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朱元璋是個創新家(2)(3 / 3)

明代陳雲瞻《簪雲樓雜話》中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幅帝微行時出現。”朱元璋不僅親自微服出城,欣賞百姓的春聯,他還親自給百姓題春聯。一次他經過一戶人家,見這家門上沒有貼春聯,便派人去詢問,知道這是一家閹豬的,還沒請人代寫。朱元璋就特地為那閹豬人寫了“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的春聯。聯意貼切、幽默。經朱元璋這一提倡,春聯便沿習成為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關於朱元璋對春聯的故事還有好多。

朱元璋嚐與軍師劉伯溫對弈,雅興所致,自出一聯:天作棋盤星作子,日月爭光。劉即對曰:雷為戰鼓電為旗,風雲際會。這事兒出自野史,不能全部相信。但是民間也有和這個類似的一副聯: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地當琵琶路當弦,哪個能彈。

那時候的南京莫愁湖勝棋樓聯也是著名的棋聯。明太祖朱元璋和大臣徐達到莫愁湖下棋,以此湖為賭注,朱元璋輸棋後就把莫愁湖賜給了徐達,並於明初在此建了一座樓,取名“勝棋樓”。樓前題聯:“世事如棋,一著爭來千秋業;柔情似水,幾時流盡六朝春?”

還有一次,朱元璋駕幸馬苑,讓皇太孫朱允文和第四子朱棣陪同,這時候有風吹來,馬群揚尾嘶鳴,朱元璋出句道:“風吹馬尾千條線。”然後著令其二人對句。

朱允文的對句是:雨打羊毛一片氈。

朱棣的對句則是:日照龍鱗萬點金。

這兩個境界大不相同的對句讓朱元璋“視之默然”。他極為寵愛的皇太孫的對句給人的感覺不大對頭,淒風苦雨,景象衰敗,讓人提不起精神;而這個野心勃勃的皇四子朱棣的對句卻有帝王氣象。有人從這兩副對聯上得出這樣的結論:“後來發生的這一係列變故使人們吃驚地回憶起了幾年前在馬苑的那兩個對句。人們覺得,對句雖然主要是語言技巧方麵的問題,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應對者的性情,而性情,往往決定了人物的命運。”

朱元璋見秦淮繁華已具規模,便私自出遊,一日夜遊秦淮河,觀月夜景色,麵對明月清風,歌舞升平,一時興起,便禦製賜金陵秦淮河對聯一副:

佳山佳水佳風佳月,千秋佳地;癡聲癡色癡夢癡情,幾輩癡人。

朱元璋有“對聯天子”的雅稱,他的妻子馬皇後也頗能對。馬皇後為了照顧皇上的身體,使他從倦意中解脫出來,便以朱元璋扇子上的畫為題出了上聯:

扇描黑龍,呼風不能喚雨;

朱元璋品味著皇後的上聯,忽見皇後穿著一雙繡有金鳳的綠色緞麵鞋,即對道:

鞋繡金鳳,著地那堪登天?

安徽鳳陽縣的鳳凰山下有個龍興寺,原名於皇寺,也叫皇覺寺。朱元璋小時候走投無路,曾在此寺當過和尚。他當了明朝的開國皇帝,便命人複修皇覺寺,並親手為廟門題寫了一副對聯:

大度能容容天下難容之士

慈顏善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另有一說,杭州靈隱寺前有一座飛來峰,為防止飛來峰再度飛走,傷害百姓,於是在飛來峰上雕刻了許多羅漢。其中有大肚羅漢,敞衣露胸,盤膝端坐,手撚佛珠,滿麵笑容。因此,有人給他題寫了一副對聯: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慈顏善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此聯隻是改了兩個字,意思卻比朱元璋龍興寺一聯更為貼切。古今常以這副對聯喻大度海量,容事容人。

元璋在微服私訪中曾經見到一個年僅十歲的孩子守驛站,感到很驚奇,問他能做對子否?那孩子點頭稱“能!”朱元璋隨口說:十歲兒童當馬驛,那兒童對道:萬年天子坐龍庭。朱元璋很高興,命人賞他許多財物。

朱元璋和他的智囊人物劉伯溫經常微服結伴私訪。一次,遇到一位士人,送他們一節又白又鮮嫩的藕,好像美人雪白的臂膀一樣。朱元璋出了一句上聯,命劉伯溫對下聯,上聯雲:

一彎西子臂

劉伯溫自比殷紂王時的丞相比幹,始終忠於皇上,他見藕節折斷後,內有七孔,於是想了一句下聯:

七竅比幹心

相傳,朱元璋稱帝前,有一次到一戲班子練藝門前,見門貼一聯:上聯是:行;下聯是:盛。“行”也讀“杭”,“盛”也讀“成”,上下聯雙間複快念,就是戲台上的鑼鼓聲。朱元璋看了,很是驚奇。思索再三,第二天給戲班寫了一副對聯送去,並要班主說說聯中的意思。對聯為:

日月燈,雲霞帳,風雷鼓板,天地間一場大戲

湯武淨,文武生,桓文醜末,古今人俱是角色

名菜也與他有關鳳陽豆腐

中國人愛吃豆腐,也會做豆腐,各地有許多豆腐名菜,如:黃州東坡豆腐、揚州文思豆腐、杭州八寶豆腐,成都麻婆豆腐等等,而安徽鳳陽的“瓤豆腐”則另有一番風味。

鳳陽瓤豆腐之所以有名,傳說跟朱元璋可是有一定的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