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決定守著這個山峰開始采摘。向南的方向晾曬蘑菇,向北的方向去接備用水。然後在山頂附近找一個可以短暫容身的地方,搭個行軍床。再找個遮光的地方,搭個行軍灶。萬事就全乎了。
行軍灶要冒煙,所以不能直接在表麵上燒火,必須隱藏一下。否則行軍灶成了烽火台,招惹來護林的就麻煩了。
一想到這,海東一骨碌身爬起來,向北邊的山下走去,他要先去河邊觀察一下,然後再就近找一些可以容身的小山洞。準備一個能過夜的地方。
向北邊山下走了20多分鍾,海東的眼前沒有路了。
他走到了一個懸崖上邊。
他一時愣住了。
這個山南邊陡硝,以岩石為主,夾雜著泥土。而北邊基本是土路,少有幾塊大石頭,基本是45度角向下傾斜的。哪裏來的懸崖呢?
要知道,泥土隻能堆積成小山包,然後被雨水衝涮出一道道溝向山下延伸,溝裏一般都是雜草、落葉,看起來是平的,一踩上去深不見底。不應該有齊刷刷的懸崖!
他小心翼翼地攀著樹枝,從側麵向下望去。幾乎是垂直的斷麵,沒有樹林直接裸露著岩石。深不可測。
隻能繞道走了。一想起“望山跑死馬”這句話,海東的嘴邊開始苦笑起來。
他小心謹慎地和山崖邊保持著距離,向東側迂回前進而去。
他總覺得東邊距他的車的方向比較近,他是從東邊來的,所以繞這個山崖也得從東邊繞最安全。
走了沒多遠,他又開始向山下行走了。感覺懸崖已經繞過去了。
他決定向山崖的底下走,觀察一下這個奇怪的山崖。
走了不一會兒,他來到了一個山洞的外邊。這個山洞的上邊就是方才他站的懸崖頂位置。下邊齊刷刷向裏傾斜了40多度,象被砍過一樣,露出土層下麵的石頭山體。洞的最下方靠近地麵處長了一些草本植物,但沒有樹木。就象一個平整過的草坪一樣。
一腳踏上草坪上,感覺腳底的泥土是鬆軟的,少有石頭。
這個地方不錯。
住人的話,上有岩石,下有平整的地麵。而且挖坑埋灶是在鬆軟的泥土上進行的,應該很方便。海東快速地盤算起來。
搭床的位置可以在洞的底下最深處,外邊遮上斜支的木架,用樹枝遮擋一下,就是一個三角形的小屋……。海東從上衣口袋裏取出紙筆,開始畫起了草圖。他決定在這裏安個臨時的營地。
這個營業雖然沒有麵朝麵,但貴在可以較好地遮風避雨。而且地勢隱蔽,燒起火來隻要把煙霧處理得當,應該不會被發現。
一想到這,海東立刻開始卸下身上的物件。就近找塊平整的石頭坐在上邊,開始認真研究起草圖來。
這個山洞呈現月牙形,地麵是平的,上邊是彎月形,左右寬約50餘米,高約30餘米。由於山體是整體的岩石,而且圓形彎得特別光滑,所以不存在倒塌的風險。裏邊應該可以進人。
海東找了幾個長樹枝,先搭了一個可以睡覺的窩棚。一麵靠著山體,一麵是斜放著的樹枝,再用一些細枝橫向連接,弄了一個網狀的小屋出來。
屋裏用一些碎石搭了一個行軍灶,爐坑在地方上挖出洞來,然後排風道一直向外延伸至20米開外,再開孔向上排風道實際是一條溝,上麵用密集的樹枝、樹葉遮攔,各種煙霧則通過樹葉的空隙向上擴散開來。這樣遠遠望去,根本看不到炊煙。而且炊煙最濃時,也遠遠望去象是山間的霧氣沒有散開一樣。
這個行軍灶的樣式是海東特意從網上查來的。有網絡比什麼教科書都管用。
歇過一陣後。海東開始東奔西走,一邊采蘑菇,一邊把周近的地形又摸了一遍。還特意到水源那裏看了看。是純粹的山溪水,生吃也沒問題。主要是這個地方沒有汙染。
他把采到的蘑菇用線繩串好,掛在門前的樹枝上,然後進屋小憩了一小會兒。
不知不覺地睡了一覺,醒來時,天色已經接近黑色。又一天過去了。
明天要找個地方做廁所,然後及時掩埋起來,……,海東一邊想著,一邊又甜美的睡了過去。行軍灶裏的柴火是一整棵砍去了枝葉的鬆樹,前低後高地矗立在一旁。隨著前端燒成焦炭,炸裂開後,這棵鬆樹又在重力的作用下向爐子裏伸進去一塊,繼續燃燒著。由於沒有風,所以火苗比較安份,一直在爐灶內吞吐著木材。。
網絡是萬能的,這種技術隨手掂來,進山之前備足了功課,確實有一些作用。一想到這裏,海東滿臉是得意的微笑。這時身邊要有旁人,肯定會自吹自擂五分鍾以示慶賀。
深夜,輕微的呼嚕聲傳來,掛在枝頭的幾串蘑菇無聲地觀察著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