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後記 中國互聯網行業職業經理人的黃金時代(1 / 2)

在改革開放以來的30多年裏,中國的本土企業與跨國公司巨頭在各個行業中展開了激烈的競爭,雙方各有勝負。在勞動密集型的行業(如家電行業),中國企業已經取得了優勢;在技術含量高一些的電子信息產業,以聯想為代表的中國的計算機製造商也已經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而汽車業和精密控製業則依然是洋巨頭的天下。

在中國,互聯網是第一個以高科技含量為特征而被中國本土企業取得了全麵優勢的行業。有人總結說,這實際上是因為在經過了十幾年的計算機熱後,互聯網已經成為由大量技術藍領支撐的新勞動密集型行業。這種玩笑說法有著一定道理,但歸根結底與互聯網的輕經濟的特征有關。與傳統行業通過固定資產積累和擴大生產規模推動行業的發展不同,推動互聯網行業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知識的積累,而知識傳播速度的加快,使得中國互聯網企業在起點上與國外同行們的差距不是那麼大,並可以憑借對市場的熟悉,快速作出反應,占得市場先機。

如果說傳統行業中通行的競爭定律是“大魚吃小魚”,那麼互聯網行業中的競爭定律應該是“快魚吃慢魚”。在中國,這種“快魚吃慢魚”的特點尤其明顯,那些征服了世界的互聯網巨頭們,卻往往在中國吃了苦頭。2010年3月22日,隨著穀歌南渡香江,跨國互聯網巨頭在中國大陸已經沒有任何可稱得上成功的案例。

不知這是中國互聯網行業的幸事,還是不幸。

中國互聯網行業一直是草莽橫行、野蠻生長的行業。這種狀況的形成與中國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及行業曆史有關,在這種複雜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中國互聯網創業領袖們往往更願意相信自己,而不是像國外互聯網企業那樣,在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引入職業經理人,幫自己打理公司。我們最近策劃的兩套與中國互聯網有關的書係“職場日誌”和“創業日誌”,在選題的時候我們也發現,“創業日誌”選的互聯網創業家較多,和這些優秀創業家旗鼓相當的頂級職業經理人則相對缺乏。

慧聰集團董事局主席郭凡生在2009年高交會上有過一番關於“老板”和“職業經理人”的講話。在2005年,當時穀歌召集李開複、王懷南、周韶寧三員大將大舉進軍中國,一度令李彥宏感到很大壓力,郭凡生告訴李彥宏,李開複他們隻是職業經理人,我們做老板的難道還怕打工的?“果然,李開複們最後還是輸給了李彥宏”。

我們不能確定百度兩度出現的COO、CTO空缺是否與郭凡生的這一席講話有關,應該說,這樣的論述在中國互聯網創業者看來有著一定的代表性。但是我們必須意識到,哪怕成功的創業者們幾乎無一例外地會將自己的成功歸結於自己的某個決策或者冒險,但對一個企業來說,重要的是有一個體係來保證企業的平穩運營,這種決策和冒險應該是一種例外而不是準則。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