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月牙兒山洞(1 / 2)

車輛駛向前方,路麵這時已經漸漸的變得陳舊、破碎。遙傳當年小日本在山野裏挖過山洞,修過便捷的公路,由於裏邊斷了人家,逐漸就荒廢了。近年隻有護林人在這條路上走過。

麵包車終於開到了土路上,隔幾米便有一塊塊平整的地麵寸草未生,依稀能看出是白土灰覆麵。各種雜草無序地長在路間,掩飾著路麵的去向。

走走停停,海東終於來到一大片平整的土地當中。停下車來,下車伸了伸久坐的腰腿。現在已經是午後的時光,他決定今天先在這裏體驗一下露營的生活。

夏末秋初的夜裏,可能會有一些涼爽,一想到這,海東匆忙地拾綴起來。他要搭個簡易爐灶,喝點熱水。

四處揀了一些柴火,從車上卸下幾塊磚頭,搭了個四麵透風的簡易爐灶後,四周觀望了一會兒,斷定不會有戴袖標和巡林人過來。他開始放心大膽地點起了火。為了糊弄可能被遇到的檢查的護林隊,他把車上的滅火器卸了下來,放在爐灶旁邊。

……。

一夜平安無事。

第二天,天亮時,海東從車窗裏伸出頭來向外望了望,踢開身上的棉被,走下車來。

在東北方向,遠處有連綿的群山,應該是長白山脈的餘脈。西北方向突出一個山峰,山峰頂上有未長草的巨石,巨石下邊應該有可以避風的地方。他仔細地用俄羅斯軍用望遠鏡觀察著。

這個軍用望遠鏡是蘇聯解散那幾年,走私過來的民用軍品裏的俏銷貨。帶紅外鏡頭,聽說也可以夜間使用。當年在市場裏遇到時,他用這個東西試看遠處的彩電塔,居然連上邊的螺絲有幾顆都看得清清楚楚。於是便收留了下來。

他決定步行去西北方向的山頂看看。找到了一個空背包,一個漏眼的絲網袋。背了一個行軍壺,拿了一些餅幹和糖果、巧克力,又尋了兩包未開封的香煙。懷揣著手機就直奔西北方向走去。手機裏有指南針,隻是電池得省得點用。想到這裏,他又返回車裏,找到了一塊充電寶,放進空蕩蕩的背包裏。

“望山跑死馬”,從鎖車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路途可能會很遠。有點戀戀不舍地告別了麵包車,一步一步地走向密林深處。

走直線最近,但也需要適當根據林木的長勢做一下迂回。為了避免迷路,他一路上用腰帶係著的剪枝剪,偶爾做著標記,剪幾個樹枝掛在明顯位置。這樣回程就能更順利一些。

大約走了四個多小時,海東每小時休息10分鍾,保存著體力。順便糾正著方向。終於走到了山腳下。

近乎60度的山峰矗立在眼前。他在望遠鏡上觀察過,靠近山頂部份有幾個地方可以搭個窩,放置幾張床的位置,而且還是陽麵,一整天都能接到太陽光的照射。這樣采來的蘑菇可以曬幹了帶回去。更重要的是,能隨時遠處觀望到他的麵包車。

在山腳下休息了半個小時左右,檢查了一下鞋帶和衣物、隨身物品。海東開始向山上爬行。

一路上,除了幾處有碎石外,山體整個都是岩石夾雜著泥土。借著伸出來的樹枝,海東一路上省了不少力氣。幾乎是手腳並用。

早晨山間的露水打濕了他的手套,帽子也被樹枝刮掉過幾次。這一切並沒有妨礙他前進的速度。大約800多米的山峰,他計劃用2個小時左右爬上去,而且是一氣嗬成。

“世上無難事,隻要肯登攀”,他一邊默念著一些勵誌的語錄,一邊向上爬行著。腳下沒有現成的路,隻是偶爾需要折返一下,換個位置向上,總體的路線是“之”字型。

太陽越來越高,天氣也越來越熱起來,慢慢地海東的額頭、後背出現了汗跡。他在脖子上係了一條毛巾。一方麵擦汗用,另一方麵也為了防止樹上的小蟲、樹葉什麼的掉進他的脖領裏。

不管多熱的天,登山必須用長腿褲。……。他腦子裏一邊想著這些亂七八糟的事,一邊腳不停地的向上攀爬著。

大約二個半小時,他登頂了。

登頂後的第一件事,是找個背麵的草地,歇下腳來,四腳朝天躺在草地上,放鬆著自己方才一直緊繃著的神經。

從今天開始,要有一個新的人生起點了。他這樣安慰著自己。已經好久沒有挑戰過自己的體力了。以前爬山還是在學生時代,那個時候精力旺盛,也不覺得有多累。尤其是出過汗後,到了山頂讓風一吹,馬上就能恢複滿血狀態。記得那時還能在山頂上的平地上跑幾個來回。現在到了中年,到了山頂就沒有力氣到處亂活動了。

這座山海撥不是很高,但周圍相對是比較高的。南麵是接近60多度的筆直山峰,北邊卻是40多度的斜坡向山下延去。在山腳下不遠處有河流小溪經過。海東在望遠鏡裏看到這條小溪才下決定向這邊出發。在山區裏閑逛,沒有水是萬萬不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