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穀歌絕地反擊,百度再臨威脅(2 / 3)

有了3家授權代理商,穀歌相當於憑空在中國市場增加了約10000人的銷售隊伍。這大大加快了穀歌向中國本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滲透的速度,而這,正是百度的立身之本,也是搜索引擎市場競爭的核心戰場。如中企動力在全國有65個分支機構,銷售人員與中小企業之間有非常多的直接接觸,其中很多企業對搜索廣告還不是非常了解。從中企動力以前做的服務工作來看,很多客戶是利用了中企的業務平台做企業自己的網站,而這些用戶和網站與Google?AdWords服務是非常吻合的。

而另一方麵,向代理商授權也可以打擊事實存在的很多偽代理。這些偽代理沒有經過穀歌授權,企業向這些代理商投放的廣告成本缺乏透明度,利益不能得到保證。而穀歌投放的所有廣告都有非常大的透明度,從而保障用戶利益。作為穀歌在中國第一家正式授權的代理商,中企動力的副總裁俞凡表示:“如果需要,中企動力會給予穀歌相應的配合。”

穀歌在國內發展代理商並沒有采取傳統的給代理商銷售折扣的辦法,而是透明公開的服務費製度:穀歌會給予代理商透明的廣告分成,在用戶投放廣告時,可以清楚地看到哪部分費用是支付廣告費用的,而哪部分費用是支付給代理商的服務費。在這種費用體係之下,服務商將根據它的服務能力收取一定的服務費用,合理的代理商服務費,穀歌認為大約是企業廣告投入的20%左右。

同時,穀歌在中國也不會放棄原有的直銷。對於一些比較大的客戶,其業務量的規模和複雜性代理商無法滿足的,而需要穀歌來做支持的話,穀歌還是沿襲直銷的方式進行銷售。

3.穀歌問世

2006年4月12日,穀歌全球董事長兼CEO埃裏克·施密特在中國高調宣布,Google的中文名稱為“穀歌”,這被媒體解讀為Google中國本土化的開始。埃裏克表示,百度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領先,是因為穀歌那時還沒有真正進入中國市場。同時,他對李彥宏這位技術員出身的CEO也多少有些輕視:“現在百度最大的挑戰不是技術或商業模式的問題,而是如何管理企業的成長”。在他看來,在企業管理上,百度和穀歌根本就不在一個層次上。

4.穀歌專門針對中國的係列產品問世

2007年4月4日上午,穀歌在北京發布了輸入法產品“穀歌輸入法”。同年6月11日,穀歌與中國第一門戶網站新浪在北京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雙方達成戰略合作關係。穀歌的一係列高調舉措,如同一套組合拳,向百度步步緊逼而來。這個在世界範圍內獨占鼇頭的搜索大佬,在試圖控製百度不成之後,再也無法忍受13億人的中國市場份額的旁落,大張旗鼓的進攻開始了。

對於穀歌前幾年在中國表現不佳的原因,埃裏克的話自然有些誇張的成分。而穀歌再沒有什麼可以保留的了,來勢洶洶,百度能扛得住嗎?顯然,在西方投資者的眼中,百度與穀歌的對抗還屬於雞蛋碰石頭的範疇,不過是以前無數個案例的翻版,根據加州研發機構“Keynote?Systems”此前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盡管百度在中國搜索市場擁有較高的知名度並且占據最多的市場份額,但穀歌完全有能力在中國戰勝百度。

盯上百度的人肯定不止穀歌,馬雲曾經說:“雅虎就是搜索,搜索就是雅虎。”他也曾表示,2009年阿裏巴巴要成為第一家中國人自己創造領導的本土公司,第一家打進世界500強的民營企業。

市場人士分析發現,盡管百度一直穩居中國搜索引擎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在同年的第一季度,網站搜索流量份額比穀歌高出近15個百分點,但穀歌此次行動將使百度麵臨新一輪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