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搭建營地(1 / 2)

第二天清晨,海東在晨睡中做了一個美夢,夢見他在這裏搭建了一個美麗的宮殿。

他醒後第一件事,是檢查了一下爐灶裏的鬆木是否還在燃燒,然後喝了點熱水,吃了些麵包。又打開了一袋小鹹菜。他決定飯後回到車上,往這裏倒騰東西。準備徹底的安營紮寨。

由於距離較遠,他決定采用螞蟻搬家的形式,一點一點地移動,累了就歇會兒。渴了就喝點,餓了就吃點幹糧。

用了一天的時間,終於在下午三點多鍾倒騰完了。

倒騰過來得用一天的時間,回家時再倒騰一天。中間至少得玩十天半個月的,要不真不夠折騰的,海東自言自語地說著,然後開始打量他的山間別墅,開始規劃起來。

今天有點晚了,廁所的事兒,明天再弄吧。他打定了主意,開始悶鍋造飯,他決定蒸點饅頭備用。這樣就不用天天點火做飯了。

一宿平安無事。吃飽喝足,拍拍肚子,一覺睡到第二天的天亮。

他又四處砍了一些細枝,簡單的編成網狀,一層層地鋪蓋在地麵上豎起的支架上,用它來模擬人工牆。鋪蓋的層數越多,越有保溫性。樹枝上的樹葉幹枯後,會一層層地遮蓋在一起,不僅保溫,而且能擋住“屋”內的燈光不外泄。這對海東來說是個安全的好方法。

最難的是廁所的問題。隨地解決固然方便,但不定哪天自己就一腳踩上。最後是備個坑,然後蓋上蓋。做個旱廁,或者直接做成化糞池,用過的水也一並倒在裏麵。

他又想了想,幹脆一勞永逸,挖個地窖,住進去,撤退的時間把口土封上,來年回來時還可以繼續使用?

一想到這裏,他暗自歎息,如果是一家人來,幹活有分工,會是另外一份景象。自己一個人在這裏瞎折騰,真是閑得蛋疼。

一邊嘲笑著自己,一邊畫起了草圖。

先試試看能挖多深吧。挖得越深保暖性越好。如果連屋頂也在地下部分的話,冬天這裏邊也能住人。冬天住人的話,得搭個“火坑”……。

三米乘三米的居室,減去台階,減去“坑”,減去“爐灶”……,他一邊畫圖,一邊計算著空間的利用。一個人用不著太大,而且要考慮深度和土壤的土層厚度,……。

經過簡單的計算,他大致有了方向,深1米,寬3米,長2米,然後上邊蓋半截樹枝搭成的房頂,是最省事的方法。

他找到了鐵鍬,開始劃線、鏟土,開始忙碌起來。

一個人做事情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大腦中想點別的事,一邊想一邊幹活,既分散了注意力,又覺得不累。海東一個人幹活時,喜歡聽音樂,通常是戴著耳機放著各種音樂,一邊聽音樂一邊工作。在這大山裏電池很金貴,雖然手機沒有信號,但可以當手表用,可以設置各種時間計劃。所以聽音樂這事其實是個很不現實的事情。隻能改成大腦波播放了。

海東一邊哼唱著小曲,一邊揮鍬挖坑。

先按著輪廓圖劃線,然後趟出一鍬深的溝,再把表層的浮土去掉。這樣深20厘米左右的一個“坑”的輪廓開始出現了。這一步其實並不累。再往下挖就不太好弄了。因為樹林裏的表層土一般都很鬆軟,而且基本上都是碎樹葉,衝涮過來的泥土等,基本是浮在上麵,半個小時左右就完工了。

最難的是往下挖,如果全是土還好說,要是有碎石或大石塊在下麵,就不好弄了。

海東小時候在學校裏植樹造林積累的那點經驗,基本上全用上了。

先向下挖出台階來,然後弄出爐灶的位置,剩下的明天再說。海東準備分期完工,這樣可以利用休息的時間再去周圍采一些蘑菇,晚上可以燉點蘑菇湯喝。大饅頭、蘑菇湯,想想就是美味。飽不飽、水裏找。吃完饅頭再喝湯……。一邊幻想著美味,一邊揮鍬深挖。很快五級台階出現了。再順著五級台階向山崖根底下去挖出一個灶台裝灰的坑,然後再用石頭壘個鍋台出來,今天的工作就要大功告成了。

工程結束得異常的早。想象中的大石頭沒有遇到,基本上都是碎石。挖出一個坑來,然後用地表土混點水粘貼在四周,等地表土幹涸後,就象泥土封印一樣,把碎石固定住,而且以後燒火的話,泥土越燒越硬、越燒越密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