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中國第一宗西式離婚(2 / 2)

從這篇邏輯性極強的離婚通告來看,徐誌摩確實是個口才極佳的才子,但是他沒有把他的溫度給他的妻子,他的妻子有著新時代女性的堅強獨立、自強不息,可惜他都看不到。張幼儀也明白了,人各有命,不用說丈夫不愛她,就算是相愛的人不能在一起,也就不能在一起吧,一輩子其實沒有那麼長。徐誌摩曾在陸小曼吸食鴉片後,找張幼儀談心。他說,他是心往光明裏走的,但是腳步卻邁向了黑暗。不知道風往哪裏吹,他不知道生活接下來會怎麼樣。生活的舵,迷失了方向。張幼儀說:“其實沒有那麼困難,就是學會認命吧,接受最壞的,看接下來還能再多壞,然後管他是風是雨,往前走就是了。”這是一種多麼無奈且悲觀的活法,張幼儀的體味,如今她丈夫也體味到了。生活就像麥比烏斯圓環,轉了一個大圓圈,最終又反饋到自己身上。

\/ 向前 \/

有人說,失去的東西,其實從未真正屬於你,不必惋惜,也不必追悔。張幼儀走出痛苦的時間很短,不是因為不疼,而是因為她知道喊疼也沒有用。無論身處何種時代、何種體製,沒有人能替自己照顧好自己的內心。王陽明曾在臨終前說過一句名言:“此心光明,亦複何言?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

社會總是在進步的,而它的組成細胞之一——社會的公平則需要不斷地進化。如今,很多人會講婚姻現實。太多現實的條件,讓女人成為一種條件的附庸,愛情這個原本婚姻的基石,最後卻成了與婚姻關係不大甚至分道揚鑣的因素。愛情是一回事兒,婚姻另當別論。或者某人適合戀愛,但結婚還是另謀他人。所以,中國的婚姻,當下幸福的概率是百分之一不到,因為愛情已經被各種婚姻的條件稀釋了。張幼儀若是生活在現代,一定是個好妻子,因為她的經濟基礎夠強大,不需要太依附,憑她的聰明伶俐,她也一定可以搞定各種關係。但是,相反,在民國,她的這些過於獨立的特性,並沒有打動視感情純真和愛情為唯一的才子。

她是沒有自由的,她尋求自己的時候,就明明白白地體味到這些舊時代體製的枷鎖。一個女人的一生應該怎樣度過?什麼樣的人生算是了無遺憾?人生若是不能夠圓滿,怎樣做出最有價值的選擇。張幼儀,她做得非常完美,滴水不漏。徐誌摩讓她選擇做徐家的媳婦,不做徐誌摩的妻子,她做到了。作為一位單身母親,她帶著阿歡一個人生活,改正了他很多的不良習慣,最終將他培養成為一個嚴謹的土木工程師。她作為徐家的義女,養老送終,照顧徐誌摩的雙親。作為前任,她與陸小曼情同姐妹,徐誌摩去世後,她給陸小曼每個月郵寄二百大洋。這樣的氣度和胸襟,怕是在現在,也難以有人做到。

她沒有選擇像蔣碧薇一樣做個職業妻子,做任何職業都是有風險的。做職業妻子,需要以夫為天;做職業交際花,需要美貌如花,還要有迷人的氣質;做幹練的女強人,需要有心如止水的心態,還要有嚴謹的作風。張幼儀,不夠風情迷人,不夠俏皮可人,她樸素嚴謹。一生很短,死亡並不遙遠,她每一步都走得很穩健,是山是水還是荊棘,她心一橫,往前走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