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第四周(1 / 2)

星期一 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中國有很多年輕人希望創業,但沒有一批有經驗、有人脈、有資金的人來幫助他們。我們計劃每年“生產”5個公司,而中國每年的天使投資項目有上百個上千個,創新工場隻是扮演其中一個小小的角色,做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

——2009年10月,李開複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創新工場新穎的商業模式加上李開複的識才能力、過去在微軟和穀歌兩家跨國公司取得的成就,使得眾人對之寄予厚望。但李開複仍然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創新工場對於許多創業者來說是一家創業輔導機構,而對於李開複來說就是他的創業項目。將自己的姿態放低,反映了李開複腳踏實地的創業態度。

“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說起來簡單,但實際執行起來並不容易,尤其是在自己小有成績的時候更容易被勝利衝昏頭腦,對創業者來說,沉穩、踏實是必備的素質。

行動指南

腳踏實地,冷靜對待他人的讚譽和批評。

星期二 創業不是賭博

做任何事情都應該是心裏知道這是你追尋的,清楚自己要走什麼方向、需要什麼成本和籌碼。打算傾家蕩產的、不理解未來的、沒有經驗的我不認可。我這裏想說的青年創業平台是給那些有足夠經驗的人來做;經驗不足的,我慢慢帶給他足夠經驗,再讓他做。我所提供的是我的幫助、教導、資金、環境、後勤,能夠讓他更好更快地學到他需要的、創出他想創的東西。

——2009年9月,李開複接受CBSi中國媒體總編劉克麗專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由於中國創業環境相對不成熟,創業成功率並不高。創業者通常會麵臨許多困難:缺少管理經驗和啟動資金、難以吸引優秀的技術人才等。創新工場的出現為想參與到這一創業平台的創業者提供了支持,運用豐富的管理經驗,幫助創業者搭配互補的團隊、加快產品開發的進度,也增加了他們創業成功的機率。

據李開複介紹,創新工場的目標是每年嚐試20個新的創意,並拆分出5個左右獨立運營的公司,在這些獨立運營的公司中,平均能有1個上市,能有2個被收購,剩下的2個死掉。相對於風險投資7個項目成功1個的平均成功概率,李開複的創新工場的成功概率相對較高。

創新工場會對投資者和創業者進行深入分析,因為高成功率會推動投資者和創業者的心理預期的轉變,尤其是一些創業者往往把創業當作賭博,抱著萬一做成就功成名就的態度,沒有做好前期的積累就準備創業,甚至麵對一些風險也會有著賭項目的心理。但創業畢竟不是賭博,慎重行事、穩紮穩打才是上策。

行動指南

通過合理的規劃提高創業成功的概率。

星期三 不能隻為感覺而創業

(創新工場)主要還是要做跑車,但是跑車不是像野馬一樣亂跑,我要管理這些跑車。

——2009年9月,李開複接受CBSi中國媒體總編劉克麗專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李開複曾經比較過微軟和穀歌工作方式的不同,他認為微軟是一家做航空母艦的公司,可以組織三五萬的人做一個巨大軟件工程,穀歌是一家做遊艇或者跑車的公司,可以快速地做出一個跑得很快的公司。微軟的特長在於流程和部門合作,合理調配龐大的資源,符合流程地做出符合用戶需求的產品;而穀歌善於通過市場進行試錯,然後給工程師很大空間去掌控、調整他想做的事情。

在創新工場,李開複會將這兩種模式進行結合:以做跑車的方式對創業者進行輔導,幫助創業者快速組建團隊,實現產品化,但在此過程中,創新工場會用微軟的流程化管理方式,對這些創業項目和產品進行評估,而不是像穀歌一樣讓工程師愛做什麼做什麼。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