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恐懼的時候怎麼辦(1 / 2)

湯姆患有社交恐懼症,他無法與別人交流,隻要跟人說話就會臉紅心跳,渾身冒冷汗,不敢看對方的眼睛。這種症狀從他讀大學時開始出現,之前一直沒有。

經過心理醫生的了解,發現湯姆曾在大考中受挫。湯姆在高中的成績一直非常優秀,父母對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考上一流學府。為了不讓父母失望,湯姆沒日沒夜拚命讀書,但大考的成績卻並不理想,隻能上倫敦二流學院。父母非常失望,經常看著湯姆唉聲歎氣。湯姆看到父母的眼神,產生了強烈的內疚感,覺得對不起父母的辛苦培養。

從那之後,湯姆害怕看別人的眼睛,害怕看到失望。他把對父母的內疚轉移到了普通的人際關係上,隻要跟人交流就會產生內疚感,從而臉紅心跳、冒冷汗。

心理醫生告訴他:“每個人選擇的路都是對自己負責,你不需要對任何人感到內疚。你內疚的意識會反映在潛意識上,潛意識則造成了你的社交恐懼症。其實要克服這種恐懼並不困難,先試著想象有個人在傾聽你說話,你對他侃侃而談,沒有絲毫膽怯。每天堅持幾分鍾。然後,多參加一些社交活動,你還這麼年輕,正是享受青春的時候。最後,要勇敢站在演講台上。如果你很害怕,你就告訴自己,台下那些人都欠過你的錢,你是他們的債權人,可以神氣一些,根本不需要理會他們的想法。”第二個學期開始後,男孩的社交恐懼基本上痊愈。

我們出生之後會恐懼很多事情:考試成績不理想、找不到好工作、失業、失戀、背叛、失婚、教育不好孩子、死亡……要克服這些恐懼,最好的方法就是直麵,正如愛默生所說:“做你怕做的事情,恐懼就不存在了。”

有個女歌手去試唱一首新歌,如果試唱成功,她將獲得事業的第一個小高潮。因為太緊張,連續兩次試唱都失敗了。她的先天條件很好,嗓音特別,樂感強,技巧純熟,可就是怯場。因為潛意識早已習慣她的膽怯,所以會時刻反映出她的膽怯,造成發揮失常。她失敗後抱頭痛哭,開始不斷自責。製作人非常善良,看到她非常在乎這次試唱,便給了她第三次機會。製作人告訴她,很多歌手一開始都怯場,但隻要放鬆心情,告訴自己能行,建立信心,就可以做到。她把自己關到錄音棚裏,放鬆了5分鍾,她不斷告訴自己“我可以”,然後成功演唱了這首歌的小樣。

愛德華·威格恩,著名的心理學家和演說家,可他曾經竟是一個不敢當眾講話的人,一開口就臉紅,甚至頭暈。他上中學的時候,每周都有一次演講課,每個學生5分鍾。這節課對他來說簡直是煎熬,他從早上就開始害怕,想過許多方法來逃避這節課,可最後隻能硬著頭皮上課。愛德華擁有很好的記憶力,但每次演講他都會把事先背熟的稿子忘得一幹二淨。這一堂課,輪到他演講。他上台剛說了整篇稿子的第一句“亞當斯與傑佛遜已經過世”,就再也說不出話。他開始眩暈,腦子嗡嗡作響,不知道自己站在什麼地方。無奈之下,他隻好鞠了一躬,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老師站起來說:“愛德華,我們聽到這個悲傷的消息非常震驚,不過在目前的情況下我們會盡量節哀的。”全班同學哄堂大笑,愛德華恨不得立刻衝出教室。

那天後,愛德華病了好幾天。病好之後,愛德華發誓要做一個出色的演說家。從此之後,他每天都強迫自己大聲朗讀,並試著跟人辯論。

許多年後,愛德華到丹佛上大學,他的演講較之從前有了改善,但臨陣忘詞的毛病還在。大學畢業後的一天,愛德華接觸到了當時最火的“自由銀幣鑄造”的爭論。他個人十分反對實行自由銀幣鑄造,為此感到憤怒。他突然不想繼續留在丹佛,他當了手表,拿了錢回了家鄉印第安納州。

回家之後,他整理了一篇反對自由銀幣鑄造的演講稿,打算辦一場演講會。那天,他站在演講台上,下麵有很多是他從前的同學和老師。當年那場尷尬的“亞當斯和傑佛遜”的演講瞬間閃現,他喉頭一陣發緊,似乎連話都說不出來。“不過,聽眾和我都勉強地撐了過來;雖然這個成功很小,卻使我的勇氣倍增,我繼續往下說了自以為大約15分鍾的時間。使我驚奇的是,事實上我已經說了一個半鍾頭。結果,以後數年裏,我是全世界最感吃驚的人,竟然會把當眾演說當成自己吃飯的行業。”愛德華在他的自傳裏寫。

有些學生跟愛德華一樣,不是恐懼當眾發言,而是在緊張的時候會忘了非常熟悉的知識。這種情況常常發生在有重要考試的時候。有些學生在考試之前做了充足的準備,所有知識都爛熟於心,可一到了考場就忘了一多半,甚至有人會腦袋一片空白。這種情況在心理學上叫作“暗示性健忘症”。它其實是一種反感、排斥和害怕考試的心理,其中尤以害怕居多。出現這種心理的大多是平時成績不錯的學生,他們被寄予厚望,從而害怕辜負,害怕麵對考試成績。這種恐懼讓潛意識認可了一個致命的指令,那就是失敗,潛意識做出的反應就是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