名叫歐陽嘉力的夥伴——她曾是一名積極轉發微博的誌願者,大學剛畢業,財會專業,被我注意,最後邀請成為我們的專職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