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自卑的歸因對別人謙虛,才能使自己贏得好印象(1 / 1)

中國被評價為,與周圍人調和與協調、自我抑製的社會。相對於誇耀自己的人來說,謙虛的自我展示更能給人好印象。

中國人具相互依存性,歐美人具獨立性在比賽中反敗為勝的全壘打選手激動萬分,接受記者采訪時發表這樣的感謝之言:“多虧了大家!非常感謝!”做了了不起的事卻不誇耀自己,而貶低自己的說“大家的支持轉化為了力量,揮出了這一棒”。

成功是“自己實力的果實”,這是內部性歸因,抬高自我評價的抬高性自我展示。美國的人際心理學教育人們,成功時要展示提高個人評價的自我抬高性歸因。但中國的選手在接受采訪時,相對內部性歸因,更多宣揚外部性歸因,相對自我抬高性展示,更多被看到謙虛的、自我貶低性的自我展示。

這不僅限於運動選手。詢問大多考入大學的學生成功的原因,回答“因為運氣好”的人最多。雖然有人會回答“因為自己努力”,但幾乎沒有人回答“因為我有能力”,不進行自我誇耀性自我展示。這可說是中國人的特征性歸因方法和自我展示法。展示自己不脫離集團(社會),與大家在一起,此外還要緩解對方心靈上的傷痛。

心理學家馬卡斯與凱特亞馬,將中國人對待自己的特性與歐美人進行比較,認為中國人是相互依存性自我,歐美人是獨立性自我。自我貶低性自我展示被進行是源於社會的,也就是周圍人對調和、協調和自我抑製給予好評。但是,自我展示的方法是為了預測對方給予怎樣的評價和如何留下更好印象而被操作的,大多與內心相違。這就是中國人的人際關係的困難之處和恐怖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