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顯,蒙古人尤其是強調黃金家族血脈的蒙古統治階級,以及窩闊台本人那是絕對不可能說出這樣的語言。在這些蒙古人看來,這個世界隻有蒙古人才是最高貴的,是最有資格享有一切的人,而不論是契丹人還是西夏人、南人、漢人,在他們眼中都是芻狗,都是驅口。
雖然幾十年前蒙古人還在草原腹地當流民,但這不重要。
重要的是這一刻他們被神靈附體,他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所以,如果蒙古人得了天下,並且那個四等民製度推行開來,在政治方麵有不錯眼光和建樹的耶律楚材自然明白那意味著什麼。
張士元繼續道:“我主劉威曾有言,日後之漢國,一不分本族外族、二不分高低貴賤、三不分偏僻遠近、四不分目色人種,隻分百姓與公民。”
“何為公民?”耶律楚材問。
對於耶律楚材的疑問,張士元也是早有準備,將之前劉威給出的回答一字不露的背誦了下來:“公民是指,能熟練掌握漢語、漢字,並且為國家或軍隊服務超過五年的百姓,他們將自動獲得公民資格。另外,對國家或有關方麵做出特別貢獻的人也將額外的獲得公民資格。公民資格不等同與貴族或士大夫,他們所獲得的不是特權,而是責任和義務。比如說某地發生天災,公民必須自發的組織起來讓百姓先行撤離,隻有當所有的百姓安全之後,公民才能撤離。又比如說某地發生盜匪入侵或外敵攻擊,公民必須第一時間拿起武器和當地軍隊一起保衛城池和組織百姓疏散。並且公民還具有見官不拜、不下馬、不下轎、不行禮,直接上書監察部的權利。而他們獲得的,將會是全體百姓的敬意和尊重。”
“怎……怎會如此?”聽到如此公民政策,耶律楚材再受重擊。曾經為“丙申分土分民”搞得焦頭爛額的耶律楚材猛然之下這才發現,自己之前以為前無古人的分民政策比起劉威的公民政策來,簡直就是熒火之輝乃比皓月。
“晉卿兄……”張士元見耶律楚材受的打擊蠻大的,知道劉威交代的時機已經到了,這便和他攤牌道:“今日,你我二人言盡於此。晉卿兄究竟是想做一個流芳百世、千古傳誦的賢臣,還是做一個為虎作倀、遺臭萬年的奸佞,當需一念決之!”
說完張士元也不要他當場表態,而是將他留在了屋內,由他獨自思考。
直至將近午時,思慮了整整一個上午的耶律楚材終於解除了心結,從內房出來。隻見他一個文士揖對著張士元便拜,張士元也不避讓,生生受了這禮之後,這才將耶律楚材扶起。
千言萬語,兩人都不知道從何說起,當下隻得命人再次擺宴,把酒言歡,從長計議。
原本張士元對劉威招募耶律楚材的計劃並未抱有信心,畢竟眼下耶律楚材已經貴為蒙古人的中書令,大漢朝招募他回來之後,也不可能立即給他安排給相當於中書令的職務。
但這個事情劉威卻是做了兩手準備的,如果一封信和一番說詞能策反了他,那是最好。如果耶律楚材看了秘信之後心意不變,那便立即將他挾為人質,想辦法從和林逃回,實在不行那就把他幹掉。
總之,劉威明白,蒙古少了耶律楚材,就絕對無法崛起。這樣的人才不為我用,也不能為最終消滅了漢人政權,造成中華民族經濟和文化大衰退的蒙古人所用。
因此在耶律楚材思考的時候,張士元可沒閑著,而是暗中命令手下做好了最壞的準備。不過現在看來,劉威的策反還是成功了,因此看到耶律楚材滿麵歡欣地從房間裏走出來的時候,張士元可是按抹了一把冷汗。
之後,兩人經過一個下午的秘議,當夜耶律楚材自是回府準備,並於五日後的大朝會上正式建議窩闊台召見漢使。
當劉威那封大棒加胡蘿卜似的國書被獻上,並且念出第一條的時候,整個蒙古朝堂上的人不論是蒙古人還是漢臣們都笑了,而且還是很放肆的那種哈哈大笑。但很快,當第二條念出來時,這些人馬上就笑不出來了,甚至還有一些人拔出了彎刀要把張士元他們幾個當場斬殺在朝堂上,窩闊台雖然笑不出來黑著個臉,但他腦子還是清白的,於是當場就命人把那幾個不曉事的滾蛋拖出去一頓好打。
當然,這事還沒完。
張士元繼續讀第三條,並且把作為禮物的十把彎刀獻了上去。
聽了第三條關於兩國休戰,並且通商貿易,甚至可以交易軍火的國書後,別說是窩闊台,就是那些一早在掩嘴偷笑的漢人大臣們都全傻眼了。
想當然,以他們的那點可憐的智商自然是無法分析出劉威的意圖具體是什麼。
倒是窩闊台似乎沒什麼覺悟,反倒拿著一把作為禮物獻上的彎刀思慮了良久良久。
www.cmfu.com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