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害對方自尊心的不愉快經曆如果被回憶起來,就會喚起對方的抗拒之心,甚至被報複攻擊。
“以牙還牙”的心理
正如“報複是魔鬼”這句話所說,即使是平時很老實的人,被侮辱後也會憤怒,進而想要報複。盡管此時想平息仇恨或怒氣的心很強,但報複(報複、複仇)中包含這樣的自我展示:向周圍人,特別是向對方展示、恐嚇,自己並不那麼軟弱,不是任人欺負的小狗。
心理學家Worchel通過實驗驗證了此事。實驗由兩個人進行。受試者寫論文,然後由另一個人評價。評審很嚴,致使論文成績不佳。此時受試者產生不愉快情緒,感到被對方侮辱,被認為喚起了氣憤之感。
實驗後半部分,處境逆轉。這次由受試者給對方出題,對方答錯時,每答錯一次,作為懲罰,就被電擊一次。電擊強度有10擋,受試者可自由選擇。對方答錯3道題,因此受試者電擊他3次。此時,測定受試者選擇何種電擊強度。該實驗的條件中,包含給開始時那篇論文嚴審和好評兩種情況。比較兩者發現,被給予差評的人在後半部分選擇較強電擊,向對方以牙還牙地報複攻擊心理明晰了。
再者,也有對方知道電擊他的人就是自己的情況。匿名時易被認為人會選擇較強攻擊,但結果恰恰相反,讓對方知道自己時,人選擇較強電擊。至此報複性自我展示明顯展示出來。展示自己的強大,恐嚇對方。
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