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真的要離開青竹山了,劉瑛心裏很不是滋味。盡管國民黨軍撤去封鎖之後,部隊下山搞到了給養,吃上了熱氣騰騰的白米飯,可劉瑛還是茶飯不香,心中恍惚,宛若丟了魂似的。
雷明和龍海山進城同國民黨方麵談判費了些力氣,雙方鬥智鬥勇,誰也不肯相讓,雷明據理力爭,才迫使國民黨方麵作出了讓步,同意解除封鎖,允許獨立師下山籌糧籌款,補充軍需物資。作為讓步,雷明放棄了要國民黨方麵為獨立師補充槍支彈藥等條件。冤家對頭打了這麼多年,除了到敵人手上去繳槍繳炮,弄到彈藥外,何曾寄希望於人家給你“補充”呢?因此,誰也沒拿它當成一個損失。不過,國民黨方麵還是處處刁難,先是說青竹山共產黨武裝隻有區區三百號人,遠不夠一個師的編製,因此拒絕承認紅軍獨立師的番號。
雷明爭辯道,青竹山獨立師是自青竹山蘇維埃政府成立時就有了的,打了這麼多年的仗,三年遊擊戰爭時期,山上山下,雙方鼓角相聞,槍炮相向,難道國民黨真有這麼大的忘性?那就打開檔案查一查,看有沒有青竹山紅軍獨立師的有關檔案。再說,紅軍所屬部隊番號,由紅軍軍委確認,用不著國民黨軍說三道四。獨立師是奉了共產黨中央的命令,前往皖南參加共產黨部隊的整編,無論你承認不承認,都是一回事。三年來,甭管獨立師還剩下多少人,問題是你國民黨始終沒能消滅這支紅色革命軍隊,她的軍旗至今還在青竹山密林深處飄揚,怎麼能睜著眼睛說瞎話呢?國民黨方麵理屈詞窮,也隻得作罷。
雙方擬定了獨立師下山的大致時間。獨立師承諾:下山後不在當地縣城及各村鎮停留,立即開拔,前往皖南。不過,雙方在下山開進的路線上,卻產生了分歧。國民黨方麵生硬地指定了一條路線,要獨立師沿大路下山,取道浙江,進入皖南。雷明不同意按國民黨指定路線,他的理由是紅軍獨立師的行動路線應由自己做主,沒有必要聽國民政府指定。雙方僵持不下,國民政府的人隻得悻悻地威脅說,如果獨立師不按指定的行軍路線前往皖南,其安全毫無保障。雷明對對方赤裸裸的威脅一笑了之,青竹山這支紅色武裝力量又不是嚇大的。令雷明奇怪的是,在行軍路線之爭中,從頭到尾都是他與國民政府的人唱獨角戲,龍海山卻一言不發。
協議簽署後,雷明、龍海山等人安全回到青竹山營地。
獨立師這次真的要走了,開赴抗日前線。青竹山躁動不安,似乎醞釀著一場新的風暴。
除了派出交通員前往粵贛邊界根據地聯係項英、陳毅首長,進行彙報外,雷明還忙著改編部隊。因為部隊兵員確實嚴重不足,獨立師正式縮編為團,番號為“青竹山北上抗日先鋒團”,由龍海山任團長、雷明任政治委員,二虎子任副團長,才旺任副政委,何大小任參謀長,下轄三個營九個連,另有團直屬隊的三個連。青竹山蘇維埃政府已經正式取消,這個存在了幾年、而實際存在的時間更少得可憐的紅色工農政權便無疾而終了。劉瑛對此格外傷感,畢竟那個紅色政權寄存了無數犧牲的同誌們更多的紅色理想和追求。不過,等著瞧吧,早晚有一天,青竹山,不,福建省和全中國都將建立起工農革命政權!在蘇維埃政府的職務徹底消失之後,劉瑛接受的任務是負責征兵工作。獨立師精選了一些得力骨幹,分別前往柏村、雷坑和“三坑”這些過去群眾基礎較好的村莊,發動動員群眾參軍,擴充兵力。由於怕國民黨方麵幹擾破壞,並尋找借口襲擊,按照雷明指示,擴充兵員的活動不事聲張,幾乎處在一個半秘密的狀態。不久,新編成的“青竹山北上抗日先鋒團”陸續征集到的新兵補入了各連隊,全團儼然一個滿編的兩千多人的大團,這讓雷明、龍海山等人欣喜不已。
部隊抓緊訓練,隨時準備開拔北上。
忙完征兵,劉瑛才開始靜下心來,開始考慮自己的去向。她要麼跟著部隊去皖南,要麼找地方黨組織要求重新分配工作。說實話,三年多的遊擊戰爭,大家夥一起滾草棵子,餐風露宿,感情宛如親兄妹,她實在離不開這些青竹山的弟兄們了。特別是和雷明的感情,更是發展到熾烈如火的程度,如果不是為了率隊北上,她都應該和雷明談婚論嫁了。連日來,她時常就有這樣的衝動,隨著部隊走吧,隻要和雷明在一起,此生還有何求?舊時說耳鬢廝磨,夫唱婦隨,革命軍中當然不講這些,講得是革命伴侶誌同道合,馬上征戰,馬下相伴,那正是劉瑛一貫的追求啊。可是,她的工作分配得由黨組織說了算,她怎麼能自己來安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