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平壤:明、後日,必有血戰(2 / 2)

這是一場為朝鮮宗主權而戰的戰爭,而宗主國的軍隊居然要從朝鮮領土上撤退,不管怎麼從軍事觀點來說明是最上之策,大概也沒有人會同意。

葉誌超認為:“如果不趁現在出城,以後就會被截斷退路。元山登陸的另一股部隊,正擺著截斷退路的架勢。眼下那股部隊還沒有布好陣,有可能突出去。”

葉誌超雖然是總司令,但成歡的敗績使他沒有統禦全軍將領的力量。

“到了這種時候,你還想逃跑嗎?隻有打下去嘍!打完之後什麼樣,到時候再說吧,戰爭這玩意兒就是這麼回事!”左寶貴瞪著眼睛衝葉誌超說道。

左寶貴是士卒出生,太平天國戰爭時期投到江南大營,顯露了頭角。他是山東省費縣人,不能算淮軍係統。在奉天駐防,討伐當時十分猖狂的馬賊有功。他的部下也慣於作戰。3年前,他參與鎮壓熱河朝陽的金丹道教起義,立下戰功,被賞穿“黃馬褂”。黃馬褂是一種馬甲,因為黃色是皇帝的顏色,所以一般人是不能擅自穿用的。

左寶貴對近來軍界的思潮——不是北洋軍就不是人,很有反感。

“實在對不起,這次戰爭的對手可不是馬賊!”葉誌超說道。

“管它是日本還是馬賊,反正是敵人罷了!”

左寶貴憤憤然,豎起眉毛。

“算了,別太激動,會傷身子的!”

葉誌超搖頭認輸。

左寶貴有高血壓病,前幾天輕微地發作過。

“嗯……算了,我有我自己的一套打法。”

左寶貴根本不理睬葉誌超的指揮權和撤退論。從太平天國以來,他出入槍林彈雨,自信實戰經驗沒有能勝過他的。這一點,別人也都得承認。

然而,葉誌超卻露出一副輕蔑的麵容,似乎要說:這次的戰爭性質不同,用對付馬賊的戰術能戰勝日軍嗎?左寶貴覺得葉誌超是要對他這件恩賜的黃馬褂說短論長。

在後路供應方麵,四大軍入朝後,由於清軍各級將領不諳軍事,缺乏近代戰爭知識,而指揮戰爭的李鴻章又遠在天津,僅憑一紙電報指揮戰爭,不了解前方情況。因此對於入朝清軍的後勤兵站供應等並無認真籌劃和布置,僅在天津和奉天各設一糧台,天津稱“東征糧台”;奉天稱“奉天東征支應局”。其兵站線路以九連城為中心,由國內至國境線上的九連城,海陸共有4條線路:海路由旅順口經大孤山至大東溝;由營口經大孤山至九連城。陸路:關內由鐵路至山海關,再經錦州、牛莊、遼陽至九連城;奉天經遼陽至九連城。由九連城至平壤則經由義州、宣川、定州、安州之陸路線。其中在九連城至宣川、宣川至定州、定州至安州、安州至平壤間劃分4段,每段配備若幹兵士從事兵站運輸事務。並在大孤山、大東溝、博川、安州等地駐紮部隊3000餘人,以保衛兵站路線的安全。

諸將入朝後,感到全軍共計不過30餘營,合之一戰尚且有餘,分之拒守則不足,戰守不能兼顧。尤其感到平壤後路空虛,故屢電李鴻章要求於義(州)、定(州)、安(州)各江口添設守兵,再於元山、黃州、海州、鐵島一帶分派勁旅,以遏其勢,以使前方清軍專意對付進犯日軍,而無後顧之憂。

李鴻章於8月16日向朝廷奏請增募新兵20營。同時增調河南豫軍精銳營馬步4營、大同軍馬步8營2哨赴援。又命駐紮直隸馬廠之總兵呂本元所訓盛軍飛騎馬隊5營馳援平壤。9月8日又命令駐防金州、大連灣之劉盛休所部銘軍10營赴援安州。

與此同時,黑龍江將軍依克唐阿也奉命率鎮邊軍步隊4營、馬隊9營於8月10日由齊齊哈爾出發,馳赴九連城。

侍衛倭恒額率領黑龍江齊字練軍馬步4營於9月9日到達九連城。佐領富爾丹所訓吉字步隊2營、馬隊3營於9月2日到達鳳凰城。此外為了加強奉天及東邊道一帶防守,由新任東邊道道台張錫鸞新募定邊軍7營,於9月上旬已募齊著手訓練。

這樣,到9月中旬,除遼東半島外,駐奉天省清軍後續部隊總數已達17000餘人。

由於入朝清軍集結平壤,采取消極防禦的方針,株守以待,因此,日軍在朝鮮的攻勢作戰,首先是圍攻平壤。準備攻破平壤後將清軍沿朝鮮西海岸逐出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