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第三周(2 / 2)

背景分析

相對於微軟這樣的巨無霸,從資金、資源上看,小的互聯網公司確實很容易被大企業吞掉。不止是小公司,甚至像網景這樣的大公司,在微軟的“操作係統捆綁瀏覽器”的競爭策略麵前也敗下陣來。然而,在網景之後,火狐、Opera等新瀏覽器應運而生,正是抓住了微軟船大難掉頭的痛處,抓住了客戶的需求進行創新,為自己贏得了空間。

穀歌在起步之初也是靈活地采用了“避敵之強,攻敵之弱”的差異化競爭策略,通過創新的產品和應用吸引了用戶,為自己贏得了空間,而不是在大的互聯網公司占優勢的領域展開競爭。而在創新工場,李開複對創業者和項目的一個重要支持就是,運用自己在穀歌等創新型公司的經驗,使得創新工場的創新項目能在與大企業的競爭中勝出。

行動指南

通過創新使自己的產品與大企業區別開來。

星期四 不要重新發明“輪子”

如果讓我從頭去做SNS,那肯定完蛋了。

——2008年10月,李開複接受《環球企業家》雜誌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2005年,新聞集團以5.8億美元收購MySpace。受這一利好的影響,各種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會性網絡服務)網站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甚至在剛剛成立不久的穀歌中國內部,也有人提議做一個SNS網站,這樣既能跟得上互聯網的發展,也能吸引大量用戶。

然而,李開複堅持認為,穀歌中國與其去尋找100種改善流量的方法,不如堅持改善搜索引擎技術。雖然從短期來看,改善搜索引擎是最平淡、最不能帶給市場驚喜的;但從長期來看,它是一切競爭的根本,是穀歌中國和總部都最容易衡量的成果,也是最不需要重新發明“輪子”的功課。

行動指南

不要跟著別人的步子走,而是要在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領域尋求突破。

星期五 市場變化激發創新

互聯網市場和任何傳統的市場有一個巨大的差別,因為在傳統的市場裏麵,銷售渠道和市場渠道通常分開的,比如在超市賣牙膏但在電視上打廣告,互聯網是唯一可以將銷售領域和市場相結合的,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來做這種結合。因為推廣一個產品,用戶一點一購買,電子商務形成,這是市場創新,這在互聯網來到之前不存在。

——2009年9月,李開複接受CBSi中國媒體總編劉克麗專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創新可以帶來變化,而變化也會激發創新。對穀歌來說,不管是對互聯網信息的組織方式還是用戶消費習慣的變化,都要做到快速反應和創新。應該說,穀歌是以互聯網時代的創新模式做互聯網時代的產品,而不是以信息時代甚至工業時代的模式來做互聯網時代的產品。

市場變化往往是創新的首要外部因素。市場變化中最重要的是需求變化,企業作為市場中的供給方,是為滿足用戶需求而存在的,因此用戶需求的改變必然也會帶來企業結構、商業模式、工作方法、產品設計等方麵的改變。激烈的競爭也往往使企業更傾向於成為適應市場的創新型組織,並通過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質量取得競爭優勢。

行動指南

關注市場變化,及時進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