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朱元璋是個行刑人(1)(1 / 3)

整治貪官下力氣

朱元璋是農民出身,平生最憎惡的事之一就是謀反,不過他好象忘記了自己就是謀反才得到天下的,二是貪汙。謀反會危及他辛辛苦苦打下的天下,貪汙則是挖大明的牆腳,尤其是當他想起那本該發給自己父母的賑災糧食被元朝的官吏貪汙導致自己父母忍饑挨餓的事,就禁不住會咬牙切齒,發誓要殺光天下的所有貪汙者。老朱想要的是一個真正純淨的王朝,一個沒有貪官、百姓安居樂業的王朝,這是他的光榮與夢想,值得我們讚賞。

但要把夢想變成現實卻是一條充滿荊棘的路,因為人的欲望,因為金錢美女的誘惑,很多人在這條路上濕了鞋,送了命,還是會貪。

洪武二年,朱元璋曾經對他的大臣們說過這樣一番動感情的話:“從前我當老百姓時,見到貪官汙吏對民間疾苦絲毫不理,心裏恨透了他們,今後要立法嚴禁,遇到有貪官敢於危害百姓的,絕不寬恕!”朱元璋是說到做到的,他頒布了有史以來最為嚴厲的肅貪法令:貪汙60兩以上銀子者,立殺!

殺人也就罷了,為了增加震懾力度,朱元璋殺人還殺出了水平,殺出了藝術效果。朱元璋所設置的這條政策絕對駭人聽聞。

自唐宋以來,政治製度、機構設置多有不同,但縣衙的布局是差不多的,都有大門、戒石、鼓樓、二門這些結構,但在明朝卻在大門和二門之間多設置了一個土地祠。

這個土地祠是幹什麼用的呢?不要吃驚,這個地方是剝皮用的,剝的就是人皮。

朱元璋命令將貪汙官員處死後,還要把貪官的皮剝下來,然後在皮內塞上稻草,做成稻草人,並掛於公座之旁,供眾人參觀。這個稻草人不是用來嚇唬鳥的,而是用來威懾貪官的。

較早享受到這一高級待遇的是朱元璋的老部下朱亮祖,這位朱亮祖是赫赫有名的開國大將,立有大功,被封為永嘉侯(侯爵),鎮守廣州,可謂位高權重。但此人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驕狂。

當時的番禺縣(今廣州番禺區)縣令叫道同,是一個很清廉的官員,由於執法嚴厲,與當地的土豪劣紳發生了矛盾。這些土豪吃了虧又拿道同沒辦法,便拉攏朱亮祖,希望他為自己出頭。頭腦簡單的朱亮祖不加思索地收了好處,滿口答應了。

很多人不是故意犯罪,而是因為智商不夠,這樣的人死了,不知道是不是應該被同情。

這個朱亮祖也算是個言而有信的人,自從收了人家的好處費,就處處找道同的茬兒,幹涉道同的正常執法,同時,發動自己黑道白道上的朋友,打了道同一頓。這個道同是個漢子,雖然工作屢屢受限,而且還挨了打,但是絲毫沒有屈服,與朱亮祖進行著不懈的鬥爭。

雙方矛盾一步步升級,終於達到了頂點。道同抓住了惡霸羅氏兄弟,朱亮祖一看自己的出錢人被人抓了,這樣會直接影響自己的聲譽,於是腦袋一熱,竟然動用軍隊包圍了縣衙,強行將人犯給搶了出來。並且惡人先告狀,參了道同一本,要彈劾道同。

道同忍了三次後,終於忍無可忍了,也隨後向皇帝遞送奏章說明情況,但他忘記了,自己跟朱亮祖比,差的有點遠,光是跑路的設備差距懸殊,人家坐飛機,他隻能騎自行車。這樣誰先趕到皇上那就等於是占到了先機。

等道同氣喘籲籲地騎車趕到京城的時候,朱亮祖已經到了京城一個星期了,現在正氣定神閑地跟自己京城的朋友嘮嗑,看見滿頭大汗的道同從街上走過,朱亮祖冷笑著說,小子,有你好瞧的,讓你這次變成徹底的肉包子。原來,朱亮祖早就在自己到京城的第一天就同朱元璋見麵,狠狠地告了道同一狀。朱元璋此時不知道正為什麼事兒煩心呢,也沒正經地問問朱亮祖是怎麼回事,就立馬派人去斬殺道同。

可憐了個道同,幾乎是剛到京城時間不長,就被回去抓他的人逮了個正著,沒等弄明白是怎麼回事,腦袋跟身子就分了家。

就在朱元璋發出命令後不久,道同的奏章就到了,道同是個小官兒,自己上奏章自然不能跟朱亮祖這樣的大臣相比,所以奏章上也不會占到什麼先機。朱元璋一對照奏章就發現了問題,連忙派人去追,但是他自己訓練出來的軍士,速度之快他也知道,殺人就更快了,老朱就這樣無形中做了朱亮祖的幫凶。

朱亮祖倒是高興了,心想,你道同真是不自量力,一個小縣令居然鬥膽跟我鬥,一個小小的臭雞蛋居然要對抗上好的花崗岩,不摔死你你就不知道什麼叫疼。同時,朱亮祖也覺得自己沒有讓自己的主兒失望,出色圓滿地完成了任務,自己的聲譽也維護好了,可喜可賀!現在他和那些土豪惡霸可以高枕無憂了。

話雖如此,但朱亮祖仍然有些不安,他跟隨朱元璋打過仗,知道這人的脾氣秉性,要麼不幹、要麼做絕的性格不是人人都可以擁有的。但是朱亮祖覺得道同隻不過是個小小的知縣,而自己卻跟隨朱元璋南征過北戰過,立下過汗馬功勞,朱元璋應該不會為了一個芝麻官對自己下手的。再說了,即使下手也不過就是罰點錢,說服教育一下罷了,再不濟了,蹲兩天局子,也就完了,於是也就放下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