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簡單的就是劉邦了,就是在家喝酒結交的那些朋友,日後就助他打下了江山。打天下真的就是這樣簡單的事?現在的人才到哪去了?不是說現代人越變越聰明嗎?怎麼人才卻越來越難找了?莫非現在的人才不釣魚,也不住茅廬,全躲起來了?
人才沒躲起來,也不是沒人才。現代老板感慨人才難得的時候,也許和你擦肩而過的就是一個有用的人才,隻是你沒有識別人才的眼光。
古時候的人比較謙虛,不善於推薦自己。因為古時候的人知道,自己向人推薦自己,得有真本事。比如毛遂自薦,有真本事才能成就千古美名。而趙括也是自薦,相比現代很多人才來說,趙括也算是有真本領的了,最起碼他熟讀兵書,談起兵來,能把他的父親大將趙奢也駁得無話可說。但是,趙括這本事放戰場上不行,所以最後不光丟了性命,還讓人笑話了幾千年。
現代社會,信奉的是“不哭的孩子沒奶吃”。不管是人才不是人才,都會對人宣稱自己是人才,於是乎“誇誇其談”者到處可見。在這種時候,要分辨人才的真假當然比較難,因為這需要時間。現代社會分工日細,即便是真正的人才,也不一定就適合老板的要求,這樣,也就造成了人才難求的局麵。
既然人才難找,企業何不試著自己培養人才,特別是一些高級的管理人員。比如像公司未來的最高管理者這樣的重要職位,空降的人才往往沒有培養的人才更適合。
傑克·韋爾奇,前通用公司董事長兼CEO,在他執掌通用的21年時間裏,把通用公司的市值提高到4000億美元,居世界第一。
韋爾奇成功的秘訣之一,就是他的人才戰略。最近,商業周刊列舉了20位最有前途成為總裁的企業管理人才,其中通用公司占了5位。而之前,通用公司的很多管理人才,都成了一些世界級的大公司總裁。比如藍瑞·B(現任聯信公司總裁)、約翰·T(現任斯坦利公司總裁)、格林(現任歐文飼料集團總裁)和諾曼·B(現任USF&G公司總裁)這些人,他們都是出自於通用公司。可以說,通用公司的高級管理人才那是源源不斷。甚至有人笑話說,通用公司成了總裁生產基地,專門負責為別的公司培養人才。
為什麼在別的公司人才缺乏的情況下,通用公司卻人才濟濟?原因是韋爾奇在成為通用公司總裁時,建立了一種培養人才的“接替機製”。這種機製,更注重的是培養領袖級的管理人才。
在通用公司每一個崗位上的人,都有一幅發展藍圖。這上麵標有從開始工作,到成為一個高級主管所要具備的能力和經曆。所有的主管都必須有跨部門工作的經曆,這些經曆雖然不一定能夠讓你成為高級管理人員,但是,這種跨部門的訓練,對培養管理方麵的才能所起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另外,通用還有個領導培訓班,每年有大約5000名管理人員,在這裏學習怎樣解決管理中的現實問題。這些問題都是來自通用本身,韋爾奇就曾經親自在這裏給中層經理講座。
還有就是,在通用公司,對管理人員的訓練是經常性的。這些管理人員和領導者的考核評估中很重要的一條是,他有沒有把自己訓練中所學的經驗和技能傳授給其他員工。
每年,韋爾奇都要四次召集通用公司的25位高級管理人員開會,交流各自工作中的經驗,以及對今後的工作所設想的策劃。在這些交流會議上,這些管理人員不僅對公司的所有運作情況,有了個全麵的了解,同時也學會了怎樣整體地考慮問題。
就這樣,通用公司成為了一個訓練培養總裁的集中營。
通用的人才戰略,很值得我們現代的企業、公司管理者借鑒。現代企業家經常遇到人才瓶頸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提前的人才戰略。公司要發展,靠的是人才,而人才的培養往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這就要我們在培養人才上麵,有超前意識,要提早製訂人才培訓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