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老師期待自己成績提高的熱切目光,為不辜負期望,學生的成績果然有了很大進步。
為了不辜負熱切的期望
小學的教育中,教師預測的自我實現的心理機能,對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能力有很大影響,這被羅森塔爾的研究所證明。該效應因希臘神話中的皮格馬利翁而得名,被稱為皮格馬利翁效應。
羅森塔爾前往紐約的小學,在各班進行提高開發中的智力的預測測驗。評分後,每個孩子的成績,無論是孩子本人還是家長,均不被告知,隻告知任課老師。6個月後,再次進行智力測驗,與每個孩子上次的成績進行比較。在提高開發中的智力預測測驗中成績好的學生,較上次成績有提高,而成績不好的學生則未進步。
這可以被認為是,該測驗是非常高難度的測驗,該結果是理所當然的。但事實並非如此,該測驗並非單純的智力測驗。還不隻如此,被當做秘密告知老師的成績,其實是胡編的數據。成績並非本人的成績,而是隨機分配給各個兒童的,因此,有成績好的孩子,就有成績差的孩子。但不管怎樣,作為測驗的結果,被隨機選中、被視為“成績好”的兒童,在6個月後,成績真的提高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知道成績的老師,即使不對任何人說,也會對這個孩子抱有提高成績的強烈期待,並在6個月的時間裏會認真地幫他。這時,預測的自我實現的心理機能就發揮作用。被熱切關注的兒童,為了不辜負期望,成績真的提高了。
靠自己
小蝸牛問媽媽:為什麼我們從生下來,就要背負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因為我們的身體沒有骨骼的支撐,隻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這個殼的保護!
小蝸牛:毛蟲姐姐沒有骨頭,也爬不快,她為什麼卻不用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因為毛蟲姐姐能變成蝴蝶,天空會保護她啊。
小蝸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沒骨頭爬不快,也不會變成蝴蝶,他什麼不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因為蚯蚓弟弟會鑽土,大地會保護他啊。
小蝸牛哭了起來:我們好可憐,天空不保護,大地也不保護。
蝸牛媽媽安慰他:所以我們有殼啊!我們不靠天,也不靠地,我們靠自己。
注意:職場競爭中,靠自己才是生存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