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皇後做了十五年的皇後,於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年)病重,醫治無效,群臣紛紛訪求名醫,督責醫官,馬皇後卻很平靜地對朱元璋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禱祀有什麼用?世上有好大夫,也不能起死回生。如果我吃了藥但是沒有效果,那樣就會連累醫生,那不等於我害了他們嗎!我太不忍心了。”這種寧靜安祥而又慈悲的情懷使朱元璋及群臣大為感動。眼見著馬皇後不久於人世,朱元璋就問她有什麼遺言,馬皇後說:“就剩最後一句了?那我就說點肺腑的。我跟皇上青梅竹馬,都是窮人家的孩子,從小吃了不少的苦,因為認識你,英明神武的你,我最終做了皇後,世上能有幾個人有我這樣的幸運?我死了之後,希望陛下你一如既往地親賢臣,遠小人,允許別人直言納諫,我也就可以安心地走了。”說完這些話,馬皇後撒手人寰,享年五十一歲。
馬皇後這番不是遺言的遺言真的是發自肺腑的,既樸實而又深刻。
明太祖洪武十五年九月,朱元璋葬馬皇後於孝陵,臨葬前風雨雷雹大作,朱元璋覺得這非常的不吉利,於是臉又化作豬腰子,悶悶不樂的。送葬僧人宗泐是個心眼多的人,眼珠一轉,張口就作了一首詩:
雨落天垂淚,雷鳴地舉哀。
西方諸佛子,同送馬如來。
朱元璋聽了,才轉憂為喜。
馬皇後是個聰明的女人,盡管在那個年代,男人都是三妻四妾,但是,在朱元璋的心目中,沒有哪個妃子可以跟她相媲美。她死後,朱元璋不再冊立皇後,表示對她的敬重和懷念。這一對同甘苦共患難的夫婦,互相眷戀,互相體貼,從這個意義上說,盡管丈夫多妻妾,她的生活還是完滿的。
一個女人能這樣了結終生,夫複何求?
馬皇後在世的時候,無論是群臣還是後宮的嬪妃、丫鬟,馬皇後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了他們,各種關係處理得非常的好。馬皇後死後,宮中有很多追憶馬皇後的歌謠,其一曰:“我後聖慈,化行家邦,撫我育我,懷德難忘。懷德難忘,於萬斯年,毖彼下泉,悠悠蒼天。”
想對於朱元璋來說,馬皇後的死真的是他莫大的損失。年少時候初相識,期間分分離離不知道多少回,最終曆盡艱險終成眷屬。各種心酸隻有他們自己知道。
馬皇後給了朱元璋一個家,一個溫暖的家。讓朱元璋從此徹底遠離了孤獨、淒涼和苦悶。後來為了自己的事業,朱元璋帶著她南征北戰,她卻從未有過怨言,還一直在朱元璋身邊竭盡所能地照顧他。事業還是後勤,全都有條不紊。
馬皇後去世之後,朱元璋經常想起她的種種,常常在角落裏偷偷流眼淚。而他不再冊封皇後的做法,也從一個側麵說明了這對患難夫妻的伉儷情深,這樣堅固的革命情誼是多少金錢和外力都不能折損的!
朱元璋是一個幸福的人,因為他擁有過馬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