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全書中李誌常就這四個字的台詞,但曆史上的李誌常,敢不敢和周伯通爭主將無可查考,但他卻敢和喇嘛教的首腦八思巴等人辯論。當時的蒙古統治者還是向著喇嘛們更多一些,李誌常也沒有看明白風頭,在辯論中哪裏還有不失敗的道理,於是被蒙古人勒令焚毀道經,並將參加辯論的幾個道士強行剃度為和尚,李誌常弄了個灰頭土臉,不久就被氣死了,全真教也就此走上了下坡路。
不過,對於這段曆史,劉威並不知道。
眼下,那位玷汙了冰清玉潔小龍女的大色狼尹誌平劉威是見不到了,這家夥現下遠在蒙古大都和林,不過那李誌常卻是近在眼前。雖然劉威不明白這位日後的全真第七子為什麼會在這個時間出現在這個地點,但有一種穿梭時空和武俠小說中的人物見麵的激動不斷的刺激著他。
開元元年冬月二十七,上寒三九之日,劉威於上元殿宴請受召而來的巴蜀道教人士共計一百二十餘人,由丁祁、丁昌等人作陪。
讓劉威沒有想到的是,這些人待他一進場,口中不喊“陛下”,卻呼“師尊”。
此次,合成都六縣之地,共計招徠道士九千餘名,再加上一萬三千多的和尚,劉威便給秦豔湊出了一隻兩萬人的生化部隊。讓劉威沒有想到的是,日後這隻專門有道士僧侶組成的生化部隊卻是屢建殊榮,功勳卓著。
宴間,劉威惜字如金,隻是悶聲吃喝。餘下的時間則在細細的打量著隻在金老先生的書中神龍一顯的全真第七子李誌常。此時的李誌常,剛好四旬年紀,相貌清秀不說,自從丘處機入蒙古後,侍奉在側的李誌常常年養尊處優之下,身上還隱約有些富貴之氣。又見他目光機敏,不卑不亢,見到劉威拿眼瞄他,居然神色正常的和劉威對視。
以今時今日的劉威來說,雖然身上的王霸之氣並沒有如那些穿越小說中的豬腳一般強大,但兩個多月的帝王生涯,又經過千軍萬馬血戰城下的粹煉,還有仙人下凡的光環在身,此時的他怎麼說也是氣勢相當強大的地牛人了。
但是,李誌常回望的眼神裏卻是平靜如常,且還隱隱的帶著中正平和之意,這就讓劉威感覺很舒服。自從見過了盧家兄弟和曹正的武藝之後,劉威已然徹底的相信了這個時代是確實有那些武俠小說中所描寫的飛天大俠。而且這李誌常在《神雕》裏麵,工夫也是十分的了得,眼下看來,此人絕對有練那什麼道家的正派內功。
而與此同時,埋坐在人堆裏的李誌常也是相當納悶。
他來西川之事,本來就是秘密而為,自從一月之前在大都和林得到西川前線戰報,提到有名叫劉威之人以上仙之名下凡,組織西川百姓抵抗大軍之後,掌教師尊便將他喚到座告知其夜觀天象,得知西川之地有天大巨變,隻見碩大紫星逼迫黃道北鬥,蒙古、南宋中宮暗淡,怕是有絕世之帝星降世,因此這才派他日夜兼程,一月時間趕了遙遙萬裏來到西川。誰知才一來到,便聽到了劉威滅佛的消息,正揣摩不透其中含義之時,卻又接了劉威聖旨,當時李誌常就是一個勁的惡寒:難道這道家謫仙不但要滅佛,還要滅道?
自從來到西川,對劉威的種種傳聞一一細體之後,政治覺悟雖然不高的李誌常卻是深刻的明白劉威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也更是知道,他現在所身處的全真教,在劉威眼中的是什麼形象,一切盡在那四字之中:“背族者恥!”
而現在,席間頻頻向他觀望的劉威更是讓他心寒不以,怎麼說他都是剛從蒙古大都過來的,要是被劉威看成是蒙古派來的奸細,那就大事不妙了。
一席無話,這到不是真的沒話,而是劉威不屑和他們說話。
宴後,劉威自然是祭出仙家法寶,給他們放“浮光掠影”,放自然是《蜀山傳》。
看著所剩無幾的油壺,劉威卻是思量著:是不是應該派人去找找石油了!
********************
PS:本節原名兄弟本想起為“全真第七子”或是“全真七子”,可又覺得不妥。所以就將就了。
另外,本書今日更新至四十萬字,卻隻有6000多票,平均每千字才150票。
難道這本書真的很爛?
顯然是仆了,實在是無奈啊。
雖然我不想太監,但看起來想不太監都不行,到底該怎麼辦,還請各位大大指點一二!