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穀歌絕地反擊,百度再臨威脅(3 / 3)

穀歌終於發現,百度這個敵人,是個真正的敵人,有點兒冷,有點兒狠。不過,穀歌也不是吃素的。在穀歌驕傲的血管裏,也流淌著戰鬥的血液。穀歌不相信自己會徹底失敗,或者不甘心。還有很多人,包括穀歌的經銷商、合作夥伴,很多人,相信,穀歌會重複其世界範圍內的勝利,隻是需要時日,需要些行動。

最大的行動,是2005年重金挖來同樣“更懂中國”的李開複。可以說,李開複給穀歌帶來了希望。從2006年4月12日正式進入中國,到穀歌離開,有統計認為,穀歌市場占有率,已悄悄漲至38%,雖然還遠不及百度的55%,但,一切皆有可能。

李彥宏的戰術

和埃裏克·施密特不相信穀歌會輸一樣,李彥宏更不相信百度會輸,不相信自己會輸。在百度尚小的時候,他就遊刃有餘地遊走,如今,李彥宏更有理由相信,百度必將最後勝出。針對穀歌的進攻,李彥宏除了繼續鞏固自己的優勢,也針鋒相對地采取了一係列措施:

鞏固人才儲備

穀歌利用其Pagerank算法和分布式存儲技術,一直保持著搜索領域的技術領先優勢,在中國還網羅了一大批高校畢業的技術尖子人才,以期長期占據優勢。在技術和人才儲備上,李彥宏也不甘示弱,在擁有超鏈分析技術專利的基礎上,百度被國家人事部正式授予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資質,這意味著百度成為中國互聯網行業迄今為止第一家獲批擁有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公司。

百度博士後工作站的設立,無疑將為百度帶來更多機會。一方麵,百度將有更多機會參與到國家相關高科技研究項目中。另一方麵,百度的博士後工作站在為信息高級人才提供工作平台的同時,也將大大加強百度對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主動推廣建立商業聯盟

穀歌的經銷商製,使其快速建立了市場體係,爭取到了相當的時間。李彥宏也不甘示弱,在龐大的網站聯盟的基礎上,百度還通過網站搜索、主題推廣等方式,將大量網站站主召到自己的麾下,成為自己的“商業助手”。

靠品牌推廣取得最後勝利

在中國搜索市場,除了市場份額,百度已經有一定的品牌優勢。雖然在一些小眾人群中,穀歌更受青睞。但在大眾市場,特別是音樂、社區等領域,百度通過特有方式,遙遙領先。據2006年搜索市場報告結果顯示,穀歌的品牌知曉率為64%,而百度則高20多個百分點,達86.5%。

有數據認為,在穀歌離開的2010年,穀歌和百度的搜索流量比,已經變為不到20%與超過60%的巨大懸殊。穀歌的“意外”離開,讓這兩強之間的戰役終於暫告一個段落,或許穀歌還會卷土重來,但那恐怕不是短期可以做到的。

坎外真經

“實力”是企業在競爭中製勝的關鍵

在市場經濟這個大環境下,隻要是有實力的公司就一定會遭到嫉妒,就一定會有想要分一杯羹的新的競爭對手的加入。在百度的競爭對手撲麵而來的時候,特別是當強大的穀歌來到百度麵前的時候,李彥宏沒有說大話,諸如百度一定能戰勝穀歌之類的話。李彥宏在以最快的速度提高百度的實力,因為他相信,隻要百度有足夠的實力,就不懼怕任何競爭對手,即使是來勢洶洶的穀歌。

這一點我們可以向伊利學習,在對手蒙牛集團2006年隆重推出特侖蘇後,外界都紛紛猜測伊利會不會因為蒙牛的挑戰而退縮,到底誰才是中國乳業的老大。那時的伊利並沒有立刻站出來為自己爭取什麼,在2007年伊利“金典有機奶”全麵上市。伊利的選擇是正確的,說太多的空話,隻會讓人覺得你是在心虛,實力是最好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