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以第一印象為契機,在無意識中會按照該印象進行交際。而且第一印象會變成“果然沒錯”。
被誘導為第一印象是正確的
有的人以第一印象判斷對方,認為這真的是正確的。但該人真如第一印象那樣嗎?實際上,第一印象除思考之外,切中的是“對自己而言”。原因不是歸功於洞察力、鑒定力,也非偶然,而是第一印象之後同對方的交往(相互作用),按照第一印象被進行。結果就成了“第一印象必然是對的”。因為這是無意識而為,本人意識不到這種機能(心理性機能),而認為是憑自己之力判定正確,誇口說自己有雙看人的好眼。
這種機能是一種心理性機能,稱為預測的自我實現。下圖中,A自己將B作為對象。首先是第一印象。A從B的外表上判斷B是一個爽快的人。這樣想的話,雖是初次見麵,A也輕鬆愉快地與之交談。第2階段中,因A對B采取輕鬆開朗的態度,看到這些的B認為A是爽快開朗的人(第3階段)。這樣想,B就對A拋開了緊張感,雖是初次見麵,但也與之坦誠交談(第4階段)。初次見麵就被B坦誠交談的A認為,自己果然沒看錯。
第5階段中,A觀察爽朗的B的行為,確認自己最初看一眼做出的預想“B是一個爽快的人”是正確的。同時,因自己憑第一印象看準人,加深了自信。但這實際上是自己導演出的結果,並非預想正確,而是如此誘導。反之亦然,若認為對方是個討厭的家夥,自己這樣對人,也會引來對方的反感,就會變成“果然是個討厭的家夥”。“一開始就令人厭惡的家夥”,其實是自己假想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