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淺論弘揚中華文明的重大意義(2)(1 / 2)

中華文明是在中華大地上成長起來的本土文化,盡管也在隨時借鑒和吸收外來文化中的先進成分,但始終保持著中華民族鮮明的文化特色。中華文明綿延數千年,在其發展過程中與時俱進,不斷創造、更新,已經成為中國人行動和心靈的支點,是我們民族自信心的基石。正如楊雪《凝望曆史》文中所說:“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在新的時代總會重新被激活,呈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化腐朽為神奇,而變動的社會現實又總是為我們的傳統文化增添新的養分,使其具有時代的氣息。世界上還有哪種文化比中國的文化更有生命力,更博大精深?”(《人民日報》2001年7月17日第十版)因此,弘揚中華文明不僅是維護本土文化、抵製外來不良影響的需要,而且也是中華文明自身不斷發展的必然要求。

此外,弘揚中華文明還有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的意義。全球化使各國間的文化交流更加廣泛,聯合國還把2001年確定為“不同文明對話年”。中華文明在世界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長宋健撰寫的《文明對話:世界的共同追求》一文中提到:“最近一位美國朋友寫道:李約瑟揭示了一個曆史上最大的迷惘:當代世界人類文明是由中國曆史文明和歐洲文明綜合而成。沒有中國的造船技術、指南針和其他發明創造,歐洲17世紀以來的各種發明創造和產業革命都根本不可能發生,也不會有英國的騎士時代。”(《人民日報》2001年9月21日第七版)因而,中國在文明對話、文化交流中應起到重要的作用。2001年9月舉行的第三屆“柏林亞洲太平洋周”,我國作為主賓國,以豐富多彩的節目成功地舉辦了在國外規模最大的文化交流活動。其中包括上海昆劇團的《琵琶行》,中央實驗話劇院的話劇,內蒙古合唱團和廣東現代舞蹈團的演出,陝西的社火表演、皮影戲,山東的青州石刻佛像展、淄博花燈,以及中國當代藝術展等,都受到了熱烈歡迎和廣泛的好評。這也是展現我國藝術瑰寶的魁力,弘揚中華文明優秀成果的重要活動,體現了我們對中華文明優越性的自信,對世界文化多樣性的關懷。

第二,弘揚中華文明是加強素質教育的需要。

江澤民同誌在中國共產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指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著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麵進步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這是我國文化建設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近年來,加強素質教育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但是,隨著世界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和物質財富的高速增長,社會對科學技術的極大重視和對物質利益的強烈追求,產生了追逐物質利益,淡化人格精神的傾向。反映到素質教育中,就是科學技術素質的培養備受青睞,而人文道德素質的提高受到冷落。然而,沒有正確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文化技能的學習將缺乏強大的內在動力;沒有人文科學精神作支撐,人們麵對複雜的社會現實,就難免迷失方向,走彎路,犯錯誤。報載,清華大學電機係四年級學生劉海洋,為了驗證“笨狗熊”的說法能否成立,在2002年1月29日和2月23日,先後兩次把摻有火堿、硫酸的飲料,潑在了北京動物園飼養的狗熊身上和嘴裏,造成了3隻黑熊、l隻馬來熊和1隻棕熊受到不同程度的嚴重傷害。劉海洋在數理化方麵的學習能力一直為人矚目,曾代表清華大學贏得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二等獎。但是,他卻對愛護動物,珍惜生命這一基本的道德準則缺乏起碼的認識。(《硫酸潑熊事件引發的社會思考》,《文摘報》2002年3月3日第二版)這是一個很能說明問題的例證。因此,有識之士大聲疾呼,在科技飛速進步、市場經濟發展、網絡時代到來、各種思潮激蕩的今天,特別要大力加強人文素質的教育。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還印發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著重提出要引導人們發揚愛國主義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熱愛祖國、報效人民為最大光榮,以損害祖國利益、民族尊嚴為最大恥辱。這也是在新形勢下提高全民素質的重大舉措。

提高人文素質,離不開對中國曆史的了解和對中華文明的學習。江澤民同誌1999年4月25日在祝賀白壽彝教授主編的多卷本《中國通史》全部出版的《賀信》中指出:“中華民族的曆史,是全民族的共同財富。全黨全社會都應該重視對中國曆史的學習,特別是要在青少年中普及中國曆史的基本知識,以使他們學習掌握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牢固樹立愛國主義精神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激勵他們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而奉獻力量。”(《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給白壽彝同誌的賀信》,《史學史研究》1999年第3期)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使我國真正興盛發達,其最強大的內在動力是愛國主義,而愛國主義就是中華文明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中華民族有著根深蒂固的愛國主義傳統,每一位愛國誌士都有著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著為爭取自己祖國的獨立、富強而英勇鬥爭的獻身精神。近代以來,中國曆史是一部外侵內腐、多災多難的曆史,但也是愛國主義精神大放異彩的曆史。從鴉片戰爭起,經過太平天國運動、中法戰爭、中日戰爭、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五卅”運動、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直到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創建社會主義新中國,中華民族進行了艱苦卓絕、可歌可泣的鬥爭,湧現出無數偉大的愛國民族英雄。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捍衛了民族的獨立和祖國的統一。今天,我們大力弘揚中華文明,發揚愛國主義精神,中華民族就一定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躋身於發達國家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