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4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新發展——科學發展觀(6)(1 / 3)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深入理解我們黨提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意義,增強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切實把科學發展觀落到實處,努力實現又好又快地發展。以人為本、全麵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是以胡錦濤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取得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科學地回答了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係列重大問題,對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發展具有根本性指導意義。

1.科學發展觀的理論意義

(1)科學發展觀是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進一步發展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體現。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鍵在於堅持與時俱進,核心在於堅持黨的先進性,本質在於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發展先進生產力,發展先進文化,就是要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科學發展觀強調以人為本,強調實現經濟社會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體現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於發展的要求,體現了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就是要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各個領域和各項工作中。

樹立科學發展觀,就是要根據時代的變化,根據我國進入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更新發展的觀念,豐富發展的內容,加深對發展規律的認識,要用新的觀念,新的機製,新的辦法,促進我國的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要優化經濟結構,改善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提高發展水平,促進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在積極推進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加快推進政治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促進先進文化的發展。這樣才能體現和保持我們黨先進性的必然要求。要把促進人的全麵發展作為科學發展觀的出發點,把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作為發展的歸宿,實現最廣大人民的經濟、文化和政治利益。這樣才能體現我們作為執政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

(2)科學發展觀是新時期加強黨和國家建設的強大思想武器

科學發展觀堅持和豐富了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它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問題的一係列基本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科學發展觀創新了黨的執政理念,豐富了黨的執政理論。它強調以人為本,突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進一步指明了黨執政的根本目的和基礎;它強調科學發展,突出提高黨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這一關鍵環節,進一步指明了黨執政的根本任務和途徑;它強調求真務實,突出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內容,進一步指明了黨執政的根本準則和要求。同時,科學發展觀還賦予黨的先進性建設以時代內涵和曆史任務,強調把黨的先進性落實到不斷發展先進生產力、發展民主政治、發展先進文化、構建和諧社會、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全麵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是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時期全麵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科學發展觀是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必須長期堅持的根本指導方針。作為我們黨理論創新的重大成果,科學發展觀形成了對經濟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係統認識,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

在發展的目的上,它堅持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本,強調使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促進人的全麵發展,反映了全黨全國人民的共同願望;在發展的方向上,它堅持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向前推進,體現了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在發展的要求上,它堅持又好又快地發展,強調把經濟社會發展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指明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途徑;在發展的依靠力量上,它堅持人民群眾的曆史主體地位,把為誰發展和靠誰發展統一起來,強調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揭示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深厚基礎和力量源泉。同時,它在發展的動力、發展的標準、發展的環境等問題上也都提出了許多新觀點、新論斷,進一步豐富了我們黨關於發展的思想。把科學發展觀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整個過程和各個環節,必將開創科學發展的新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